自閉癥是一種先天性腦神經發育障礙,也就是說,打從出生那一刻起,這種疾病就有了,而且會伴隨一生。
目前自閉癥的診斷還無法借助有效的生化手段,諸如腦電圖,血常規之類的手段都無助于自閉癥的診斷,只能依靠專業醫生現場問診觀察,結合家長如實填寫各種定量測評表格來綜合判斷,所以自閉癥的診斷其實是一件相對復雜的事情。
通常情況下,越小的孩子,越難確診,一般到了3歲左右,才會有明顯的癥狀來支持醫生做出明確的診斷結果。
一是注視
正常寶寶不到半歲就會注視他人的臉,大約半歲左右,寶寶開始認生,表現為不愿意與媽咪或者親近的監護人分離,如果有陌生人靠近,會哭鬧或表現出明顯的不高興。
自閉癥寶寶不會注視***臉,也不會對人微笑,眼睛也不正視摟抱他的人,對他人的逗弄與親近沒有反應。
二是交流
正常寶寶周歲之后比較粘人,喜歡跟著父母或其他親近的監護人,模仿他們的動作,并以眼神、動作、簡單的詞句主動與人交流。
一旦遇到困難或者感覺身體不舒服、情緒不好等都會尋求成人的安慰。
自閉癥寶寶對父母沒有依戀的感覺,與陌生人相處也沒有畏縮的感覺,更不懂得與人主動交流,遇到困難或者感覺身體不舒服通常也會顯得無動于衷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尋求幫助,從不粘人。
三是反應
正常寶寶兩歲以上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熱衷于各種有趣的游戲與活動,玩玩具和游戲時內容豐富,花樣繁多,并且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已經懂得遵循游戲規則。
自閉癥寶寶對周圍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玩耍,對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十分迷戀,特別喜歡作單調、重復的動作,對物品擺放的位置十分敏感,不喜歡任何形式的變化。
如果有人試圖改變他,會表現得非常煩躁。有時候也想與小朋友交流,但是不懂得交流技巧。
比如,可能突然跑去拍人一下、打人一下或者揪人一下,然后又若無其事地離開。他的行為看起來顯得毫無意義。
關于自閉癥,以下三點不可不知!
1、自閉癥先天會有,但若后天沒有進行教導,會導致二次行為障礙,自閉癥患者與家庭環境和父母教導不無關系,比如父母關系不和諧,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前爭吵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從而患有自閉癥。
2、自閉癥患者應該采取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治療的越早康復的可能性越大,并且要促進家庭參與,父母悉心教導孩子,多親近孩子,給他們帶來溫暖,多陪伴患兒,對孩子的康復會有很大的好處。
3、應該堅持以家庭教育為主,藥物治療為輔,自閉癥更是一種心理疾病,要讓孩子走出病痛的陰影,在醫生的指導下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多和孩子交流,經常外出活動,和陌生人接觸。
編后語:關愛每一個星星的孩子,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及早發現,及早干預,幫助孩子快速提升,及早融入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