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孩子要得法
m.www471818.com 2004-8-20 23:22:20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帶孩子打防疫針時,她為了止住孩子哭鬧,便跟孩子許諾在打完針之后,一定給他買巧克力、電動火車等物品。結果,母親只給他買了一包巧克力。孩子為此又哭又鬧,非要母親買全不可。
筆者曾讀過一份資料,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他挑出一些喜歡繪畫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許諾“畫得好就給獎賞”,而另一組只告知“想看看你們的畫”。兩個組的孩子都高興地繪畫。前組的孩子們得到了獎品,而后組的孩子們只得到了稱贊的話??墒牵硞€星期后,前組的孩子大多不情愿主動去繪畫,興趣明顯地降低,后組的孩子們卻一如既往地積極繪畫。這個試驗曾在不同興趣組里進行過,得到了反復的證實。
用物質作為孩子的行為引誘,會出現兩個極大的弊端:一是易使孩子的行為降低到只以獲得獎賞為目的,客觀上阻礙了孩子潛能的正常發揮;二是靠獎賞激發起來的行為,必須靠逐步升級的獎賞才能維持與發展,否則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
當然,孩子的某種良好行為與某項成績的取得,應該得到家長及時的肯定和鼓勵。但是,獎勵孩子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
第一,當孩子做了與自己年齡不相符的事,家長應該適當地給予一些獎勵。第二,當家長交代孩子去完成一些需要一點智慧才能辦好的事情時,應該按照孩子的“成就”進行及時獎勵。否則,孩子感覺不到自己的成功,甚至懷疑自己沒有做好事情,會產生自卑情緒。第三,當孩子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而果斷的行動,要予以獎勵。如寶寶能撿回小伙伴忘在門外的玩具、鞋子或手帕等,并把東西交給小伙伴或其家長,或扶起了和自己年齡相當的摔了跤的小朋友等等。這類事情雖然不大,但反映出孩子的真誠和善良。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應當鼓勵。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應以精神上的為主,適時對孩子給予肯定,以鞏固孩子的良好行為。千萬不要像上述中的那位母親,輕易對孩子做物質上的許諾。更不能拿錢做刺激,那樣會把孩子從小就引入拜金主義的“死胡同”。
本文打印自中國孤獨癥支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