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親子關系的影響因素及干預方法
m.www471818.com 2010-4-23 9:37:13 來源:溝通 共享
目前認為,兒童孤獨癥可能為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引起的發展障礙?;颊咄ǔT谌龤q前發病。其核心特征為;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溝通障礙,重復刻板的行為和興趣。
家庭是兒童社會生活的第一環境。家庭教育可以教導兒童學習生活自理技能,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并能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兒童社會的角色意識。親子教育是一種強調父母與兒童在情感上溝通的基礎上實現雙向互動,以促進嬰幼兒形成健康的人格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兒童相處的時間長,因此在其家庭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孤獨癥兒童回歸主流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 影響孤獨癥兒童親子關系的可能因素
?。ㄒ唬└改傅膽B度
1、否定
主要是由于準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前已經為其做好了人生規劃,夢想著將來有一天孩子可以將他們沒有實現的理想與目標達到,可是一旦發現孩子不但不能如其所愿,反而連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證時,他們便選擇了逃避。
大部分父母比醫生更早知道孩子的病情,但他們不愿承認自己的孩子有病,而只是自欺欺人,認為孩子只是某方面的發展落后于同齡人。即使是孩子已經確診為“孤獨癥”,許多父母仍然希望是誤診孩子沒有得病,他們走遍全國各地,尋訪名醫,只想證明自己的希望不是幻想,然而結果往往是令人失望的。
2、內疚
大多數孤獨癥兒童發病期在2歲左右甚至更晚。當兒童存在孤獨癥之后,父母可能會把兒童得病的原因歸于自己以前忙于工作而忽視孩子,進而認為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子女,或是自己的養育方式不當,是因為自己忽略了孩子才導致他們得了孤獨癥。所以他們會一味的內疚,為了補償而溺愛兒童。
3、絕望
許多父母在孩子沒有出生前便會設想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兒童做好了人生規劃,當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癥的瞬間,他們的人生失去了目標,他們的設想一下變為空想,從此便餡入了絕望之中。
4 、接受
面對不幸的打擊和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部分孤獨癥兒童的父母能夠經過心理斗爭和調適后,以積極的心態迎接命運的挑戰。他們選擇接受事實,堅強的面對。但是接受事實并不等于無所作為,接受事實只是探索解決途徑的起點。
孤獨癥父母的這些心理特點是具有發展性的,早日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有利于孤獨癥兒童的教育。
?。ǘ└改笇I知識的缺乏
1、理論知識的缺乏
對孤獨癥的表現不能很好的把握。兒童孤獨癥主要表現在人際關系及情感交流的障礙,對親人和生人的反應幾乎沒有差異,對人不感興趣很難運用語言和非語言進行溝通,行為刻板,對外界環境反映顯得過弱或過強。因此,父母很難準確的深入患兒的內心世界了解患兒的情感和感受。
父母不能掌握合適的評估手段,現在絕大多數家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哪些問題是由孤獨癥引起的,哪些問題是所有父母都會遇到的不容易分得清楚。
對孤獨癥兒童的總體治療現狀把握不清,現階段孤獨癥兒童的病因并不明確,醫學上并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孤獨癥兒童的問題,只能通過教育的手段來干預行為。
2、教育訓練知識的匱乏
孤獨癥兒童的教育訓練是一個長時間的教育訓練過程,情境教學對于孤獨癥兒童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是使孤獨癥兒童早日回歸主流社會的重要途徑。
?。ㄈ┥鐣浾摰膲毫?/p>
有個這樣特殊的孩子,周圍的人無法理解怎么會有這樣怪異的孩子這么怪異的舉動,而往往把這樣的行為歸咎于父母的溺愛,迫于這樣的外界壓力,父母便有可能互相指責以減少自己的壓力,甚至做出不利于兒童發展的一些反面措施,從而影響兒童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系的健康發展。
二、 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措施
孤獨癥兒童的父母,迫于各方面的壓力他們有否定,內疚,絕望的心理誤區是可以理解的,但消極的情緒不利于孤獨癥兒童的發展。只有孤獨癥兒童的父母以積極的心理狀態來面對現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才能促進孤獨癥兒童的健康發展。
1、孤獨癥兒童的父母需要有良好的心態
孤獨癥兒童的父母以積極的心態與“孤獨”抗爭。勇于接受孩子患病的現實,堅強的面對,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對于每個缺乏孤獨癥知識的父母來說,孤獨癥的癥狀既難以捉摸又不容易對付。任何父母不應該因為孩子的奇特行為而感到失望,在感情上疏遠孩子,忽視孩子的問題和特殊要求這樣對孩子和自己都不利,只有勇敢的接受事實,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用心去愛孩子,才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前提。
2、孤獨癥兒童父母加強專業知識的掌握
孤獨癥兒童的父母只有掌握了較強的專業知識,才能夠有利于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建立。孤獨癥兒童的父母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增加對孤獨癥知識的了解。首先,可以通過對專業書籍的閱讀來增加孤獨癥兒童父母的理論知識。其次,可以借助各種培訓班來獲取相關教育訓練的知識。再次,專家咨詢也能為孤獨癥兒童的父母提供針對性的專業知識。最后可以通過與其他孤獨癥兒童的父母交流中獲得相關的經驗知識。
在我中心接受康復訓練的孩子的家長就是通過閱讀專業書籍,接受我中心組織的培訓了解孤獨癥的相關訓練知識,通過理論知識的掌握運用到實際的訓練之中,再通過與老師的交流中彌補自己在訓練中存在的不足,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大多數家長都可以成為自己孩子的一名合格的訓練師。由此可見父母經過努力是可以走進孩子的世界與孩子進行溝通的而不是完全依賴于機構教師。
3,在家庭生活中促進良好的親子關系
由于孤獨癥兒童普遍缺乏社會性互動,普遍表現出自己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毫無顧忌,旁若無人,很難與別人同步游戲,注意力不能與游戲者同時集中在同一件物品或事情上。此外,他們的目光不注視對方,甚至回避對方的目光,平時活動時目光也游移不定。因此孤獨癥兒童的父母要主動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善于抓住與兒童溝通的時機,強調兒童的主動性。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應注意在生活中輕松愉快自然的運行,強調兒童的主動性,這樣有利于和諧的親子關系在家庭中的建立。
4通過家庭中的親子游戲促進親子關系的健康發展
親子游戲是密切親子關系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游戲是符合孩子的天性的,兒童時期離不開活動內容。孤獨癥兒童在其發展過程中,由于他們在認知理解,社會適應,語言表達,運動協調等發面與普通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孤獨癥兒童父母可根據兒童的發展程度,設計適合兒童的游戲,親子游戲種類很多,既有體育活動類的親子游戲也有益智類的親子游戲。游戲中孩子與父母間的眼神,父母對孩子的親切笑容能給他帶來動力,孤獨癥兒童缺乏想象及感受游戲快樂的體驗,他們不懂游戲規則,不知道游戲同樣可以給他們帶來樂趣,但父母可以從觀察研究入手,找到如何幫助他們感受喜歡游戲的方法,在游戲中建立融合的親子關系。
5,在社會環境中促進健康的親子關系
良好的親子關系建立不僅需要父母的付出,同時他也需要孩子適當的反饋。豐富的刺激和多樣的社會環境對任何一個兒童的發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孤獨癥兒童雖然對外界比較冷漠,似乎周圍的事情都不感興趣,但他們能夠看到,聽到,聞到,嗅到,感覺到他們身邊的刺激,豐富的刺激有助于孤獨癥兒童各種感官的發展,為孤獨癥兒童提供豐富的刺激可以促進他們對父母親近他們的行為做出適當的反饋,從而極大的鼓舞父母,促進親子關系的良好發展。由于孤獨癥兒童適應環境方面存在障礙,父母很少帶他們到公共場合,一般只是把他們限制在家庭的狹小天地里,因此,他們與人交往的機會就很有限,他們與人(包括與父母)的交往的能力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父母可以經常帶孤獨癥兒童到公共場合,為他們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培養孤獨癥兒童在社會環境中與父母互動的能力,以利于建立穩定的親子關系。
總之,良好的親子關系在孤獨癥兒童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充分重視孤獨癥兒童與孤獨癥兒童父母之間的關系,綜合運用多種社會力量,幫助孤獨癥兒童父母與他們建立穩定和諧的親子關系,促進孤獨癥兒童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陶國泰,賈美香 .讓孤獨癥兒童走出孤獨[M] 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5.
2.程灶火.心靈解惑——心理專家談青少年熱點問題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黃偉合.用當代科學征服自閉癥:來自臨床與實驗的干預教育方法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王梅等.孤獨癥兒童教育與康復訓練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5.歐陽新梅.視障兒童親子關系的干預[J] 南京特教學院學報 20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