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童年孤獨癥屬于心理醫學的范疇,它的癥狀不像感冒發燒拉肚子那么易而易見,但患了兒童孤獨癥的孩子的確有異于平常兒童的表現,耐心的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只需細心觀察就能有所察覺。下面為您列出兒童孤獨癥的表現,以便對照。
1、早期表現為不會對親人微笑,如親人要把他抱起時,他不會伸出手做被抱的準備,也不會將身子貼近母親。
2、社交困難,特別孤獨。與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聯系,即使對父母也毫不依戀,如同陌生人,但與陌生人相處,又不感到畏縮。正常兒童常以凝視對方表達自己的感情與要求,而患兒缺乏與人眼對眼的凝視,不會以這種方式表達感情與要求;患兒到5歲左右,常還無朋友,很少與小朋友玩耍,缺乏情感反應,常常說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習慣的事情來。
3、不會說復雜一點的句子,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不會理解和運用面部表情、動作、姿態及音調等與人交往。缺乏相象力和社會性模擬,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去用玩具“做飯”、“開火車”、“造房子”。有的患兒語言刻板,代詞錯用,如“我要”說成“你要”。
4、儀式性和強迫性行為。由于缺乏變化與想象力,患兒常常堅持重復刻板的游戲模式,如反復給玩具排隊,總是玩弄自己的腳趾,對自己房間的任何變化都表示反對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裝飾品的變化等。
此外,有的患兒還可能有感知障礙,對視、聽、觸等多種感覺遲鈍或過敏。有的存在認知障礙,智力低下,抽象思維能力很差,少數患兒可能伴有癲癇發作。除了將患兒帶至醫療機構治療外,家長的態度也很重要?;純旱募议L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理,注意克服焦慮、自責、急躁情緒,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對患兒正常行為的教育,特別是社會性行為的矯正,糾正異常行為,如刻板動作等,消除睡眠障礙、發脾氣、多動等繼發性癥狀等。改善家庭氛圍,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增強孩子與社會的接觸都是裨益的。但在治療過程中效果的不明顯是肯定的,一蹴而就的情況是不可能的。愛的溫暖,家人的愛與鼓勵都是對患兒最有益的,雖然治療的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但作為孩子的家長決不要輕言放棄,堅持才會有奇跡。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