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警惕寶寶的小動作隱藏大疾病

2006/12/5 9:52:59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面對一個新生命的降臨,很多家長顯得手足無措。確實,初生的寶寶不會說、不會問,他們只會以哭、笑、指手畫腳等最原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專家指出,寶寶2歲前的很多行為往往是對某些疾病的暗示,這些疾病小至一般的消化不良,嚴重的可能會是腦癱或者耳聾。而作為家長,如果能把握住孩子的這些“蛛絲馬跡”,及早就醫或向醫生反映情況,就能為孩子贏得寶貴的治療時機。

  不哭不鬧小心聽力

  丁丁快一歲了,可還不會喊“爸爸”或者“媽媽”。而在丁丁父母的眼中,這孩子很好帶,很安靜,極少哭鬧。但醫生警告:“孩子的聽力可能有問題?!?/P>

  經檢查證實,丁丁確實存在聽力障礙。

  據專家介紹,在孩子剛出生到一個月大的時候,一般很少哭鬧,經常睡覺,這些都是正?,F象。因為這時孩子才剛剛離開母親的子宮,尚未適應這個吵鬧的世界。而待寶寶足月后,他們會變得比較容易受驚嚇,經常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或者生理需要。

  而到了3個月的時候,寶寶一般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所以,如果到了這個階段,孩子仍然很安靜,不哭不鬧,即使家里有人在吵架他也“巋然不動”的話,那就要注意了。因為這可能是孩子有聽力障礙的表現。說話的前提條件是“聽”,幼兒首先得“聽見”別人的語言,聽不見也就說不了話。

  專家提醒:有的父母因為信奉“貴人語遲”的傳統說法而未能帶孩子盡早檢查,以致孩子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下肢伸不直警惕運動系統障礙

  專家指出,孩子長到1個月的時候,下肢開始生長,如果這時家長發現孩子的腿無法伸直,老是彎曲著,那寶寶的下肢可能有曲肢張力過高的問題。

  到了2個月的時候,孩子在家長的攙扶下下肢一般可以做出一些自動踏步的動作,即兩條小腿會凌空蹬來蹬去,但如果這時家長發現孩子在踏步的時候足尖內收,那就要考慮寶寶可能是曲肢張力過高。

  寶寶長到了3個月,如果家長發現他們的手指經常張不開,拇指內收,老是握著小拳頭,而到了4個月,如果孩子仍不能翻身,家長就更要警惕,結合前面提到的兩種情況,寶寶的運動系統可能出現了異常信號。

  專家提醒:家長應該帶孩子到醫院做一個嬰幼兒發育的評估,以排查腦癱等疾病。

  專家指出,現在腦癱已經不是不治之癥了。

  排便少或患先天性巨結腸癥

  專家介紹說,正常足月的寶寶如果吃母乳的話,每天會排便3~4次,最少也有1次。

  如果吃的是配方奶,那也會每天排便1次。

  專家提醒:如果寶寶幾天都不排一次大便,或者出生后胎便十天、八天都排不干凈,甚至經常嘔吐的話,那他很可能是患了新生兒常見的幽門肥大癥或先天性巨結腸癥。

  與此同時,專家還提醒,待孩子長到4個月大的時候,光吃奶已經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了。因為這時孩子的味蕾開始發育,家長應該讓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味道,這樣做可避免孩子將來挑食、偏食。(來源:美國《僑報》)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警惕寶寶的小動作隱藏大疾病]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