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一個孤獨癥“神童”的命運悲情

2007/11/6 9:57:12 來源:揚州晚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星星(左)在教室里上課      李平 攝

  揚州新聞網訊 “哈噯,星星,這邊看!”

  尤佳麗的目光投向一個小男孩,引著他的目光,慢慢移向記者,像劃著一條無形的直線。

  順著這條“直線”,星星扭過頭,盯了一眼記者,叫了一聲“叔叔好”,立即收回目光。

  星星的聲音很洪亮,卻不帶一絲感情,像背書。

  星星,揚州培智學校的學生,讀三年級。尤佳麗,星星的老師。

  窗外,陰沉沉的,雨淅淅瀝瀝。10月31日下午,一個有雨的世界。

  而星星,卻與這個世界若即若離。他不聾,卻曾充耳不聞;他不盲,卻曾視而不見,似乎是“從冰箱出來的孩子”?,F在,星星正悄然回歸。

  星星是個孤獨癥患兒。而在這條回歸路上,星星并不孤獨。10年了,媽媽吳芳走過了青春,走進了中年。

  回歸與老去,這條路究竟還有多長?老師尤佳麗說不清,媽媽吳芳也說不清。

  “怪孩子”之謎

  “孤獨癥,一經確診,當媽的還是暈了?!?

  亮晶晶的眼睛,很大。胖嘟嘟的小臉,很可愛。

  1997年秋,星星來到這個世界,跟其他的孩子沒什么兩樣。

  “一個漂亮的男孩?!眳欠籍斄藡寢?,心里美滋滋的。星星的降生,沖走了她所有的煩惱。

  “那一陣,壓力大,心里煩透了?!眳欠颊f的“那一陣”,是她懷著星星的時候,“正值單位的‘多事之秋’——改制,事情特別多,又看不清將來,弄得人心惶惶?!?

  后來,“那一陣”讓吳芳耿耿于懷。

  搖動撥浪鼓,他不笑。開動玩具狗,他不看?!肮至?,怎么沒反應呢?”吳芳納悶,“星星已經4個月大了呀?!蓖录疑送瑯哟蟮暮⒆?,她借口跑去看,“一逗那孩子,又笑又叫又動?!彼w慕又難過。

  “這孩子嚴重缺鈣?!贬t生摸著星星頭頂的鹵門說,發育不太好。經過醫生的檢查,吳芳夫婦稍感釋然。

  “寶寶,笑一個?!眳欠嘉⑿χ盒切?,可星星卻很不自在地閃開眼光?!皩殞?,親一個?!?吳芳俯身貼過臉去,可星星的頭卻極力后仰。8個月大了,星星還把媽媽當陌生人。

  吳芳夫婦抱著星星去了南京。經CT檢查,結果仍是“鹵門發育不良”。不過,醫生開了一種藥,似乎起了作用?!耙惶?,我跟星星對眼神,他不躲了,盯著我看?!眳欠技拥脽釡I盈眶。

  1歲了,同事家的孩子已經會說話了,能蹦蹦跳跳地走路,可星星卻一次次摔倒在平坦的客廳里。

  “星星,過來呀!”跪在兩米遠處的地板上,吳芳夫婦一天天重復著這樣的呼喚。一個趔趄,但終究沒有倒下。18個月大時,星星終于走過“漫長的兩米路”,撲向父母的懷抱。一家三口久久相擁。媽媽的淚,滴在星星的臉上。

  孩子究竟怎么了?這個謎,直到星星3歲時才解開。從一本雜志上,吳芳看到了一種從未聽說過的病——孤獨癥,“星星的表現太像了?!庇谑?,吳芳夫婦又帶上星星,去了南京的另一家醫院。經過“行為量表”測試,最終的答案證實了吳芳的懷疑。

  盡管有心理準備,但一經確診,吳芳還是暈了。

  他像一個“神童”

  “他彈琴不用雙手,而用右手的食指,一般歌曲,學兩三遍就會了?!?

  孤獨癥,也叫自閉癥。醫生告訴吳芳,這可能與遺傳基因、病毒感染及生存環境等因素有關,醫學界還沒有立竿見影的治療方法。

  這就意味著,孤獨癥很可能會伴隨星星的一生。

  星星走路喜歡轉圈圈,邊轉邊尖叫。吳芳看著很累,很心疼,“可是沒辦法,他喜歡一個圓形的、旋轉的世界?!倍⒅D動的風扇葉子,星星的眼睛會一眨不眨,長時間發呆。玩具汽車開到他面前,他卻要拆下車輪。

  一歲半時,星星還不會說話,卻喜歡上了音樂。一天晚上7:30,電視里開始播放天氣預報,伴之一陣繾綣纏綿的音樂——《漁舟唱晚》。樂曲剛剛響起,星星從客廳的一個角落里鉆出來,站在電視機前,一動不動地聽著。

  “這個音樂類似于唐詩宋詞的配樂?!眳欠颊f,星星6個月大時,丈夫買回了一盒唐詩宋詞錄音帶,“每天放給星星聽,沒想到,星星很安靜,要是停了,他就會大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4歲時,突然有一天,蘇軾的《江城子》,竟從星星嘴中喊出來,有些含混不清。這一天,星星剛會說話一年。

  “或許是聽多了其中的配樂,星星才喜歡上了音樂?!眳欠颊f,自從聽過了《漁舟唱晚》,只要一播天氣預報,星星就會安靜下來。

  從此,家里的筷子、鍋碗瓢盆、家具電器,就成了星星的“樂器”?!扒玫煤艽潭?,敲壞了很多東西?!毙切堑陌职朱`機一動,買回了一臺電子琴,“很便宜的,隨他怎么敲吧?!边@一年,星星5歲。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

  星星;高高掛在天空中,好像寶石放光明;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眿寢屢贿叧?,爸爸一邊教,星星一邊彈。

  星星不懂樂譜,但很快就學會了兒歌《小星星》。他彈琴不用雙手,而是用右手的一根食指。用這個手指,星星彈會了許多兒歌、流行歌曲,甚至民歌《梁?!??!耙话愀枨?,星星學兩三遍就會了?!?

  8年“饑渴鏖戰”

  “最關鍵的是,先要讓他學會生活?!?

  “我能拿到二胎生育計劃,但我不想生。星星有了弟弟或妹妹,一定會分散我的精力?!眳欠颊f,她要讓星星成為一個正常的孩子。

  2—6歲,是孤獨癥兒童治療的最佳時機。星星的病確診后,吳芳去了北京。在一家專業訓練機構,她陪著孩子,接受了100多天的康復治療?;貋頃r,她帶了一包書和一本厚厚的筆記。

  星星家,與別人家有些不一樣。地上,擺放著奇形怪狀的拼圖。墻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圖畫。所有的家電,所有的桌椅,都貼著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相應的名稱。這個家,似乎已沒有了成人的生活,一切都屬于孩子。

  星星上不了幼兒園。但在家里,星星卻可以學拼音,認漢字,數數字。

  四張拼圖,可拼成一頭熊貓。吳芳拼好了3張,故意留下一張,是熊貓頭。星星拿著“熊貓頭”,不知怎么擺?!靶切强窗?,熊貓還沒有頭呢?”吳芳指著熊貓的脖子。星星猶豫著,慢慢把“熊貓頭”湊上去?!胺戳?,要對上脖子呀!”星星歪頭歪腦地看了看,把“熊貓頭”翻了個身,終于對上了?!靶切翘斆髁??!甭牭綃寢尩目洫?,他笑了。

  在星星家,不僅有笑容,也有爭吵。星星對數字沒興趣,媽媽寫好了,讓他描,就是描不像。媽媽火了,罵一句,有時急了,還會打上一巴掌?!案陕锎蚝⒆?!”聽到兒子的哭聲,爸爸朝媽媽吼。媽媽跑到一旁,偷偷抹眼淚。

  吳芳太想把兒子訓練成一個正常的孩子了,“但最關鍵的是,先要讓他學會生活?!?

  “你要喝水嗎?”媽媽問?!澳阆牒人畣??”星星跟著說。星星不知道“你我”轉換,所以讓媽媽摸不清他是否要喝水。大汗淋漓的時候,媽媽端來一杯水,重復著開始的問話。星星端起杯子就喝?!拔摇取??!眿寢屘字切堑亩?,輕輕地呼喚著。數十次的呼喚,把“你”換成了“我”。

  “你餓嗎?”“我餓了!”一問一答間,一塊塑料泡沫,被剪成一堆塊塊,裝入碗中。一雙筷子,遞到星星手中?!皧A呀,星星!”媽媽充滿期待。夾住,滑落。夾起,掉下。上百次的起落,星星終于把泡沫夾起來,送進自己的嘴里。

  8年,多少人改變了生活方式,多少人有了新的選擇。而吳芳,卻在無數次重復著一種生活。她一次次落淚,不是傷心,是幸福,是希望。

  “回歸”路漫漫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星星正一點一滴地從自己的世界里走出來?!?

  吳芳希望星星走進學校。2005年秋,這一天終于到來了。

  “拽拽同學,站起又坐下,一會兒冒出一句廣告語?!庇燃邀惱蠋熣f,星星又說又動,第一節課,根本上不了。

  對電視廣告,孤獨癥孩子有一種病態的迷戀。因為廣告聲音清脆動聽,朗朗上口,畫面色彩鮮艷,簡單明了,畫面中的東西都在動態中,一閃即過,“孤獨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心,喜歡動態極快的東西?!?

  因此,改變星星,是一個動態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星星,早上看見老師了,應該說什么呀?”尤佳麗說,剛到學校時,碰到老師,星星不會主動打招呼。

  “老師好!”星星想了想說。

  “星星!”第二天早晨,站在教室門口,尤佳麗叫了一聲星星的名字?!袄蠋熀?!”這一次,星星脫口而出。

  再后來,碰到星星,“只要用眼神交流一下,他就會主動說出‘老師好’?!?

  同學的爸爸媽媽來了,星星會主動打聽:“他(她)是誰?”得到答案后,他會大叫一聲“叔叔好”“阿姨好”。星星這樣叫,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

  做早操時,星星總愛不停地騷擾同學,推一推這個,拽一拽那個,讓同學注意他?!斑@個時候,要是批評他,他會更來勁?!庇燃邀愓f,只有冷處理,讓他覺得,這樣做沒意思了,他就會停下來。

  星星正一點一滴地從自己的世界里走出來。在學校,他學會了跟老師和同學交流。在家里,他學會了洗臉刷牙,自己穿衣服。

  星星的記憶力超群。他能背200首唐詩宋詞。聽過一遍的曲子,他就會彈?!安贿^,星星的描述能力很弱,所以,背詩詞或彈琴顯得很刻板,比如背詩沒有抑揚頓挫,彈琴沒有感情色彩?!毙iL高鵬凌說,星星的表現屬于“習得”,而不是在領會意思基礎上的“意得”。

  從孤獨的世界中走出,星星還要走多長的路,這是個未知數。(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星星母子為化名。)

  【記者手記】

  艱辛的回歸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啊魯冰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耳邊不由地回響起《魯冰花》。時光的流轉,母愛的恒久,充滿溫情與酸楚。

  孤獨癥兒童,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如天上的星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獨地閃著冰冷的光芒。一個孤獨癥孩子的背后,就是一個陷入無邊困境的家庭。

  采訪中,揚州培智學校校長高鵬凌說,他們學校中,孤獨癥兒童約占10%,而且,在近幾年還不斷呈上升趨勢。這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特殊群體。

  1943年,美國首次確診11名孤獨癥患兒。他們中,有些具有科學無法解釋的“超能力”。但他們,說話困難,旁若無人,行為刻板,難與人正常交流。對此,醫學界還難以找出孤獨癥的真正病因。于是,這就成了一種終身性疾病。

  這是一個特殊群體面臨的特殊現實。這個特殊的現實,讓“星星們”回歸人間的道路變得異常艱辛,尤為漫長。在這條漫長的回歸路上,是一位又一位母親綿延無期的痛苦,是一個又一個家庭看不清的未來。

  面對不幸的孩子,以及不幸的家庭,我們該為他們祈禱,也該為擁有一個正常的孩子而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生命。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一個孤獨癥“神童”的命運悲情]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