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兒童發育行為專家鄒小兵痛并快樂著

2007/12/18 9:42:43 來源:金羊網廣州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寶寶健康,父母才快樂?。ㄙY料圖片)

  新快報記者 陳福香 實習生 楊瑩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主任、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在一次采訪時告訴記者,如果你想多了解自閉癥,周六上午有個講座,你可以來聽。記者如約到場,看到能容納300多人的會場座位幾乎坐滿了,將近4個小時的課,鄒小兵風趣、幽默的語言把不少滿臉愁容的家長都逗樂了?!拔覍ξ业墓ぷ骱芨信d趣,但我也很累!”鄒小兵如此形容,身為一線醫務工作者,鄒小兵也有自己的難處和困惑。但他相信,隨著政府、醫院、媒體的努力,緊張的醫患關系一定能得到緩解。

  現場

  為了孩子家長當起學生

  “各位家長早上好!”在鄒小兵的問候聲中,課準時開始了。這是一個特殊的講座,名為“戰勝自閉癥——自閉癥以及相關障礙兒童家長學習班”,為期兩天,前來聽課的絕大部分都是自閉癥的家長,少數幾個家長還帶上了孩子。記者在現場看到,家長們聚精會神地聽課、記筆記。據了解,這類學習班已經舉辦了67期,每期至少有200個家長前來參加,7年的時間已有超過1萬個家長接受培訓,有的還是父母、爺爺奶奶輪番聽課,對孩子的治療達成了共識,療效很好。坐在記者旁邊的小林是東莞某幼兒園的老師,她說幼兒園每年都會接收到幾個“有點特別”的孩子,但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天是受一個自閉癥家長的委托前來聽課,根據那些孩子的癥狀,初步判斷是自閉癥。

  “我已經在幼兒園工作了10年,近年來發現‘問題兒童’越來越多,但不被人們重視?!绷钟⒈硎敬舜闻嘤栕屗芤媪级?,回去后會更注意這些孩子,讓他們及早得到診斷治療。

  家長

  我的難處與誰訴?

  “我的孩子曾被誤診為智障,我到處求醫,連個正確結果都沒有,我的難處誰理解?”現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告訴記者,他們從北方的一個小城市過來,孩子四歲還不會說話,拒絕跟人交流,家人知道有問題,但看遍全省醫院,要么沒有結果,要么說智障,為求得一個大部分醫生公認的結果,錢像流水一樣花出去,孩子被折騰了幾年,還是查不出個所以然?!奥犃诉@個課,我真想哭,為什么發病率這么高的病三甲醫院都診斷不出來?”那個家長表示,也許這個病對人造成的傷害不像癌癥、艾滋病、中風等疾病那么直接,所以政府、社會忽略對其關注?!拔蚁肟隙ㄟ€有很多家長像我這么迷茫,希望政府重視一點,宣傳多一點,最好有專門的經費幫助這些孩子得到正規治療?!?BR>
  另外一個困擾家長的就是孩子的上學問題,鄒小兵認為,有一半的自閉癥患兒在接受正規治療后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上學,但目前卻無法做到。一個廣州的自閉癥家長向記者抱怨:“我的孩子治療后已經很正常,只是想讓他融入集體生活,但正規學校卻以各種理由拒絕?!?BR>
  據了解,現在學校之間競爭很激烈,學校也沒有專門的人力來輔導這些特殊的孩子,為了不讓這些孩子“拖后腿”影響班里的成績,要么勸休學,要么申請“隨班就讀”,成績不記入班級平均分。

  家有一個自閉癥患兒已屬不幸,求醫路上遭遇艱辛也能承受,面對孩子的未來,學校的拒絕,家長們感到“不知道路在何方”。

  醫生

  怕嚇著孩子,不穿白大褂出診

  鄒小兵好不容易突出家長的“包圍”,“再這樣下午的課就沒法上了!”還有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要上課了,采訪也不得不“縮水”??催^鄒小兵出診的人都會有種感覺:“這個醫生怎么這么喜歡孩子???”由于就診的對象比較特殊,鄒小兵出診從不穿白大褂,“怕嚇著孩子?!编u小兵告訴記者,他很愛自己的工作,但同時也覺得很累,一周出6次門診,除了看行為門診,還有兒童保健科,出診頻率在同級別的專家里是極少見的,“病人太多了,其實我們科室很多醫生都能看,但有些家長就是排隊也要等我?!编u小兵有點無奈。

  談到身為醫生的難處,鄒小兵說很多醫生現在都有恐懼心理,“一旦經手的孩子發生意外,不管是什么原因,給醫生的感覺就是可能又要吃官司了!家長要來找麻煩了!”他說,醫學有太多未知的因素,患者病情一旦發生變化家屬就很緊張,就認為一定是醫生的責任。

  鄒小兵認為,大部分醫生還是很喜歡自己的職業,并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只是當所有的付出一旦遭到家屬的質疑時,醫生難免會感到失望?!艾F在很多醫生都不愿意去冒險了,哪怕是一點點的風險,這種現象很普遍,并已經在嚴重阻礙醫學的發展?!彼e例,比如青霉素,本來是又便宜又好用的藥物,就是因為它會產生過敏反應,雖然幾率很小,但大部分醫院已經不用了,就是不想冒風險,一旦出現問題,醫院就可能被告上法院。

  醫生和患者應在同一戰線

  “醫生,你多長時間能治好我的孩子?”由于很多家長缺乏對自閉癥的正確認識,往往對醫生提出過高的期望,面對這種情況,鄒小兵除了解釋還是解釋。自閉癥的發病率高達1/150,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專業人員還很少,導致許多孩子被誤診,耽誤治療。

  像今天這樣被家長“包圍”的情況在每次的學習班上都能看見,但讓鄒小兵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長了解了這個疾病,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愿意參與進來,還有學校,目前該中心已經和全省數十間學校組成“聯盟”,一起幫助自閉癥孩子,并有不少成功案例。

  珠海、中山、海南、上海、河南等地方都有鄒小兵的影子,他和同事到基層醫院、外省醫院傳授經驗,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他們建立完善的診斷、治療、康復體系,“我們需要更多的醫生對自閉癥感興趣”。

  據悉,該中心每月都有健康講座,隨著普及人群的增多,大部分家長也都能理解自閉癥的治療了,“健康教育拉近醫患關系?!编u小兵認為,患者和醫生本是一條戰線的,應該把互相提防的心態放下,一起面對病魔,建立互諒的誠信體系。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兒童發育行為專家鄒小兵痛并快樂著]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