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3月31日專電(記者梁鵬)孩子對一個家庭可能意味著一切。一個患孤獨癥的孩子,對一個家庭而言,遠不是“悲劇”兩個字可以說清。治療孤獨癥兒童不僅代表著大量的金錢、精力、時間的投入,也可能賠上家長的事業、工作甚至一個家庭的幸福。
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孤獨癥兒童呢?康達能力訓練中心主任張桂娥說,家長一定不要氣餒,因為家長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建議家長積極地去面對,幫助孩子早日治療、早日康復。
首先,家長要積極學習。許多孤獨癥兒童在康復機構幾個月的治療結果,卻在回家后幾天內倒退的教訓,一再地說明了家長學習的重要性。家長應該充分了解關于孤獨癥的相關知識、信息,通過各種渠道相互交流經驗,掌握一些基本的訓練方法,協助醫生治療。
其次,家長要細心地觀察、理解孩子。每名孤獨癥兒童都有不同的表現,作為家長應該留心孩子的行為,竭盡全力地理解孩子的心思和他們想傳達的信息,為孩子營造一個寬容、開放的家庭環境。另一方面,張桂娥提醒,對孤獨癥兒童,許多家長總想不再讓他們受苦,包辦一切,這樣做是錯誤的。帝王蛾的教訓很值得家長借鑒。帝王蛾的幼蟲時期是在一個洞口極狹小的繭中度過的,要成為帝王蛾就必須拼盡全力破繭而出,但當人出于好心將繭子的洞口剪大一些時,輕易沖出的幼蟲卻永遠也飛不起來了。
同時,家長要積極地提供治療條件。對孤獨癥兒童的治療而言,錯過一時,便可能錯過了一生。家長應該盡最大可能給孩子提供必要的治療條件。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有耐心。家長要通過實物操作,幫助孩子理解和學習,不厭其煩地教他們重復學習一個行為和技巧。在成功時,及時給孩子獎勵;否則,鼓勵自己“下一次一定會成功”。
擁有孤獨癥兒童的家庭是不幸的,但讓人震憾的卻是散發著人性光輝的愛。當孩子終于張嘴喊出一聲“媽媽”時,母親們總會淚流滿面。此時,為了孩子辭去工作、整天千百遍地重復一個簡單口型的苦痛與辛酸,轉眼間就被幸福完全替代。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