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5
自閉癥患者面對溝通困難和社交障礙,不少人一生受困擾。香港大學精神科首次利用磁力共振研究自閉癥兒童的腦部結構,發現自閉癥兒童腦部結構與一般人不同,腦部負責社交和情緒區域中的灰質明顯比一般兒童少,可能因此影響溝通技巧、社交技巧和臉孔辨識的正常發展。香港大學兒科學系正試驗以針灸控制自閉癥病情。
自閉癥是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出現溝通困難、社交應對問題及重復行為,七成人同時有學習障礙問題。港大精神醫學系利用腦部掃描技術研究自閉癥兒童腦部結構,對象包括十七名八至十四歲自閉癥男童和十七名健康兒童,結果發現自閉癥兒童腦部負責社交和情緒區域中的灰質比正常少四分之一,這些位置包括腦部的額葉皮質紋狀體區和頂葉網絡,以及腹面和上側顳葉。
難辨認陌生面孔 影響社交
負責研究的港大精神醫學系助理教授.McAlonan表示,這些控制社交行為的腦部區域,一般是互相連接,但自閉癥兒童的區域連接卻較弱。研究亦首次發現負責辨認臉孔的右錘狀回和上側顳葉溝都出現灰質變異。
該系助理教授葉秀英解釋,自閉癥患者較難辨認陌生人的面孔,亦不能理解別人的面部表情。由于辨認臉孔及明白其背后意義是社交能力的決定因素,自閉癥患者這方面的缺陷嚴重影響其社交生活。葉表示,自閉癥兒童一般較遲達到正常發育的標準,語言發展是最常見問題,即使開始說話,表現也異于常人,如會重復剛聽到的說話,也可能不懂回答問題等,呼吁家長及早察覺幼兒異常舉動,求醫作適切診斷。
另外,港大兒科學系教授黃珍妮表示,該系今年四月起與東華醫院合作,以雙盲隨機對照的方法,替三至十六歲自閉癥患者利用針灸治療,在病童身上施針十二針,參與病童每周施針三天,連續四周后暫停兩星期,然后再做四周,初步成效理想。
黃珍妮表示,自閉癥一向無藥可治,今次希望將以往舌針的經驗用于自閉癥病人身上,她預計測試目標是二百人。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