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手牽手,我的朋友

2007/6/8 17:28:09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工作研究室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為“小雨人”尋找愛心社工陪練

  1978年,北京一個9歲的小男孩首度被確診為患有兒童孤獨癥。此后,類似的病例不斷在被發現,僅就北京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兒科門診每周的檢出率,已由幾年前的每周一名增長至現在的每周2—3名。目前我國13億人口中,病情嚴重的孤獨癥患者有65萬左右,較輕的則有500多萬。有500萬個患者,就意味著有500萬個家庭要面對孤獨癥!

  孤獨癥,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疾病,起病于嬰幼兒期,很可能會伴隨患者終生。在中國多數的患者還處在兒童期,家長們不能接受孤獨癥無法治愈、孩子將來沒有生存能力的現實;有的家長不敢面對現實,許多的家庭因此破碎……各方面的打擊使孤獨癥患者家庭處在崩潰的邊緣。最重要的是所有孤獨癥兒童的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痛苦:“我們去世后孩子怎么辦?”

  通過系統化的康復訓練,孤獨癥兒童會在人際交往和其他社會能力方面有不同的改變和提升,能夠參與正常的社會活動。然而,孤獨癥兒童的康復訓練是長期性的,這需要患者家屬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財力支撐的,但是很多孤獨癥患者的家庭并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實行孩子們長期的康復訓練。因為患兒的不同表現,孩子們需要進行針對性和多樣性的訓練方式,例如,口周按摩、模式、爬行、球技、多感官等一系列專業訓練。其中很多項訓練,孩子需要有人從旁輔助。而孩子的父母多因為工作原因和時間關系不能進行日常陪同訓練,畢竟孩子進行康復訓練所需要的費用也讓他們的父母無法離開工作崗位。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陪孩子訓練多會力不從心,因為大部分孩子需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這需要很大的體力付出,另外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的擔子也要落在老人身上。孩子們訓練時間尤為寶貴,而在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輔助不能很好實行的時候,孩子們想向社會申請援助,有沒有人來幫他們的親人們一起給他們送來希望?——小雨人們需要全社會的幫助!

  孤獨癥兒童的康復事業不是一個家庭、一個機構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11雨人節”,就是為了呼吁全社會對小雨人即“孤獨癥患兒”的認識、關注和支持而設立的。我們的社會是一張生命之網,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從事社會工作就是要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孤獨癥兒童康復事業也是一個急迫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來重視和支援。孩子們的希望在社會,在每個人手中。認識“孤獨癥”,牽手“小雨人”,勾畫美好未來,共建和諧社會,是所有孤獨癥患者家庭的心聲和呼吁。

  條件:

  1.18歲—45歲之間,男女不限,性格開朗活潑即可。
  2.具備愛心、耐心、責任心、信心、童心者。
  3.心理學、醫學、社會學、康復學、師范、特殊教育等相關專業并經過崗前培訓的人員為優。
  4.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有嚴格的健康證明。
  5.熱愛幼兒特殊教育事業,并立志在此專業有所作為者。
  6.注冊志愿者、注冊社工和共產黨員優先。

  聯系方式:

  綠城社工服務站 陳騁 電話:0371-63306556
  中國孤獨癥工作研究室 電話:0371-63785973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手牽手,我的朋友]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