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認識自閉癥 > 自閉癥的癥狀 > 瀏覽文章

關于孤獨癥兒童各類癥狀表現的調查報告

2007/6/19 11:10:04 來源:Www.Spe-Edu.Net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關于孤獨癥兒童各類癥狀表現的調查報告

高 瑾

一、調查目的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一種發展性殘障,其發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趨勢。根據孤獨癥

特征及中國總人口推算,中國目前可能有一百萬左右的孤獨癥患者;在中國現有的一千二百萬弱智患者

中也可能含有相當一部分的孤獨癥患者。孤獨癥的主要表現為:固執行為、言語遲緩、社交障礙。由于

孤獨癥的個別差異大,且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因此尚未研究出徹底根治的有效治療方法,但這些并不表

明孤獨癥是不可訓練的,為了切實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使訓練更有針對性,因此對本校(本校

為專收智障兒童的特殊學校)孤獨癥兒童各類癥狀表現進行調查。

二、調查對象、方法與內容

本次調查對象是虹口區密云學校一至七年級十個班級中14名患有孤獨癥的兒童,問卷根據孤獨癥兒童的語

言發展、社交發展、認知發展三方面進行設計,共發放問卷14份,回收有效問卷14份,回收率100%。

三、調查統計結果

(一)、孤獨癥兒童語言發展主要情況統計

表一

項目

能說出

兩個字的句子

能說出

四個字的句子

能說出

十個字的句子

能夠說明

要的東西

百分率

85

8

7

78

8

14

64

7

29

36

50

14

從表一可以看出:說出簡單的二到十個字的句子對孤獨癥兒童來說并不是最大的障礙, 在“說明要的東西”上他們遇到了更為嚴重障礙,比如有的兒童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想 要什么,他有可能會來回晃動身體,用手指著某物,嘴里發出含混不清的聲音。

(二)、孤獨癥兒童社交發展主要情況統計

表二

項目

不與他人交往似乎

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不注視他人

沒有情感表現

不在乎父母

離開自己

百分率%

78

15

7

92

8

0

42

37

21

36

50

14

從表二可以看出:孤獨癥兒童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視線不與人接觸,就是強迫他們抬起頭 與對方的眼睛平視,他們也會垂下眼皮,用力將頭扭開,除非特別親近的人,他們偶爾 會與對方的視線碰撞一下,也僅2-3秒而已;孤獨癥兒童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他們常會自言自語,手舞足蹈;孤獨癥兒童中沒有情感表現的占了多數,他們不知道在 怎樣的情境下應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孤獨癥兒童對父母還是較為依戀的,但也有的兒童 對父母的離開同樣無動于衷。

(三)、孤獨癥兒童認知發展主要情況統計

表三

項目

喜歡看

圖片或電視

表現適當表情

能夠對事物

表示興趣

有否強迫行為

不太

喜歡

百分率%

78

22

0

7

89

4

15

43

42

71

21

8

從表三可以看出:孤獨癥兒童大多對電視圖片感興趣,看電視時大多較為安靜;孤獨癥 兒童有表情但不能在特定情境表現出適當的表情,有個別兒童甚至沒有某些表情,比如 不會笑,當他表示愉快時,嘴里會發出“哈哈”的聲音,張開嘴露出牙齒,但是面部肌 肉僵硬,僅幾秒鐘的時間又回復冷漠的原狀;孤獨癥兒童大多有強迫行為,如不停搖擺 身體,玩弄自己手指發辮等。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孤獨癥兒童語言情況分析

語言又分為語意、語用、語形三個方面,其中語意包括各種事物的名稱,與動作相 關的詞,有關事物特征的詞(形容詞),地點時間等各方面于社會文化背景有關的的詞 ;語用的目的就是溝通,包括表示需求、要求幫助、打招呼等;語形是指各種句型不同 的語法,包括口語和非口語。從調查情況來看孤獨癥兒童在語用方面的障礙遠遠大于語 意方面的障礙,有50%的兒童不太能夠說明自己想要的東西,有14%的人不能夠說明自 己想要的東西,當他們想要某樣東西時,他們有的會前后搖擺身體,跺腳,嘴里發出“ 嗚嗚”聲;有的會用手指向某物眼睛卻看著別處;有的會拉著別人(老師或家長)的手 去拿他想要的東西;有的會站在物品前劇烈晃動身體,卻不伸手去拿。他們無法與人正 常溝通,對他人的語言沒有相應的回答,刻板重復的使用語言或別出心裁地使用語言, 如有的孤獨癥兒童常會一個人反復背誦廣告詞;有的喜歡重復詞語的最后一個字,如 “老師,師,師,師……”;有的一整天只說一個詞語“再見”;有的看見陌生人會用 “噢……”的長叫表示打招呼。孤獨癥兒童語言的聲調、重音、語速、音調、節奏等方 面也存在異常,如有的兒童說話沒有高低起伏始終是“一條線”;有的一句話(兩三個 字)能變三四個音;有的說話節奏忽快忽慢;有些男生聲音尖細,有的女生卻故意壓低 嗓音,使聲音變得粗重。孤獨癥兒童有的雖然能說出幾個字的簡單句子,但隨著句子的 加長字數的增加百分比也在下降,14人中只有一人能夠說出連續的句子,這與他們的認 知缺陷有關,“你我他”是孤獨癥兒童的最大障礙,比如“把什么給我”他們最常見的 表達是“把什么給你”,同時許多孤獨癥兒童的感官存在著在一項或一項以上的感官損 傷,其中包括聽覺損傷,他們的聽覺可能過度敏感或過度遲鈍,例如他們可能對某一巨 大的噪音全然不理會卻對玻璃紙發出的“沙沙”聲反應激烈,其結果便可能造成孤獨癥 兒童在訊息輸入時的困難而不能對外界刺激做出適當反應。

(二)、孤獨癥兒童社交發展情況分析

人們常把孤獨癥兒童稱為“星星的孩子”,是因為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78%的孤獨癥兒童不與他人交往,你看到的是他們始終“孤單”地坐在座位上,自言自 語,有的會突然大哭旁人的勸慰毫無作用,突然間又“雨轉晴”大笑起來;有的會在上 課時突然離開位子走到墻角大聲說著一些旁人聽不懂的話,然后又回到座位;有的會和 自己的影子玩上好久;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文化”,使正常人欠缺與他們溝通的 橋梁。92%的兒童根本不注視他人,他們的眼里只有自己,他們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的 “逃避”能力,既使強迫他們的眼睛與對方的眼睛平視,他們也有辦法不與對方的視線 接觸,“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孤獨癥兒童的“窗戶”永遠是對外人關閉的,偶爾對很 熟悉的人他們會迅速地撇上一眼,一旦發覺你在注視他,又會趕快逃開了。42%的孤獨 癥兒童沒有情感表現,例如喜愛、滿意、憤怒、羞恥等,有的兒童犯錯誤被教師批評, 他們依然我行我素,面無表情;有的在得到新奇的玩具時同樣不笑不哭,分辨不出是喜 歡還是不喜歡;有21%的兒童雖然有情感表現,但體驗不深極易表露于外,如高興時大 笑,不高興時大哭。沒有明顯的中間層次或等級;控制情感能力差,他們常會突然大發 脾氣,難以控制,有時還伴隨暴力傾向,如有的兒童發脾氣時就會追打同學甚至教師; 有的會睡在地上不起來,大哭大叫;有的還會拉扯自己的頭發抓傷自己,更有 14%的 兒童不在乎父母的離去,如有位孤獨癥兒童的父親因疾病去世,而他根本沒有這方面的 情感體驗,與往常的表現沒有任何不同,似乎根本感覺不到父親的不存在,這真是最大 的悲哀了。但仍有36%的孤獨癥兒童對父母還是很依賴的,如學校組織外出宿營,他會 想媽媽,會哭;有的兒童會對父母中的一個特別依戀,如必須是爸爸或媽媽固定接送, 否則就不肯來?;蚧丶?。

(三)、孤獨癥兒童認知發展情況分析

“心智理論”指出,一個人只用他自己的觀點來看世界時,是不能了解別人同時被別 人了解的。許多孤獨癥兒童就是不能理解和比較別人的看法、計劃及眼前的景觀。調查 表明78%的孤獨癥兒童喜歡看電視或圖片,當他們特別激動或不安時,打開電視是較為 有效的方法,他們對廣告的興趣更大于其它節目,他們有的會安靜地坐著看電視;有的 會跟著念廣告詞;有的會讀出屏幕上出現的認識的字,雖然并不理解它們的意思;當一 段廣告結束后他們會不停地背誦出現過的廣告詞,用各種語調語氣,等待下一段廣告的 開始。大部分孤獨癥兒童特別喜歡卡片之類的物體,如教學用的識字卡片、圖片、照片 等,當教師出示這些物體時他們都顯得很興奮,有的會很專心的看卡片上的內容;有的 會從教師手中拿走卡片反復把玩,嘴里還發出表示快樂的聲音;但是當要求孤獨癥兒童 把卡片給別人看時,他會將卡片的背面朝著別人,因為他們不懂自己所看到的和別人是 不同的。孤獨癥兒童大多面無表情,只有7%的兒童能表現適當表情,89%的兒童不太能 夠表現適當的表情,例如看見父母來接自己回家他們不會露出笑容。42%的孤獨癥兒童 不能夠對事物表示興趣,對周圍的事物最常見的態度就是“事不關己”。71%的孤獨癥 兒童有強迫行為,有的對某些東西特別依戀,例如前面說到的卡片等物品;有的刻板重 復某些肢體動作,有的喜歡不停解開自己的辮子、鞋帶;有的不停翻動自己的手掌;有 的喜歡聽桌子與地面碰撞發出的聲音,就不斷地搖桌子;有的還會原地不停轉圈;每個 孤獨癥兒童的強迫行為是不同的,他們這種自我刺激的行為,是為了安定過分活躍的中 樞神經,穩定自己的情緒。

五、對策與建議

(一)、訓練意義及原則

國內外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孤獨癥兒童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教與不教,教的 是否得當,他們的發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昂玫姆较颉本褪撬麄兡軌蛑饾u具備社會適 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如果聽之任之,孤獨癥兒童很難隨年齡的增長而好轉,相反 會發展出愈加嚴重的情緒、心理、行為障礙,使周圍的人越來越不能忍受他們,由于被 排斥,他們的挫折經歷就會越來越多,將進一步把他們推向更“孤獨”的角落。

訓練分為在家庭訓練和專業訓練,越早訓練效果越好,但是無論采用哪種訓練方法, 首先訓練者應明白訓練的原則是:幫助孤獨癥兒童體驗到與人交往的愉快,提高他們在 社會交往中的主動和自制能力。因此無論孤獨癥兒童在參與怎樣的訓練都要使他在愉快 的交往活動中體驗到完成一個課題的成就感,同時激發他樂意“主動參加”的內在動機, 幫助他建立人際交往中“是”與“非”的概念。在對孤獨癥兒童進行訓練時,訓練者與 患者之間的關系是關鍵中的關鍵,能否建立融洽的關系是衡量該訓練是否有效的重要標 志。

(二)、關于語言訓練

1、增進語言接受能力:聽說能力是語言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備這一基本才能使語言能力 得以發展??梢匝驖u進的進行以下訓練:①對聲音刺激有反應。如能用眼睛尋找生 源,能聽懂家長或教師的聲音,能聽音樂等。②能正確發音。如能模仿發音器官動作 ;唇舌顎能模仿各種聲音(小動物的叫聲等)③能模仿簡單句子。兒歌等。

2、增進語言理解能力:孤獨癥兒童因受認知能力的影響,對語言理解能力較差,應加強 語言的理解訓練。①理解常用名詞、代詞。如你我他的運用。②理解常用動詞。如會 執行動作指令。③理解常用形容詞。如漂亮、高興等。④理解疑問句。如“你要什么 ?”、“這是什么”等。⑤能傳簡單的話。

3、增進自我表達能力:能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是孤獨癥兒童能有效運用語言 的開始。①會稱呼最親近的人。如爸爸、媽媽、老師等。②會說出自己的要求。如“ 我要什么”或“我要怎樣”。③會看圖說簡單的話。如圖上有誰,在干什么等。④能 說家庭的簡單情況。如家里有哪些人,做什么工作等。

(三)、關于社交訓練

1、增進交往能力。對孤獨癥兒童進行交往能力的訓練,將幫助他們打開心靈之窗,使他 們的心理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最終引導他們從封閉的自我中走出來??梢赃M行以 下幾方面的訓練:①對他人的指令能夠執行。②對人有禮貌,會恰當的使用禮貌用語 。③能參與群體活動,如集體游戲等。④能在不同情境中表現適當的情感控制自己的 行為。如上課時安靜不吵鬧等。⑤有希望得到別人贊揚的欲望。如主動表演節目等。 ⑥能理解別人的表情并做出相應反應。如看見老師生氣了知道改正自己的錯誤。

2、增進其他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孤獨癥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孤獨癥兒童能在成年后 參與正常的社會生活。①認識自我及家庭。如知道自己姓名家庭住址等。②認識居住 環境及社區。要盡力使兒童認識自己所居住的環境社區,引導他們對環境產生興趣。 如能說出自己住處的環境特點,能認識鄰居,能和鄰居的孩子玩等。③學習使用社區 。如在家長帶領下參加社區活動等。④娛樂休閑。如能培養兒童某方面的興趣,會一 些簡單的娛樂技能等。⑤有安全意識。如知道不能玩火、不動剪刀等危險品、不獨自 外出等。

(四)、關于認知訓練

人的認知能力是以感知覺為基礎,以思維為核心的認識活動。認知是一切活動的前提。

1、發展感知能力。孤獨癥兒童感知覺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主演表現在個體之間及個體 自身的差異。應注重以下訓練:⑴增進感知覺的反映能力。①接受來自外界的刺激。如 鈴聲,電筒的光線等。②能尋找刺激物。如教師在桌下搖鈴,兒童能找到生源。③能表 現出對刺激物的親疏好惡。如故意弄出刺耳的噪音看兒童的反映。⑵擴大感知范圍。① 會使用視覺分辨。如分辨顏色形體等。②聽覺分辨。如能分辨不同的聲音、音量大小等。 ③觸覺訓練。能辨分物體的冷熱、軟硬等。

④味覺訓練。如分辨甜、酸、苦、辣等味道。⑤嗅覺訓練。能分辨醋、汽油等氣味。

2、增進學習基本技能。孤獨癥兒童進行學習能力的訓練,不僅有效促進智力發展,同時能 起到豐富語言的作用。①豐富生活常識。如認識自己、認識各類用品等。②豐富自然常 識。如認識動植物,認識時間天氣等。③豐富簡單的的數學常識。如認識方位圖形及數 的概念等。

對孤獨癥兒童的訓練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訓練還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語言、社交 、認知互相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訓練者除了要有豐富的經驗更為重要的是極大的耐 心和恒心,這種訓練將貫穿孤獨癥兒童的一生。已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了這場“持久戰”中, 相信會有更好的訓練矯正方法的出現,讓孤獨癥兒童在他所擁有的生命季節里,依然可以 盡情奔放地享有其多姿多彩的春夏秋冬。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關于孤獨癥兒童各類癥狀表現的調查報告]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