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孤獨癥的表現
1.起病于3歲前:----大約2/3患兒出生后即有獨孤癥表現,另有1/3患兒在1-2歲時基本正常,以后才出現異常。
2.社會交往障礙:----患兒均不同程度地有“對親人不親,對陌生人不生”的特點。他們不會望著媽媽的臉微笑,與人交往時沒有“眼—眼對視”的特征。在不舒服時,不會找親人尋求安慰。他們不能理解別人的喜怒哀樂,缺乏面部表情,什么人抱都一樣,與別人建立不起感情。他們不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寧愿一個人玩。他們拒絕親人擁抱,對親人的呼喚不理不睬、無動于衷,對親人離去或返回均持無所謂的態度。
3.語言交流障礙:----有的獨孤癥患兒終生默默不語;有的獨孤癥患兒開始講話比別人晚,講話的內容也比別人少。他們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低下,常無法理解別人說得稍微復雜一點的句子,不會以提問題的方式與人交談,更不會主動與人交談(缺乏語言交流)。他們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不會運用表情、動作、姿態及音調與人交往(缺乏非語言交流)。不會使用代詞或使用代詞不當,常錯用“你”、“我”、“他”。他們缺乏正常兒童應有的想象力,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用玩具去“辦家家”、“開火車”、“造房子”。 他們常重復別人所講過的話(模仿言語),或常重復別人以前講過的話(延遲性模仿言語)。
4.興趣范圍狹窄,行為刻板古怪:----他們對一般兒童喜歡的玩具不感興趣,而對一般兒童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很感興趣。他們喜歡圓的會旋轉的物品,如瓶蓋、陀螺、杯蓋,常愛不釋手,可連續玩很長時間。他們要求環境固定不變,如要求吃同樣的菜,穿同樣的衣服,坐同一個位置,走同一條路線。他們常常雙手上舉左右搖擺、旋轉,敲打桌子,拍打墻壁,撞頭、自傷。也常迷戀會轉動的東西,如不停地觀看正在旋轉的吊扇。還有的患兒對音樂節奏特別感興趣。
5.感知覺異常:----包括感覺過敏、感覺遲鈍和感覺異常。有的患兒對聲、光刺激過敏,有的患兒對疼痛、寒冷刺激遲鈍,也有的患兒有特殊感覺,他們喜歡觸摸或聞嗅一些日常用品,如摸光滑的墻面和地板,聞媽媽的手提包或自己的毛巾。
6.智力障礙:----25%的患兒智能正常,25%的患兒輕度智能障礙(IQ50—70),50%患兒中重度智能障礙(IQ 小于50)。個別患兒在智力低下背景下出現“島狀活動”,對機械記憶、計數、推算等有特異功能。
7.體格發育異常:----常較同齡兒童矮小,可伴有某些發育畸形。神經系軟體征也較多。
孤獨癥孩子在視覺、聽覺、觸覺和前庭平衡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調,具體表現為:視聽覺敏感或遲鈍(如喜歡躲避目光接觸,卻過分關注閃爍的燈光,喜歡尖叫或特別討厭汽車引擎的聲音等);防御性觸覺(不喜歡被人觸摸),或對疼痛的感覺比較遲鈍;前庭障礙(害怕被人翻滾、喜歡旋轉);本體覺模糊(對人體缺少清晰的認識,或不擅長控制自己的行為、動作,行動比較粗魯)等。這些感覺運動方面的障礙顯著限制了孤獨癥孩子從外界獲取有益的信息刺激,同時也阻礙了他們發展自身潛在的認知和社會能力。因而,在現代早期干預體系中,感知覺運動方面的訓練一直是推動孤獨癥孩子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感覺統合訓練是目前被廣泛運用于孤獨癥孩子治療的一種干預方式。
感覺統合訓練的基本理論指出,由于孩子處于生長發育期,大腦具有很強的發展性和可塑性,運用滑板、大籠球、秋千、大陀螺和平衡木等游戲設施為孩子提供前庭、本體覺和皮膚接觸等感覺運動刺激,能促進大腦對各種信息刺激的組合和統一,最終可以促進大腦功能的改善,提高孩子的認知加工水平、行為和反應能力,為復雜的學習和社交能力的發生、發展創造前提條件。這一點同樣適用于孤獨癥孩子。根據以往報道,感覺統合訓練對增進孤獨癥孩子的身體意識、感知覺發展、運動能力和增加語言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以孤獨癥孩子現有的感覺運動發展狀況為依據,有意識地選擇適當的感覺統合訓練內容,將有助于開發孤獨癥孩子的潛力,促進他們的充分、全面發展。簡而言之,感覺統合訓練對孤獨癥孩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促進孤獨癥孩子觸覺系統的正?;?,幫助穩定情緒。在訓練活動中,通過撫摸或輕敲身體,撓癢癢,用毯子把孩子抱起來,或者玩大籠球、沙、米或木屑等,用各種刷子、毛筆、羽毛、毛巾或布輕輕觸碰孩子的身體,能增強他們的觸覺識別能力,使之適應各種觸覺接觸,進而有助于使他們的觸覺防御反應趨于正常。由觸覺所帶來的舒適感自然也為孩子們營造了一種安全的環境,能幫助緩解他們的壓力,及安撫他們的情緒。
2.加強孤獨癥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促進他們對身體的認識。感覺統合訓練中涉及的大運動游戲,如滑板、秋千旋轉、平衡態、跳箱等,可以調動身體各部位肌肉收縮,維持適當的肌緊張,保持身體控制,有效提高孤獨癥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協調性和平衡能力。
3.促進孤獨癥孩子言語和交往能力的發展?,F有研究已經證實,練習大量的蹦跳活動能增強氣息的流暢性,且邊跳邊說可以提高聲帶的發音力量,因而有專家認為多做跳的運動有助于孤獨癥孩子的言語發展。感覺統合訓練中的蹦床、跳箱練習、各種跳躍游戲也可發揮同樣的功效。同時,感覺統合訓練特別強調孩子在快樂中運動,所以活動中以訓練者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興趣為重點,這為孤獨癥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學習交往。不僅如此,一些活動需要孩子與訓練者和同伙協作完成,這為孤獨癥兒童發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創造了實踐的空間。
綜上所述,感覺統合訓練能為孤獨癥孩子的其他干預訓練準備一個良好的感知覺系統,為孩子的健康發展創造可能。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孤獨癥孩子在參與感覺統合訓練的初期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