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關注》欄目報道: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孤獨癥的話題,孤獨癥又叫“自閉癥”,是個非常特殊的病,如果你看過奧斯卡影片《雨人》,一定對片中的主人公—— 一個孤獨癥有深刻的印象。
電影《雨人》里的主人公雨人是一個嚴重的孤獨癥患者。其實,在現實中,孤獨癥患者并不少見。這個7歲的孩子,就是一名孤獨癥患者。
孤獨癥兒童家長 老楊:“一開始是懷疑,經醫院確診了,診斷是一個高危的(孤獨癥)?!?
老楊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孩子怎么就得了這樣的怪病呢?
孤獨癥兒童家長:“心情肯定是不好了,知道小孩是自閉癥,心情可想而知了?!?
老楊介紹說,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全家人就察覺到了他有些異常。與其他的同齡孩子相比,這個孩子不說話,更談不上和大人交流。行為動作也很刻板,他就像生活在一個自己的世界里,對外界似乎很茫然、沒有感知,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老楊開始查閱有關孤獨癥的資料,了解孤獨癥的相關知識。
孤獨癥兒童家長:“我們了解一件事,有位老醫生他的孫子,醫院確診他有智力障礙,通俗講就是白癡,老醫生得知這個消息,他很高興,幸好不是孤獨癥。寧可小孩是白癡,也不愿意他是自閉癥?!?
即便如此,老楊和妻子開始四處打聽、希望能救助不幸的孩子,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
孤獨癥兒童家長:“他是自己的小孩,我們就不能自暴自棄,我們總是希望通過我們哪怕100%的努力,只有1%不到的希望,那么我們也把它當作100%的希望來努力辦?!?
老楊了解到,孤獨癥患者里有一部分人在某些方面的智力超常,老楊也看到了一線曙光,這樣的幸運能落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孤獨癥兒童家長:“尋找他特有的潛能,盡量地把它發揮出來,讓他不僅成為一個不是負擔的人,讓他成為一個有用的人?!?/p>
孤獨癥——難以克服的頑癥
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孤獨癥這種特殊的病被發現了,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樣的???得了孤獨癥的人又是什么樣的呢?我們的記者走訪了昆醫附一院的精神科教授曾勇。
在醫學上的定義為:孤獨癥是一種在幼兒早期或童年期發生的全面發展性障礙的嚴重形式。在這個定義里,特別強調“障礙”。
曾勇/昆醫附一院精神科 教授:“剛開始叫嬰兒孤獨癥,現在有很多叫法,比如自閉癥?!?
曾勇教授介紹說,孤獨癥患者有社會性發育障礙,因此表現為交流異常、興趣行為受限,不能與家人建立溫暖的情感聯系。
曾勇:“比如爸爸媽媽擁抱、親吻他,他都沒有反應,目光回避,他缺乏目光的接觸?!?
重復的動作和認知,也是孤獨癥患者的外在表現之一。
曾勇:“比如說他喜歡重復吃一種食品,重復做一樣的游戲,只做一樣,幾乎不會改變?!?
孤獨癥患者在語言方面發育遲緩,甚至完全喪失語言表達能力。
曾勇/昆醫附一院精神科 教授:“即便能發音,都是很簡單,發的音都是很重復的,這方面尤其在兩歲左右很明顯?!?/p>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