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李賢斌 吳月芳
本報訊 昨日,一些熱心讀者和市民又切合了時下的熱點,為我們的“建言獻策”欄目送來了針對泉州治安防范、旅游、市區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寶貴建議。
□建言獻策·選登
關注自閉兒童
讀者袁小姐:泉州許多家庭正在為兒童“自閉癥”承受巨大的痛苦。我建議,泉州教育部門應該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這一群體,給他們以關愛。
我熟悉的朋友、同事、親戚中,有不少兒童患有這種玻在泉州,有幾家民間的自閉癥兒童教學場所,場地是租用的,創辦者幾乎都是自閉癥兒童的父母們,這樣的場所,都是沒有正式辦學手續的,不是不想辦,而是辦不下來。
在得不到政府重視的情況下,這些年輕的父母只能自救。有些民辦機構甚至請來了北京有關專家來講學,還得到國際民間慈善機構的資助。
我建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應該就這個問題呼吁,建議泉州教育部門創辦這樣的機構,或者依托幼兒園辦班,培養專業師資,或者扶持民辦機構的發展,給他們以政策傾斜,指導他們規范辦學,給自閉癥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完善路段標志設施
讀者許先生:泉州這幾年建設速度快,新增道路不少,但一些道路的交通標志和指示標志還不夠明顯。建議在進入泉州市區周邊道路上的交叉口前方,增加一些繞城的標志,增加一些禁入標志,增加一些方向指示標志,讓那些途經泉州但不需要進入市區的車輛不再誤入市區,減少市區交通壓力。像在泉州市區中山路的鐘樓,從泉州影劇院出來的機動車不能右拐進入中山路行駛,但在該路口卻看不到禁右標志,一些不明真相的外地司機因此誤闖,惹來罰單,也惹來了滿肚子的怨氣。
整治街邊醫療廣告
讀者陳先生:今年全國農運會將在泉州召開。泉州市區的涂門街、津淮街等主要街道,兩旁的燈柱上掛著男科、婦科、生殖保健等的廣告牌,這些“色”彩“情”調,雖然是商品經濟的產物,但與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極不協調,如果不加以整治,再配以滿街張貼的性并特殊服務小紙片,恐怕“滿街皆圣人”的泉州古城要給外地人留下“滿街皆‘性’人”的不良印象了。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