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療育師:代福梅
自閉兒童都有行為問題,但每個孩子的特征不一樣。常見的行為問題有自傷、他傷、破壞對象、干擾他人、固執、刻板、技能不足等。孩子的每一個行為問題都是令人頭痛的,都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愛心、耐心、恒心來誘導、感化、改變,使其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問題,首先要走近他、仔細地觀察他、了解他,找出孩子產生行為問題的原因,從而用適當的方法去塑造他。
對于孩子的行為問題,通常采用行為更易法,目的是為了增強兒童對環境及生活的適應能力,本著增加可以接受的、減少不可以接受的原則來改變,不同的孩子應該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行為采取不同的措施,正所謂對癥下藥。
虎子是一個高功能的自閉兒,對圓形的東西特別感興趣,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因為到了迷戀的程度,就妨礙了他學習新東西,同時做事時有他特有的固定程序,很容易刻板。我通過觀察發現,每當讓虎子吃圓形餅時,他總是把它咬成六邊形,然后再咬成圓形,次次如此。我知道他的做法和他喜歡圓形有關系,也和他的刻板行為有關系,我的目標是要改變他的刻板行為,提高他的語言表達力,擴大他的興趣面。在每次為他加餐時,問他:你想讓圓形變成什么形?當他要把六邊形咬成圓形時,問他:餅餅越變越…..?讓他回答:變小了。慢慢地提的問題越來越多,如餅的顏色,味道,誰做的,好不好吃等等,也鼓勵他把餅餅咬成正方形,咬成三角形,看看旁邊的小朋友的餅餅變成什么形了,通過這種轉變其注意力方式來改變的的刻板行為,并且使他有興趣去關注旁邊的小伙伴,同時在一問一答中鍛煉了他的語言能力。在平時的玩耍時間及精細活動時間里,也是用同樣的方法來改變他的刻板行為,同時我們也顧及他的興趣,但卻是在潛移默化中使他的興趣面擴大,使他所做的工作有意義的成分越來越大。
要改變一個孩子的行為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配合,需要我們隨時隨地地去干預他、塑造他。
高級療育師:宋英春
毛毛是個三歲的小男孩,非??蓯?,但他喜歡玩汽車輪子,幾乎是愛不釋手。雖然他的行為沒有危險性,但走到哪把汽車抱到哪,不停地玩,笑瞇瞇的,那種癡迷樣已經妨礙他學習新東西。經過觀察和分析,我認為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過分喜愛或專注于玩具的個別部分,使用物體是固執、刻板。對于這一問題我訂的目標是:透過教學活動來改變,使其這種刻板的行為變成有意義的活動。我所采取的步驟有:
1) 利用手中的汽車做強化物,讓其參與其它的活動,并學會獨立玩。
A) 要求他坐小滑車。毛毛不肯坐小滑車,我就把小汽車拿在手里,轉動輪子,告訴他如果你滑一次小滑車,你就可以玩一會車輪子。他又哭又鬧,但我決不妥協,最后是他敵不過誘惑,勉強滑了一次滑車,我當然也是說話算數,獎勵他玩小滑車。久而久之,他竟然也喜歡上玩小滑車了。
B) 用同樣的方法,讓他學會在海洋池中玩耍,獨立滑滑梯等。
2) 個訓課時以汽車作為一個切入口,擴大其認知面,增加他對學習的興趣。
A) 把毛毛喜歡的小汽車放在桌子上,告訴他輪子的形狀,一輛車需要4個輪子,隨后教他認知車窗、車門等等,進而擴展到車的顏色,車在哪跑,開車的人叫司機等。
B) 通過汽車讓其學習汽車的喇叭聲。(毛毛剛來時是一個沒有語言的孩子,現在已經有了主動性的語言,也能一問一答)同時也學習火車、飛機、輪船的聲音,并且會進行聲音的辨別。
隨著新知識、新技能的增加,毛毛現在對汽車輪子已經淡忘了,上課時不再為手上沒有汽車而哭鬧了,對學習非常有興趣。
療育師:唐小艷
自閉兒的行為,雖然看上去希奇古怪,異乎尋常,但它的背后總有一種具體的、合乎邏輯的原因,雖然這種原因不一定被”意大利”人接受。如:1)有些自閉兒存在嚴重的破壞行為,其原因是自閉兒不會做建設性的游戲,不能從玩中享受,因此他們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來消磨時間,象玩具摔在地上的聲音,或者因為他的破壞大人們的呵斥聲他倒是比較有興趣,他們不會把因破壞而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相聯系起來。2)自閉兒的刻板行為。好多自閉兒刻板到走路要走同一條路,吃要吃同一種食物,拒絕改變。其原因是他們對于理解環境和學習新事物有困難,死板的思維方式,工作過分程序化,不明白一件事情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處理。3)有些自閉兒整天懶洋洋的。其原因是自閉兒缺乏主動性和組織能力,沒有時間觀念,不明白表現與獎勵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是一般的獎勵不能推動其完成工作,也不能明白別人對自己的期望或要求。
自閉癥兒童在社會活動中,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無法作出正確的行為反應,反而是出現與所期望的相反的舉動,由于他們過于刻板,沒有好奇心和好勝心以及缺乏應有的注意力,使他們無法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社會交往活動。我認為要促進自閉兒的發展,必須解決根本的問題,那就是不能光看行為問題的表面,而是要尋找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透過教學來減少直至消除他們的行為問題。我在教學過程中是以塑造適應性行為來減少或消除問題行為,始終以行為塑造為主題。我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糾正自閉兒童的行為問題上,而是幫助他們建立起出現正確行為的能力和愿望。下面就是一個以塑行法來改變自閉兒刻板行為的例子。
楠楠是一個兩歲半的孩子,沒有語言,但看上去非常聰明,可是卻非??贪?,在玩玩具尤其是玩積木時就是把積木排成橫行,誰也不許動,否則就大發脾氣。我觀察后認為造成其行為的原因時不能正確地使用積木,缺乏玩積木的技能,處理方法就是要讓孩子學習正確搭積木并擴展到能正確玩其它玩具。
具體的方法:
1) 畫幾張平面圖,上面畫一些不同組合的圖形,代表積木不同的擺置方法。準備好積木,開始由療育師放積木,當一定要讓孩子注意看,一旦他能看就獎勵他。
2) 在孩子看的前提下,由療育師逐一放積木,但要留下其中一個,讓孩子來放。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拒絕,或者是不明白指令,要給予一定的輔助,并要及時消退輔助。
3) 療育師放得越來越少,孩子放的越來越多,輔助逐漸減少,最終孩子獨立完成。
4) 撤去圖形卡,開始訓練孩子仿搭的能力。(需要孩子有區分對象能夠配對的能力)療育師拿一塊積木,鼓勵孩子拿和你手上一樣的積木,一步一步搭出和療育師一樣的模型。在這個過程中,要灌輸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積木的塊數由少至多,模型由簡單到復雜。
5) 模擬搭積木。先由療育師搭出一個簡單的模型后,由孩子看著搭出一樣的模型來。
在訓練中要注意幾點:
1) 一開始用少一點的積木,可以以兩塊甚至是一塊開始,使他失去排行的條件。
2) 當積木增多時,手上的變化要快,語言要豐富、夸張,使他失去排行的機會。
3) 及時地獎勵他,不一定是達到你預期地效果獎勵他,只要是接近你所預期的就要獎勵他。
4) 有一定的配合基礎后,在他再次出現不好的行為時,可以用嚴厲的語氣或者眼神來制止他,或者是撤掉強化物,使他建立起他要承擔后果的概念。
5) 難度要不斷增加,而輔助要及時消退。
這樣的過程我用了將近兩個月,現在楠楠已經能夠獨立完成8-9塊積木的仿搭,3塊積木的模擬搭,語言也有突破,訓練非常配合,認知面擴大,排行的行為已經不存在了。
我來畫蛇添足幾句。我沒到過以琳,但憑這幾個老師寫的報告,覺得方老師她們所用的教學方法已經非常先進了。她們的方法比一般意義的ABA訓練更好。ABA剛介紹到中國的時候,很多人應用ABA,只強調以外界的行為標準矯正孩子。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方老師她們強調認識孩子的發展水平、根據孩子的具體特點進行形式多樣的行為塑造。這種教學方法需要施教者極大的耐心和觀察力;而且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比如唐小艷老師的”搭積木”,起步階段要用準備好的圖形引導孩子仿搭。相信各位家長、特別是低幼兒的家長看了這些帖子以后會受益非淺。
以琳在實現孩子與施教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有的家長剛開始訓練時,只注意孩子的語言訓練,用大量時間教孩子模仿語言。其實語言訓練的層次非常豐富,思想的交流才是語言的實質。在低幼或者低功能孤獨癥孩子訓練時,我們更要注意創造與孩子互動的環境;這樣可以引導孩子逐步接受他人的感情和觀念,孩子也能增強自信心。以琳在行為塑造方面已經做的很好,在施教者與孩子的互動方面也做得很自然;也許在這方面,以琳可以對孩子的家長提出明確的要求。
大一點的孩子或者入學的孩子,面對的問題更復雜,直接的行為塑造法可能不太適用。但以琳的”以孩子為主”的教育思想,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高級療育師:李國香
有自傷行為的小暉
問題行為:自傷—-咬手背
在碰到困難或高興的時候,便會咬左手手背,以致在左手手背處咬出厚厚的老繭。
導致自傷行為的原因:
1) 缺乏一定的表達技能,心里的話說不出,把咬手當成一種宣泄。
2) 家長的負強化,兒童咬手時家長滿足了他的愿望,長期以后,他便以咬手來要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3) 自閉癥本身的癥狀引起的,如痛感不明顯,思維刻板,興趣狹窄。
目標:透過教學及時干預以達到消除咬傷行為的目的
處理方法:
1) 教學過程中,兒童出現畏難情緒咬手時無非想表達的就是:我不會,我不想做。那就在他一咬手或有咬手這種傾向時,便讓他用語言來表達:‘我不會,老師你告訴我吧?!焙⒆右徽f出馬上表揚他,把答案告訴他或降低題的難度。
2) 高興了咬手時,不去在意他的行為,而是迅速抓住他的手,教他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如:拍拍手,手指做V狀,或用語言表達:”我真高興?!睂λ_的表達方式及時給予鼓勵。
3) 在他用咬手來要求別人做某事時,不能滿足他??捎脜拹盒源碳ぃ喝缭谑稚夏c辣椒油,讓他有不舒服的感覺。
4) 剝奪法:用記分本記錄,咬一次手畫一個X,5個X便不能去上計算機課,10個X要做100個慢蹲起。(小暉是個高功能的孩子,特別喜歡計算機課,脾氣急)
5) 語言訓練課中的行為規范訓練,通過評價別人咬手的是非,潛移默化地影響他。
6) 小暉對文字特別趕興趣,文字的理解力也比較高,就寫一張小紙條”不能咬手”提醒他,甚至是把這四個字寫在他的手上。
7) 培養他各方面的適應能力,拓寬他的興趣,再通過大運動來發泄他多余的精力。
8) 與家長要多交流,齊心協力來改正他的行為。
小暉來以琳已經半年了,咬手的行為早就沒有了,學業上的進步讓人驚訝,開始關注周圍的世界,有了很強的自尊心,好勝心,并且有了一定的聯想能力和想象力,我相信小暉走出自閉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
助理療育師:王燕
冉冉是一個六歲多的孩子,相對來說功能要差一些,曾經沒有一點語言和配合力,訓練后在語言上有所突破,認知能力也提高了。他目前除了學業上的問題以外,還有兩大問題:一除了不能吃的東西以外,他什么都不吃,二嚴重的刻板行為。
我到以琳時主要是帶音樂課,冉冉是我帶個訓的第一個學生,主要是宋老師帶他,我在宋老師的課程以外,結合音樂課內容再給他一些補充。當我去上第一節課的時候,他不跟我走,哭鬧著找宋老師,后來終于習慣我了,但他又堅決不上我的個訓室,只肯在宋老師的個訓室里上課,但現在冉冉已經習慣我給他上課了,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實在難忘。
一:當我發現冉冉不肯跟我走時,我沒有強迫他。我和宋老師一起留在宋老師的個訓室里,一起陪他玩,我想起方老師在培訓時說的話,你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成為孩子最喜歡的強化物。
二:冉冉已經習慣我在宋老師的個訓室里和宋老師一起給他上課,這時我們及時地由宋老師為主變成以我為主。
三:我已經能獨立給冉冉上課了,我下一個目標是要讓冉冉在我給他上課的時候能去我的個訓室。所以在非個訓時間我盡量多接觸冉冉,有意識地帶他進我的個訓室,讓他熟悉那個環境。當他不那么排斥的時候,我試著讓他在個訓桌前坐下來和我一起玩。
四:冉冉和我的關系已經很好了,我很容易地使他在我的個訓室里上課了。
從冉冉的身上,我再一次體會到自閉兒是可教的,關鍵是我們要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真正地去愛他們。
療育師: 楊春燕
自虐的妞妞
原來以琳只有一個女孩,妞妞來了,看到她那么漂亮,我很慶幸方老師把妞妞交給我帶個訓,但第一節課她就把我打敗了,整節課她不光是哭,竟然還在地上打滾,咬自己的手,還用頭撞地。
兩個星期過去了,妞妞的情況沒有改變,我越抱她,哄她,她鬧得越兇。多少次,她哭,我也哭,她媽媽也一起哭,我們三個人一起哭。我去找方老師,我說換誰我都行,只要把妞妞交個別人。但方老師沒有答應,她和另外幾個老師都來聽課,平時對妞妞多一份關注,我也記錄了她哭鬧的時間、地點、次數及方式,我發現:
1) 妞妞有嚴重的觸覺過敏,她討厭除了家人以外任何人碰她,所以每當她開始哭,我去抱她時,她就氣得打滾和撞頭、咬自己來表示不滿。
2) 早晨她的精力特別充沛,所以哭得也更厲害。
3) 雖然有語言,但語言的理解力差,也不會表達,停留在學舌的程度上。
4) 因為沒有接受過訓練,所以不習慣被管教。
5) 父母一見她哭鬧,都馬上滿足她的要求,所以她已經習慣用這種方式來達到目的。
分析了以上的原因后,我開始做以下的事情:
1) 要求她父母的配合,在妞妞以哭鬧來要求達到目的時,決不妥協。
2) 要求她父母在她睡著以后做全身的按摩,用刷子等物接觸她的身體,以幫助消除接觸過敏。
3) 早晨的個訓課改成我陪她玩,有目的的玩,多進海洋池,讓她趴在大觸覺龍球上晃等,在她情緒好的時候,我伸出我的手,請她來摸一下,她習慣后,我又請她摸摸我的臉等。慢慢過度到我能和她握一下手,我能摸摸她的臉。雖然每次進行完后她會使勁擦被我摸過的地方,但我裝做沒有看見,反而是遞給她一些她愛吃的小食品。
4) 在她無理哭鬧的時候,我轉過身去做自己的事情,她稍一平息,我馬上鼓勵她。有時我也用白崎老師的方法,讓她舉起手對墻站立,來懲罰她。(懲罰要和獎勵同時使用)
5) 我每天早晚為她禱告,我知道我只有求天父給我力量,我還要求其它的老師和我一起為她禱告,方老師也連續幾周在周六培訓的時候和大家一起為妞妞禱告,我相信神會看重我和老師們為妞妞所流的眼淚。
6) 只要妞妞情緒稍好一點,我就抓緊讓她學一些知識,我盡量把課程設計得活潑些,變化多一些,讓她有興趣也有信心。
這一周來,妞妞已經哭得很少了,我已經能拍拍她、抱抱她,她也能主動和我握握手,學東西的速度快了很多。雖然妞妞有了變化,但她的身上還有太多太多的問題,但我感謝神給我這次的挑戰,求神給我力量,讓我有足夠的耐心、愛心去對待這個孩子和其它的孩子。
療育師: 徐蕾
對自閉兒的行為問題,我們通常采用利用教學和直接處理的方式來處理。我個人認為自閉兒大多數的行為問題是因為缺乏某種技能引起的,所以我偏重用利用教學來改善孩子的行為,這是治本的方法。
在利用教學的方式處理兒童的行為問題時,要使用適當的獎勵來建立兒童所缺乏的技能。在獎勵孩子時,一定要清楚孩子處在什么程度,程度不同,獎勵也是不一樣的。最低的是食物的獎勵。強化物很重要,選用什么做強化物更重要,能不用吃的做強化物就不用,不要低估我們的每一個孩子。
子碩是個女孩,來以琳時沒有一點的配合意識,觀察發現她沒有模仿能力也幾乎沒有語言,更談不上理解。每當要給她上課時,她就以哭鬧甚至上躺在地上,或者用頭撞墻來逃避。我試過直接處理的方法,(尤其她頭撞墻的時候,我們必須注意她的安全),但這次哄好了,下子依舊。我知道我必須提高她的能力,讓她對上課有興趣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我首先要做的是,根據她最感興趣來做切入口,打開她的模仿大門。我的步驟如下:
一、 從興趣點入手,建立模仿的技能。
子碩特別喜歡音樂,音樂能使她安靜,在她情緒不好的時候,音樂也能幫助她穩定情緒。在開始的那段時間里,每節課的所有時間我們都在唱歌,她很高興。當她慢慢接受我時,我拿出積木玩,可她一看見積木就哭鬧。我趕緊收回,只給自己留了兩塊,一邊唱一邊用積木伴奏。開始唱的是《母鴨帶小鴨》,沒想到這個動作吸引她了,慢慢地,我放下兩塊積木,她拿去照我的樣子做了,終于模仿了,我為之雀躍。然后我們又唱《生日歌》、《一只小花狗》,好多歌,同時敲著積木,做各種姿勢。開始她不跟我學,后來也學我的姿勢去敲,我敲桌子,她也敲桌子,我敲墻,她也敲墻,合作愉快。
二、 從興趣點入手,突破發音關。
子碩喜歡上一張水果蔬菜掛圖,所以每節課,除了唱歌,我們就是一起看掛圖。每當我拿出掛圖時,她會特別興奮,注意力也相對集中。利用這個好機會,趕緊進行語言刺激。開始我先自己用手指著卡片上的水果,一邊指一邊說,目的要她能看。第二步:我拿她的小手一邊指一邊說,說得非常慢,每節課重復幾次。第三步我一邊指一邊說,偶爾也問問她,她能指出來,認的速度在加快。她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加大,有時會主動拿我的手去指一些陌生的水果、蔬菜、花等,此時我不光重復以前的做法,也悄悄地利用一些卡片、模型圖來復習她學過的,讓她在不經意間接受除了掛圖以外的教具。第四步:她已經能認出很多水果蔬菜了,這時我變被動為主動,發指令,讓她聽我的指令去指,在指的過程中,我還是繼續施加語言的刺激,細心觀察。第五步我們還在進行這個特殊的交流與學習,當一次我說”檸檬”時,發現她的嘴唇微微動了一下,給我的感覺這是發”檬”音的唇形,這時,我趕緊抓住機會又重復,說”檸——”音拉得很長,她一下子發出”檬”音,而且很準,第一個音出來了,我無法形容我當時的心情,我相信是上帝垂聽了我的禱告。我想這個方法很適合她,所以我們一邊指圖片。我拖長音說前面的,讓她來說最后的字,單音越發越多,而同時那些撞頭、哭鬧的行為很少出現了?,F在子碩已經能說”上課、下課、做完了、一樣的”等等。下一步,我要在理解上下工夫,讓她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表達。
我學的是師范學院的計算機專業,我沒想過我會做一個特教老師,但上帝的愛使我成為一個特教老師。我愛這些孩子們,他們是我眼中的瞳人。
我在最前面的話我想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對于我們的孩子沒有快捷方式可以走,唯有靜下心來進行全方位的訓練。我不反對用藥物、做聽統等,但最重要的是要隨時隨地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我自認為我所輸進去的凝聚了全以琳人的心血,尤其行為部分我挑的都是有代表性的問題,希望大家能仔細研讀,舉一反三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助理療育師: 陳雪正
當兒童的行為會影響兒童學習和接觸新事物,會影響兒童與其它人的相處及接觸,會對兒童自己或其它人構成危險,干擾或帶來不便,我們就需要對兒童的行為做適當的處理。
阿文是一個才三歲多一點的男孩,可以說是目前以琳的所有孩子中最好的一個,無論是語言、數學能力、理解力等,但他畢竟還是一個自閉兒,和正常兒童的差距還是存在。他所表現出來的問題很多是可以隨著他各方面技能的提高而改善的,但每次上課哭鬧,要媽媽陪的問題我認為可以用直接處理的方法來解決。如果換成一個低功能的孩子,我可能會考慮用利用教學的方法解決,但對阿文,我覺得要求可以高一些,因為他能理解我所講的道理,他也明白后果,所以在適應了幾天后,我要求他上課時讓媽媽在外面等,他哭鬧,我也不妥協,利用他喜歡文字的特點,寫上”不能哭”,讓他自己讀,趁著他讀的時候,轉移他的注意力,夸他讀的好,準備好他喜歡的玩具給他玩。告訴他媽媽在外面等,下課了就可以和媽媽在一起。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他盡快建立起該如何上課的概念,培養他良好的習慣。整個過程中,我一直要求自己保持冷靜的態度,溫柔地堅持自己的做法,及時鼓勵他,也用各種強化物獎勵他。不到一星期,阿文就知道該怎么做了?,F在的阿文幾乎就要跳級到一組去了,我們相信他會和石頭哥哥一樣棒的。
完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