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有關RDI的理論

2008/5/6 15:41:32 來源:我家部落格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myhomegogo @2008.04.03 ( 19 Views ) 特殊教育

1。處理自閉癥的第一件事情是:首先觀察小孩在各種感觀活動上喜歡什么?從這些點上切入則容易成功。比如有的小孩對流水、旋轉感興趣,則把玩具放到水里,喜歡這個活動后,再把玩具放到高處,進一步互動。一般要觀察一個月才能(思考:寶寶對什么玩具、聲音、光線、觸覺等有興趣?)

 2。正常的小兒許多事情不需要教,自己就學會了。為什么我們的孩子不能呢?因為他們沒有注意力。學習首先要注意別人做的事情,才會有模仿。從注意到模仿,是正常認知發展的必然階段。六個月大的兒童就可以看玩具,看家長的反應,反復參照。正常兒童隨時隨地可以注意,不斷學習進步。而我們的孩子需要教才能達到,這是問題的關鍵。這種一歲以前的能力,非常重要。3。關于自閉癥孩童引導的一些原則:  (1)模仿孩子的動作,使他能對你笑,這可以啟動好多機制,幫助他開始理解一些東西。(這是他的動作,他可以理解所以沒有困難)首先要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看他怎么想,才能把他帶出來。   (2)專注在人身上或者專注在物身上,是一個很多的分界點。   (3)要讓他感覺是在玩,而不是在教。如果他主動要求“爸爸,來玩”那就成功了。(4) rdi的要點在于:動作要慢,表情夸張(這一切都要突出你想要突出的重點),要堅持一來一往。(5)模仿對低功能的孩子較好,游戲則適用于高功能的孩子。如果自發性的模仿發生了,那說明這個孩子進步較好。有時候孩子的情緒問題可以用模仿來制止。比如他哭你也模仿他哭,他就會看著你,想“大人怎么也象我一樣啊”,逐漸就不哭了。(有趣的思路)(6)你的活動比他自己無聊時間的自我刺激活動好玩多了,才能有興趣。樂趣永遠排在第一位,沒有興趣的不作。同時不是你認為有興趣的去做,要觀察孩子的反映,如果他用充滿興奮的笑臉看著你,那就是一個好的活動。(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指標)。4新的研究表明,一胎為PDD,二胎也是PDD的幾率為2-10%,平均為6%5 一些有用的書《困難時刻》《黑暗的力量》《。。蝴蝶》《大手牽小手》,有些在當當網上的特殊教育書可以找到。6一個測試:兩個碗一個飯團,看見操作者把飯扣到其中的一個碗下面。問“看見了放飯,在那里找,如果沒有看見放飯,在那里找?” 二個測試:一瓶酒,看見后問“這是什么?”回答“這是水”。讓他聞,再問“是酒”?,F在問“先前認為是什么?現在認為是什么?”第一個回答是“酒”(對自己的心理不了解)7極為重要的兩個問題的思考:(1)      寶寶對什么玩具,什么聲音、光線的刺激感興趣?對什么觸覺的感覺最為敏感?要先觀察一個月(2)      在 日常生活中,你做了哪些RDI泛化的游戲?(3)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泛化的社會參照?8有關經驗分享⑾經驗分享和社會參照看似類似,但是前者要難度多,因為需要的支持東西很多。⑿分享分為:注意力分享-情緒分享-經驗分享三個層次。⒀對方知道的不算分享,對方不知道的才是分享;注意力和情緒分享要結合在一起作:教學者要先示范,不用玩具是最高境界。一般來說,玩具要中等難度,太難或他太感興趣的都不好。他的樂趣在人身上,不應該在玩具上。9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和阿斯博格癥的區別:前者易于轉化場景,但是注意力不持續。后者則注意力很好,但是不易場景轉化。10 RDI作的時候要注意的三個細節: ①制造不確定性,增加分享的機會。②家長的錯誤之一是:等待孩子的響應的時間不夠長。③家長的錯誤之二是:游戲進行時候,刻板按照流程來作,讓游戲變得索然寡味。11分享式注意力的重要性:①是正常人主題交往的基礎,否則就容易跑題。因為沒有看別人的表情,不能接受非語言信息。②幼兒必須具備三項大的能力,才能進步:分享式注意力、精確聽指令、象征性游戲。③關于上幼兒園:單純上幼兒園可以學會一些口語、班級常規和規則:排隊、吃飯、游戲。但是核心的能力仍然沒有進步。但是當孩子具備了觀察、共享、參照能力后的話,再去幼兒園,就會自己學習很多。12有關游戲:①指物和取物:兒童和媽媽變換指和取的角色,如果他不會指可以輔助他。(延伸活動,可以指物的復雜化,可以用描述語言,裝水的(桶),停電時候用(蠟燭))②套圈圈:可以輪流套,熟練后可以一個人拿著座子,稍微變動,可以增加套的難度。小孩子的興奮動作可以模仿他一下,以制造氣氛。(有趣的分享)。③洗牌:左右手、兩迭牌,制造意外,比如把牌子掉在地下。④學習機和類似的學習筆:聲音的刺激⑤數字心臟?。?2345。。。。,一邊念,一邊發出數字卡片到桌子上。如果發出的卡片和念的一樣,就拍它一下。有兩個小朋友在競爭,看誰先拍到,。也可以變成顏色心臟病。13體會:①動作游戲比固定在座子上的游戲更能制造效果        ②動作夸張的家長更能讓孩子發出笑聲,孩子用充滿愉快的笑臉看著你是成功的指標。       ③這種目光參照需要成千上萬次的訓練,才能成為一種本能,不需要提示就可以自然的流露出來。      ④FloorTime是一種極端發展學派,涉及自閉癥患者的核心,但操作不容易。      ⑤早期判別自閉癥的倆個指標:(12個月以內)叫名字有沒有反應,會不會看人。14關于劇本  ――――人生就是各種劇本的集合①劇本是一種最高程度的游戲形式。要求孩子有相關生活經驗,再演出類似的戲劇。這樣可以將這些經驗形成完整的印象結構。②小孩子一般不易理解時間的概念??梢韵劝芽臻g、人、事件加入,熟悉后再加入時間的概念。③劇本可以從不同成員的角度去表達對同一時間的理解,要求先熟悉了再演出。比如:警察抓小偷游戲。家人――看見小偷-打電話-給警察指出小偷;小偷-偷東西-藏起來-被抓?。箴垻芤⒁庠谶@種游戲中孩子會有自己的創造力,要讓他自己盡量延伸、擴展,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小偷受傷了-作手術⑤要讓孩子們扮演不同的角色,體會各個人物的心態,增加體驗。孩子們一般都不愿當小偷,可以講“我是大小偷,你是小小偷,我來保護你”這樣比較有安全感。⑤表演中要有適當的道具,場地布置,讓孩子從視覺上容易理解,有困難時候復習劇情。⑥要把劇本當成一個小型的廣泛介入:進行中孩子可以社會互動15孩子的游戲能力不強,興趣不多怎么辦? ①游戲能力不強,可以做PP簡報,讓他從視覺上先了解游戲的過程和做法。②從生活經驗出發設計主題,比如在做飯游戲之前,先看怎么做飯③一般可以開始先示范各種玩具的玩法,讓他熟悉,必要時用情景卡片④想象性游戲的層次:物體替代(2歲)—屬性賦予(它是甜的?。┄D―無中生有(沒有假裝有)――角色扮演,這四個層次漸次增高。⑤有時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分不清真實和虛擬,以及自己在玩的過程中的真實感受(玩燙傷游戲會大哭),一般在涉及情感時,都是先了解自己再才能了解別人⑥心智理論: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別人的想法。比如他喜歡吃糖果,我給他糖果,他會高興。他做錯了事情,爸爸打他,他害怕會哭。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是對日常生活的輔助理解,不是替代,還是要泛化到生活中。⑦首先要懂他的心,才能討他的喜歡。你認為很好玩,他不喜歡,越作越違反他的本意,不會有興趣。16反復動作和語言的處理 大量增加休閑娛樂的能力,大量的游戲,培養興趣。改變引發的情景(更換玩伴玩具,移開于場所之外)。大家不要理睬他,他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你的笑、打罵),可能不再作。    一些有趣的RDI游戲1 飛飛機+搖啊搖   先要求孩子有自發的要求和目光對視,爸爸就雙手握住他的胳膊,雙腳夾住他的雙腿,飛飛機,然后就把他倒在一個薄被子中,開始搖啊搖。完成后再重復。2 卷壽司   和張寶卷卷一樣,在他有期望的時候,讓他目光對視,講出要求,再滿足他。3快和慢   有的小孩對文字感興趣,在寫有文字的馬路上練習,寫有慢的地方就慢慢走,寫有快的地方就快快走,讓他理解快慢的概念。再比如箭頭指向的意義,可以在停車場作。上下的概念在蹺蹺板上作。等等4丟玩偶  三個人相互丟玩偶,(變化:兩個人反復丟幾次,突然丟給第三個人)。(意外:打中老師,老師夸大的哭,讓他體會被打的感覺,要放大這部分體會)5社會參照游戲:   (1)猜猜看:有個好東西在我的手里,看我的眼神,知道它在那只手中。(這個我們早就作開了,呵呵)(2)堆積木:要求看著媽媽的臉色選擇積木,把三塊積木堆好。玩的熟練后,角色互換,讓孩子來“發號施令”(要點:①要讓孩子熟悉臉部、手勢提供信息的方法,包括對的表示:點頭、微笑、伸出大拇指、肯定的哼聲,錯了就噘嘴、搖頭、擺手、否定的哼聲。②剛開始的表情要求明顯而夸張,逐漸變得細微而不易察覺)。 (3)搶瓶子:地上放著兩個瓶子,媽媽看那個,就兩個人一起搶哪個。也可以換成孩子看,媽媽參照來搶。 (4)菜市場買菜:孩子拿起一個水果,看媽媽,媽媽點頭就放入籃中。也可以反過來問孩子,可不可以買? (5)超市買東西:一排果汁瓶子,孩子參照媽媽的指示來決定是否拿的正確。媽媽搖頭就放下,媽媽點頭就可以拿下來。(6)丟沙包:拿沙包者看誰就是準備打誰。要求孩子即使跟蹤拿沙包者的眼神。 (7)糖果在哪里?兩個盒子只有一個放著糖果,以表情、眼神告訴他哪一個下面有糖果。 (8)卷軸迷宮:迷宮逐漸展開,在看到下一段怎么走以前,要參照媽媽的表情來確定迷宮的走向。  (9)紅綠燈游戲:這個游戲讓孩子感覺,他能影響別的人,他可以自己作出決定。這是較高級的參照。這里改變的時間點不確定,要當下判斷,對刻板的AS患者不易做到。規則:一個人站在中間,手里舉著紅綠燈(紅綠顏色的桶),舉起紅桶就是紅燈,外圍在轉圈的人就得馬上停下。等他舉起綠燈,外圍的人再可以轉圈走。這個紅綠燈的角色也可以換成兒童。外圍的人誰輸了誰當紅綠燈。注意:初級的時候,要兒童轉到前面再變化,以便他觀察,同時用聲音提示“叮咚”,逐漸撤出這些幫助;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要及時處理,眉頭緊縮的時候,這兩個情況都說明,孩子認為這個游戲比較難,他還是難以體會到樂趣,要及時降低難度,加強輔助。在所有的游戲中都要及時觀察孩子的反響,動態的看和處理。變化:用紅色、綠色的腳印來代替紅綠燈桶,中間的人跳到紅燈上,大家就停下,反之就走;用鈴聲來決定孩子轉彎(這時已經沒有紅綠燈),或者用鈴聲的快慢決定走路的快慢(這個先家長在前,熟練后變為孩子在前)。這已經屬于調控訓練10 一二三踩腳了,一二三打手背(這個也有目光參照)

0% (0)
0% (10)

下一篇: RDI和感統都要進行 上一篇: 生活中RDI的游戲與訓練實例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有關RDI的理論]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