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跨越自閉癥

2009/3/6 13:58:44 來源:溫州日報 作者:賈盈盈 李潔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生活在別處,是孤獨癥群落的生存狀態。而他們的家人,正是在別樣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夾縫中,應該努力搭起橋梁的人。

 

近日,應溫州小銀河特殊教育培訓學校邀請,我國著名孤獨癥培訓機構——青島“以琳”的創始人方靜女士,來溫給患兒家長開了一堂“跨越自閉癥”的公益講座。

 

在與溫州的患兒家長交流后,方靜老師說,家長們需要做的,是更多的學習、了解自閉癥,才能更好地牽著孩子的手,接近甚至回歸主流社會。

 

常見問題要對癥下藥

 

在講座上,方靜老師著重針對自閉兒在生活、訓練中常見的四個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是自閉兒多數存在鸚鵡學舌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當時注意力不集中、不理解說話人的意思、為了獲得自身的安全感,或者希望受到他人的關注等等。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是:教會孩子正確選擇,學會說是或不是,要或不要;教會孩子說“我不會”,而成人也應改變提問的方式,以簡潔的語言提問,并將孩子的關注點向正確的方面引導。

 

自閉兒還常出現哭鬧、自傷、他傷等問題行為。這時,家長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首先應找出引起孩子問題行為的原因,比如他是否不想做某件事情、或者想從某件正進行的事情中解脫出來、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想要某種東西等。解決辦法是利用脫敏法漸序消退,家長不要獎勵問題行為,學校、家里對孩子的要求要一致,教會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另一個問題是拍打、旋轉、搖晃等重復性的行為。這些行為屬于自閉兒的自我刺激,方靜老師建議,家長要多設計消耗體力的活動讓孩子去做,利用另一個行為替代自閉兒這一類行為等。

 

最后,老師在家長如何幫助自閉兒進行有意義的社交活動——交朋友方面,提出建議:家長需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同齡孩子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教會孩子玩適合他的玩具、游戲;接著就是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懂得等候、合作、競爭及游戲規則等。

 

康復訓練是唯一希望

 

兒童自閉癥,又稱為兒童孤獨癥,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征的精神疾病。

 

方靜的孩子石頭就曾是一名孤獨癥患兒。石頭2歲時開始出現病癥,4歲時,方靜帶著石頭,開始系統的治療?!鞍l現得早,治療手段得當?!弊詮陌l現石頭有孤獨癥后,方靜便開始不斷學習,并且經常與其他家長交流?,F在石頭18歲,在澳門一所國際學校就讀,品學兼優,已基本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石頭的恢復,給了孤獨癥患兒家庭指引和希望——孤獨癥只要手段得當,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

 

方靜表示,現在科學界還無法明確自閉癥產生的原因,但有一點毫無疑問,一旦你的生活中出現了這樣特殊的孩子,你必然要付出更多的艱辛,不要心存僥幸,不能逃避責任,最重要的是,不能放棄。方靜列舉了一組數據:自閉癥患兒在接受長期系統的訓練后,約10%可以康復,回歸正常社會;25%生活相對自立,只在某些方面可能需要幫助;25%能做到生活基本自理;雖然還有40%不能得到太大的改善,但一定會持續有所進步。而一旦放棄訓練,也就等于放棄了孤獨癥患兒唯一的希望。

 

培訓對自閉癥患兒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市約有100多名自閉癥兒童在各個專門的行為訓練中心接受康復訓練。

 

但現實是,接受長期系統訓練的孩子只是少數,更多的患兒因為各種原因在自己封閉的世界沉溺得越來越深?!斑@些年,我努力普及有關自閉癥的知識,希望讓更多的家長真正了解自閉癥,知道怎么面對、跨越自閉癥,”方靜說,大部分溫州的患兒家長在有關自閉癥的知識方面,還有很多欠缺和不足,應該努力學習,真正地了解自閉癥,真正地接納和懂得自己的孩子,如此,才會讓孩子有機會走出自己的世界,回歸主流。

 

要愛心,更要知識和技巧

0% (0)
0% (10)

下一篇: 國內第一家公辦孤獨癥學校將擴大招生 上一篇: 貴陽七中同學與孤獨癥兒童同樂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跨越自閉癥]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