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迪恩捷教育咨詢服務機構特殊教育工作中心,自閉癥患兒1/3的課程被安排與正常孩子一起進行。來自美國的康復訓練老師珍珠說,這樣做可以提供一個正常的群體環境,當患兒看到正常孩子進行涂色、剪紙、聊天和分享玩具時,會主動地模仿學習。
5歲的寶寶(化名)本應是個活潑開朗的男孩,但2歲多時卻被查出患有自閉癥。3年來,父母一直在全國各地給孩子做培訓,他們只有一個最簡單不過的愿望——孩子能在8歲左右進入小學讀書。如今,聰明的寶寶經過訓練后已經能和老師玩游戲,進行簡單的交流,還能專心致志地練習寫字。
馮秀園長介紹說,自閉癥病情發現得越早,訓練所能取得的進步就越大,老師將幫助孩子了解自己身體的需要,并以別人能夠接受的形式表達出來。一部分人最終是可以回歸社會,創造價值,實現自我生存的,而不是待在家里,成為全家人終生的負擔。希望全社會都能愿意接納自閉癥患兒,別把他們看成另類。其實關心呵護得越多,康復的可能就越大。同時,在起步較早的國家和地區,適齡的自閉癥孩子可以無條件地進入學校讀書,而目前很多特訓學校的培訓方式并不專業,我們的孩子需要有更多的走進正規課堂學習的機會。
本報記者 劉弘 攝影 胡俊鵬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