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孤獨癥資源網報道】聽眾朋友們好!歡迎您收聽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環球廣播的《中國之窗》節目。我是王楠,今天我們為您安排的內容是:大連電臺制作的錄音通訊《洋洋和她的海豚朋友》。
主持人:“洋洋、佳佳,想不想跟海豚玩???”
洋洋和佳佳:“想”
主持人:“好響亮,想?,F在就有請我們的三位馴養師和洋洋、佳佳一起去跟小海豚玩,好不好?”
洋洋和佳佳“好,太好了,太好了!”
2009年11月26日,大連圣亞海洋世界舉辦“快樂小海豚”活動的第三季啟幕儀式。參加這次活動的洋洋今年6歲,佳佳4歲,他們與幾只活潑可愛的海豚成了好朋友??吹窖矍暗那榫?,洋洋和佳佳的父母驚喜不已,幾年來,他們是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孩子發自內心地歡笑,也第一次看到了希望。原來洋洋和佳佳都是兒童孤獨癥患者,孩子能走出封閉的內心世界,主動同他人交流,這在洋洋媽媽的記憶中還沒有先例--
她生下來就是愛哭,剛開始就感覺吃不飽啊,等到五、六個月了,到外面看到別人家孩子,人家都老老實實的,她就不讓看,誰一看一逗,馬上就哭,不跟人接觸,誰抱也不行,不讓抱。走路也晚,二十個月才開始走,說話也是從三歲左右吧,才開始說話。主要表現就是膽小,害怕。走路的時候是從床上先走,下地了不走,到地上走了之后,出這個屋不能走。整個屋來回走了,再到外面還是不走。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這是一種先天性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行為孤獨、語言障礙、興趣單調等。洋洋的媽媽說,自己開始只是以為孩子膽小,發育有點晚,直到洋洋三歲時帶她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有孤獨癥傾向。這之后,她一直堅持帶孩子參加各種訓練和治療,但效果都不理想。2007年,洋洋作為第一季學員參加了“快樂小海豚”活動,雖然僅僅和海豚接觸了三個月的時間,可洋洋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
她對海豚興趣比較大,看到海豚爭寵,她回來也有那種感覺,知道找你,知道讓你去愛她,喜歡她。做得不好了,你跟她說,她能理解。通過與海豚接觸,感情能豐富些,語言豐富些,情緒能好些,不像以前那么鬧了,有點耐心啦。
聽到這,你一定有些驚訝,海豚能治療孤獨癥嗎?關于這個問題,其實并沒有明確的科學結論。但有關研究表明:海豚能發出2000至10萬赫茲的高頻超聲波,這種超聲波能激活孤獨癥兒童“休眠”中的中樞神經細胞,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目前世界上有些國家正在嘗試用海豚輔助治療孤獨癥。2007年冬季,得知這一信息的大連圣亞海洋世界聯合大連心理醫院發起了“快樂小海豚”活動,為孤獨癥兒童免費提供海豚輔助康復訓練,讓孤獨癥患兒通過熟悉、接觸小海豚,與小海豚快樂互動,從而逐步走出孤獨的世界。
海豚是高智商的動物,它天性活潑,親近人類。為了讓孤獨癥兒童與海豚之間能迅速建立穩定親近的關系,大連圣亞海洋世界專門挑選了三只海豚參與活動,這三只海豚都是日本瓶鼻海豚,年齡在6--7歲,體長近三米,體重200多公斤,其中2只為雌性、1只為雄性,相對來說,這三只海豚的性格更為溫順,狀態也更為穩定。在海洋館里,海豚每天的工作就是為游客們表演,剩下的時間便可以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暢游?,F在這三只海豚要肩負起醫生的重任,就需要接受一項非常重要的訓練。陳曉樂是位經驗豐富的海豚馴養師,說到這個,他最有發言權了。
因為海豚正常探測人,它們發出的是一種長波的超聲波,這種長波對于孩子來說,在聲波刺激上來講不是最好的效果,所以我們單獨用特殊的訓練方式將這三只海豚訓練了短波的一種發聲方式,這種方式針對孩子的腦部刺激是效果最好的一種方式。
活動中,馴養師要一直陪伴在孤獨癥兒童身邊,引導孩子們與海豚互動,而大連市心理醫院專家則對每一位參與治療的小患者全程跟蹤記錄,一對一提供訓練指導,同時還開設家長講堂,使治療更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翱鞓沸『k唷被顒娱_展兩年來,已有包括洋洋在內的15名兒童接受了康復訓練,雖然每次訓練期只有三個月,但孩子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其中,洋洋的變化最令人驚喜。大連心理醫院的醫師李奕介紹說:
她的馴養師是肖巍叔叔。肖巍有一天從池子里走出來,當時我就在身邊,她就迎著肖巍走上去問:“叔叔,你累嗎?”我們特別的高興,這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孤獨癥兒童對人---情感上是缺乏依戀的--包括他的父母親。
如今洋洋已經進入普通幼兒園學習,雖然和正常孩子的交流仍然存在一些障礙,但讀書、寫字、計算,洋洋都是毫不示弱地跟著同伴們一起學習。在采訪中,她為記者表演了一段詩歌朗誦節目。
我最愛我的祖國
我愛彎彎的小河
我愛純潔的白鴿
我愛鮮艷的紅領巾
我愛美麗的花朵
我愛雄偉的天安門和莊嚴的五星紅旗
我愛爸爸媽媽,
我愛老師同學。
你要問我最愛什么,
一句話我最愛我的祖國。
2009年11月26日,“快樂小海豚”第三季活動啟動后,得到社會極大的關注和支持,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款項也相當可觀,還有許多熱心人士報名加入這一活動,希望能為這些孤獨癥兒童提供幫助。中國中央電視臺根據“快樂小海豚”的故事,拍攝了電影《天使不孤獨》,將關注的鏡頭聚焦在孤獨癥兒童身上。
據報道,目前中國至少有180萬孤獨癥患者,兒童孤獨癥患者大約是40萬左右,已經排在中國精神殘障的首位,而且目前全世界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來治愈這種疾病。只有早發現、早干預、進行行為矯治,才能幫助患者縮短與正常社會的距離。如今,在參加快樂小海豚活動的兒童中,有的孩子已經跨進了校門,像一個正常的孩子一樣踏上求學之路。心理專家提出,對于孤獨癥兒童來說,與各種治療手段相比,他們最需要的是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及與別人的正常交往和溝通。也許洋洋演唱的這首兒歌就表達了他的心愿:
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
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哎哎哎,我在幼兒園。
兩個小娃娃,正在打電話
喂喂喂,你在干什么?
哎哎哎,我在學唱歌。
對于包括洋洋在內的孤獨癥兒童來說,快樂小海豚活動的真正意義,也許不僅僅在于印證了醫學上動物療法的奇跡,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力量和一個文明社會的力量,足以幫助每一個孤獨的心靈走出封閉的空間,面對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享受快樂美滿的人生。我們相信,愛能夠戰勝一切。
朋友們,以上您聽到的是大連電臺制作的錄音通訊《洋洋和她的海豚朋友》。寫稿:李軼,錄音合成楊曉斌,是由王楠為您主持的。這次《中國之窗》節目就到這里,感謝收聽!再會。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