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孤獨癥資源網報道】1月15-17日,康復中心在南洋商務酒店舉辦了為期三天的有關自閉癥知識的培訓課——游戲與文化介入法(PCI)培訓班。作為社工的我也很榮幸的參與了此次的PCI培訓,經過三天的魔鬼式培訓,我學到許多有關自閉癥方面的知識,也然我知道了以后工作開展的方向,知道了該如何與自閉癥兒打交道,如何接觸介入他們,該如何站在家長角度思考問題……
本次給我們授課的是臺北國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的楊宗仁教授,他不像其他老師那樣全是文字性的知識,而是文字與圖文結合,理論與實際聯系,有PPT理論支撐之外還有許多視頻案例分享。讓我們不僅是老師、康復師、生活阿姨而且家長都有一個很直觀清晰的概念,我們學習的不僅是理論部分更多的是實務經驗和技巧。
我們都知道自閉癥小孩在社會性趨向能力、情緒的表達、互動和臉部表情的辨認上都存在困難,所以首先要讓他們對人產生興趣取得他們的注意力就好辦多了,也可以說那樣的話就成功了一半了。我們要讓他們對人產生興趣,辦法也有,但還是那句話要因人而異。首先可以模仿,跟隨。模仿他的動作,盡量一模一樣來獲取他的目光回應或是他的一個笑也可以,這樣即使是一個笑,一次目光的回應也是溝通的開始。其次,你可以用夸張的表情或聲音來吸引他,引起他的注意。而后抓住每一個眼神交流的機會好好把握,其中也有許多專注力的游戲(杯子和雞蛋)要讓孩子和你玩就對了。在判斷孩子是否喜歡此類活動或游戲時,一個是笑,一個是他會自動回來。自閉癥兒和其他特殊兒童又有其不同,我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任何有訓練的時間來訓練他,多玩多互動。需要說明的是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模仿,模仿只是手段,是為了轉換為互動、輪流的是建立良好關系而非目的,而且和孩子互動時盡可能加入大量旁白,若不喜歡模仿則不要模仿。因為自閉癥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需要廣泛性介入方案,第一目標廣泛,第二,介入時間要廣泛,第三,人也要廣泛,第四,地點要廣泛,第五,活動要廣泛,而游戲因其本質特點成為一種廣泛性的介入策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與之玩游戲,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功能和恢復能力。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