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深圳每一萬家庭有一個孤獨癥孩子

2010/10/21 9:49:26 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孩子有孤獨癥的家庭,父母親不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且要面對高額的經濟開支,這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并可能帶來家庭成員的精神創傷。因此,需要全社會來關注、關愛兒童孤獨癥家庭,做他們戰勝困難的堅強后盾。為此,肩負計劃生育、優生優育責任的市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決心在關家孤獨癥兒童中盡一份自己的責任,開展系列關愛孤獨癥兒童,向孩子有孤獨癥的父母傳授相關孤獨癥疾病的知識及治療辦法、注意事項等,首場講座近日正式舉行。

  每一萬家庭有一個孤獨癥孩子

  據市計生中心有關專家介紹,兒童孤獨癥又稱兒童自閉癥,與兒童感知、語言和思維、情感、動作以及社交等多個領域的心理活動有關,屬于發育障礙。很多國家對兒童孤獨癥的患病率進行調查,加拿大為萬分之十,美國為萬分之四,日本為萬分之七。

  由市殘聯牽頭組織完成的《2007年深圳市精神疾病線索調查分析總結報告》,發現深圳市孤獨癥兒童的相關情況,讓人十分憂心。調查表明,2007年,深圳市戶籍人口中,新增了78個孤獨癥兒童。按照當時深圳市200多萬戶籍人口、一家三口人計算,一萬個家庭中至少有一戶家庭有一個患有孤獨癥的孩子。

  與此同時,深圳市率先在全國開展的0~7歲兒童六類殘疾普查顯示,深圳兒童孤獨癥的發病率高達0.132%,是全國0.025%的平均水平的5倍多。

  兒童孤獨癥因其對家庭的嚴重影響,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中殘聯已經于2007年將孤獨癥明確納入精神殘疾。2007年12月24日聯大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孤獨癥日”。

  成立基金會關愛孤獨癥兒童

  市計生中心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是一項基本國策,而深圳兒童孤獨癥逐年增加,目前已經成為深圳市病殘兒童鑒定的首位疾病,引起了市衛人委的高度重視。市計生中心深感有責任幫助孩子有孤獨癥的家庭,共同治療、教育好有孤獨癥的孩子。

  為此,市計劃生育協會、市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深圳市紅十字會、深圳市人口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了孤獨癥兒童專項慈善基金,它以市計生中心“生殖健康教育基地”為平臺,設立“兒童孤獨癥專項公益基金項目點”,通過“喝咖啡、獻愛心”等慈善捐助活動,來贊助兒童孤獨癥康復等項目,所有捐款將完全用于兒童孤獨癥相關項目。

  據記者了解,市計生中心擬開展系列活動,關愛孤獨癥兒童,如開展兒童孤獨癥科普知識講座、為兒童孤獨癥的父母和監護人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和減壓沙龍、舉行兒童孤獨癥家庭康復培訓等。

  缺乏關愛也是病因

  深圳市有關專家楊志偉日前來到市計生中心,就孤獨癥相關知識與市民交流。醫學博士、精神科主任醫師楊志偉就孤獨癥兒童的癥狀、治療、關愛等作了全面講解,受到與會市民朋友的歡迎。

  據專家介紹,兒童孤獨癥是幼兒精神病之一,得病后有四大癥狀:1、極度孤獨,喂奶時,患兒不將身子緊貼大人;伸手去抱時,患兒無迎接姿勢,眼睛也不看抱他的人。2、言語發育障礙?;純和ǔ>}默,或說話呈模仿語言,像鸚鵡學舌似的模仿別人的語言?;虼~使用顛倒,將自己稱為他。3、堅持某些刻板行為或格式。包括堅持某種穿戴次序,堅持某些物體的擺置形式,不能變動。別人變動,患兒便大吵大鬧。4、對某些物件,如一只杯子、一塊磚,表示出特殊興趣,甚至產生依戀,而對親人卻不產生依戀。

  在先天因素的背后,引發孤獨癥的病因有無其他?專家說,孩子缺乏關愛也是病因。

  楊志偉說,印度有個“狼孩”的故事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這個例子很典型,說明孩子在發育早期與人類社會環境隔離,會給孩子造成不可逆轉的精神損害。孩子的大腦在出生后至3歲是重要的發展期,環境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塑型的作用。如這個時期缺乏關愛,神經系統的發育就會遲緩或受到損害。

  深圳人生活節奏快,在忙碌工作的父母背后,孩子往往缺乏應有的關愛。如有些家庭把孩子交給保姆,父母很少關心,甚至孩子幾個月大就和保姆睡。保姆畢竟不能代替母親,孩子正常的情感需求被剝奪了,勢必會影響他的神經和語言發育。深圳是個移民城市,少了內地大院孩子一起玩的可能,多數鄰居都“老死不相往來”,大人交往少,孩子交往也少,加上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肯定很“孤獨”。有一個10歲患兒,幾個月就被送回老家帶,上學才回來,顯然缺乏關愛。

  雖然尚待更科學的研究證明,但缺乏父母關愛對孩子孤獨癥的產生影響很大,是顯而易見的。

  楊志偉認為,對于兒童孤獨癥,要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有較好的效果,以2歲前進行為最佳。

  對兒童孤獨癥要采用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兒童孤獨癥的治療采用以教育和訓練為主、藥物為輔的辦法。在教育或訓練過程中有三個原則:①對孩子行為寬容和理解;②異常行為的改變和變更;③特別能力的發現、培養和轉化。訓練應該以家庭為中心,同時注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辦日間訓練和教育機構,在對患兒訓練的同時,也向家長傳播有關知識,是目前孤獨癥教育和治療的主要措施。

  楊志偉強調,父母要改變養育方式,多接近、多關心患兒,給小孩以溫暖。如果父母放棄,再好的藥物也沒有用。

  市計生中心有關孤獨癥兒童關愛活動將于本月底再次舉行,有興趣的市民可注意報名參加。

0% (0)
0% (10)

下一篇: 關愛孤獨癥患者 需抓好六項工作 上一篇: 武漢每年確診千名自閉癥患兒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深圳每一萬家庭有一個孤獨癥孩子]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