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堰市,有一所特殊的學校,學校只有10余名學生和8名愛心教師,幾乎實行“一對一”教學。辦學的劉女士,今年只有30多歲。她辦學的初衷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幫助自己的兒子以及其他同樣患有自閉癥的兒童,使他們能夠回歸社會,像正常兒童一樣生活。
為兒治病 苦學技能
劉女士2004年結婚。次年8月,她順利當上了母親,兒子強強出生后,看不出和正常孩子有什么區別。但強強到1歲半時,仍然不會說話。劉女士很奇怪,就把強強抱到醫院進行系統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
不知不覺中,強強兩歲多了,依舊不能開口說話。除此之外,強強還喜歡不停地來回奔跑,衣服汗濕了也不覺得累;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強強卻難以入眠,經??摁[。劉女士心里七上八下,再次將兒子抱到醫院檢查,依舊沒有查出任何異常。強強的姑姑心里也很疑惑,就在網上進行查詢,結果發現強強的癥狀和自閉癥極其相似!
由于自閉癥較為罕見,當時在十堰還不能確診。2008年5月,劉女士和丈夫抱著強強趕到武漢的醫院檢查。當天,醫院的診斷結果就出來了,強強真的患有自閉癥!
得知兒子患有自閉癥,劉女士當時大受打擊,但是哭過之后,她決定堅強面對這個無情的事實。
2008年,為了抽出更多的時間給兒子治病,劉女士辭去了工作,四處求醫。2009年,劉女士注冊了自閉癥網站,與全國各地的自閉癥患兒家長進行交流。一些家長告訴她,青島以琳自閉兒訓練部是一個經民政局登記注冊的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在訓練、教育自閉癥兒童方面療效顯著。劉女士得知消息,立即帶著兒子趕往青島。
在青島陪伴強強治療的半年時間里,好學的劉女士掌握了全套自閉兒干預訓練的技能。在老師和劉女士的共同努力下,強強的病情有了好轉,會唱簡單的兒歌,能喊出“媽媽”兩個字??吹絻鹤拥谝淮伍_口說話,劉女士激動得淚流滿面。
回鄉辦學 幫助患兒
回到十堰,劉女士從市殘聯了解到,十堰有不少自閉癥患兒,因為十堰沒有相關機構,加上患兒家庭的經濟條件有限,大多數家長無法丟棄工作帶著孩子去外地治療,只能在家自己摸索著對孩子進行干預訓練??杉议L們的專業知識畢竟有限,訓練效果不如人意。劉女士對這些家長的痛苦感同身受,她萌發了一個念頭:開一家專為自閉癥及相關發育障礙的兒童提供訓練和指導的學校。
說干就干,劉女士高薪從青島聘請了一位專業老師,并借款數萬元,在東風公司制泵廠幼兒園成立學校,起名為十堰市啟航智能開發學校。
此事很快在自閉兒家長中傳開,家長們紛紛將孩子送到該校。短短半年時間,啟航智能開發學校共招收了10名學生。
愛心老師 耐心教學
如今,啟航智能開發學校里有1名男教師和7名女教師,其中一名是90后女教師,這些教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充滿愛心和耐心。記者在教室看到,孩子會時不時地嘀咕,但這些教師都能明白孩子們在講什么,甚至孩子的每一個舉動,教師都能明白孩子內心的想法。惟一的一名男教師,不僅給孩子們上課,還幫孩子們洗衣服。90后女教師是家中的獨生女,起初背著母親來學校教書,后來母親得知女兒在特殊學校教書時,也被女兒的愛心所感動。
看著學校里的孩子在愛心老師的帶領下一天一個變化,劉女士很欣慰,同時又惆悵起來,學校招不到更多的教師,還有很多孩子無法入校訓練,因此錯過了最佳干預治療時間而抱憾終身。
劉女士告訴記者,自閉癥患兒不同于幼兒園里的正常孩子,有時候一個老師只能專心帶一個學生,而且部分患兒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吃飯、上廁所均需要人照顧,老師的工作量非常大,加上教學的內容比較特殊,有些老師吃不了苦,就離開了學校。再次招聘時,應聘者來學校一看,也紛紛打了退堂鼓。由于老師人數有限,盡管一些患兒家長早早為孩子報了名,但劉女士還是不得不將這些孩子拒之門外。而且,她的學校面積僅500余平方米,最多能招收15個學生。盡管如此,每當看到孩子們在老師的訓練下一天天好轉,劉女士還是充滿希望的,她希望有更多的機構能夠容納這些孩子,有更多的人來關心“自閉癥”兒童。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