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據報,目前全港約有一萬名患有自閉癥的兒童,但政府現時并沒有為自閉癥兒童開設專門學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評估現時在普通學?;蛱厥鈱W校就讀的自閉癥兒童的學習及適應情況,以及他們有否遇到特殊困難;
(二)政府沒有開設自閉癥兒童專門學校的原因,以及有否評估這方面的需要;
(三)會否考慮開設,或鼓勵辦學團體開設自閉癥兒童專門學校,以照顧這些兒童的特殊需要;及
(四)有何長遠措施幫助自閉癥兒童及其家長和老師,使自閉癥兒童獲得適切的教育?
答覆:
主席女士:
?。ㄒ唬┗加凶蚤]癥的學童在學習或社群適應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因此,患自閉癥的學童不論在普通學?;蛱厥鈱W校都需要某程度的額外支援。其學習進度及適應情況,則因人而異,也隨著其成長和外在環境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有輕微自閉癥的學童在得到學校及家長適當的支援下,很快就能融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所需支援的力度也可逐漸減少;有些較嚴重者則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個別患有自閉癥兼有智障的學童本獲安排入讀特殊學校,但在家長堅持下卻入讀普通學校。這些學童在適應方面通常持續出現困難,亦會給予學校及教師較大壓力,最后須要轉讀特殊學校。
教師如在支援學童時遇到困難,有關的專業支援人員,包括教育統籌局(教統局)的教育心理學家及特殊教育支援主任等,會跟進個別學童的情,協助教師和家長制訂合適的行為管理策略和定期檢討學生各方面的進展。
?。ǘ┘埃ㄈ?/p>
根據教統局紀錄,現時共有2384名患自閉癥的學童在特殊學校及普通學校就讀,其中大部分兼有智障的學童已入讀智障兒童特殊學校,以便獲得綜合支援;其余則具一般智力,適宜就讀于普通學校,因為在主流的學習環境下,朋輩可為他們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和示范合宜的社交技巧以及應變的行為模式,有助減低他們在學習及社交上的障礙。政府的政策是致力推行融合教育,以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包括自閉癥)而能在普通學校獲益的學童。這亦是世界趨勢。因此,政府認為沒有需要設立或鼓勵其他團體設立自閉癥的專門學校。
?。ㄋ模╅L遠而言,患自閉癥而兼有智障的學童,仍較適宜在智障兒童特殊學校就讀。如患上自閉癥而具一般智力的學童入讀普通學校,我們會按照及早識別和及早介入的處?原則,鼓勵家長及早知會學校,推動學校采用「全校?與」模式?照顧這些學童,并在資源及專業支援上作出配合,其中包括:
?。?我們向學校提供額外資源,讓學校從整體角度照顧學童的學習差異。除基本支援措施(包括發放學校發展津貼、增加學生輔導人員和增設教師人手等)外,我們還為學校提供針對性的資源,包括小學加強輔導計劃、新資助模式,以及「融合教育計劃」等;
?。?為提升教師照顧特殊教育需要的專業能?,我們已訂定一個五年培訓架構,由二○○七/○八學年起有目標地加強教師的特殊教育培訓。培訓架構包括30小時基本課程、90小時高級課程及40-60小時主題課程 (內容重點在于如何照顧某類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例如自閉癥、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童等)。培訓目標是在二○○七/○八學年開始的五年內,每所學校最少有百分之十的教師完成基本課程,最少有三名教師完成高級課程,及至少有一名教師完成特定類別的特殊教育需要的主題培訓課程。為了鼓勵教師修讀課程,我們將為學校提供代課教師;
?。?我們已為全港中、小學教師制作「融合教育之自閉癥篇」資源套,并會繼續舉辦多項地區性和校本的培訓課程、研討會及工作坊等,加強教師掌握有關知識及支援技巧。我們會繼續按需要編制教學資源及輔助教材;
現時有16所特殊學校擔任特殊學校暨資源中心的角色及7所普通學校擔任「全校參與模式」的資源學校,為普通學校提供支援。我們計劃增加資源學校的數目,提升其支援及網絡服務的能力。資源學校提供的支援服務包括增強伙伴學校教師的專業能力、到校支援和經驗及資源分享。如有需要,特殊學校暨資源中心會為有嚴重情緒及適應困難的學童,安排短期暫讀計劃,藉此提升原校教師處理有關學童的技能; 及
為促進「全校參與」模式的成效,讓學校及家長對所扮演的角色及職能有較清晰而全面的認識,我們會分別為他們編制「融合教育指引」。我們又鼓勵學校及非政府機構多為家長舉辦教育活動,使家長有效地與學校合?照顧患有自閉癥的學童,特別在學童升讀小學和中學之轉變階段,以幫助他們順利適應新環境。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