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省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哈爾濱醫科大學兒童發育行為研究中心將聯合舉辦2010“世界孤獨癥日”大型公益講座與咨詢、義診活動。這是記者23日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獲悉的。
4月2日,是世界第三個孤獨癥日。孤獨癥,俗稱自閉癥,一種始于嬰幼兒時期的,以人際交往障礙、溝通交流異常、言語發育障礙、興趣和活動內容局限以及刻板與重復的行為方式為基本特征的廣泛性的、嚴重的兒童發育障礙性疾病。一般在三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并會對患者造成終身影響。
據省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會長、哈爾濱醫科大學兒童發育行為研究中心主任武麗杰教授介紹,兒童孤獨癥并不是罕見的疾病,根據美國對孤獨癥和發育障礙疾病監測網絡的最近監測結果表明,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患病率平均達到6.6%。,有的地區甚至更高。在我國,目前尚缺乏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但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同和應用最廣的數據是全球孤獨癥平均患病率為人口總數的4%。,根據此數據推算,我國孤獨癥患者的數量將近550萬人。
武教授認為,針對我國兒童發病率情況,目前應該廣泛提高人們對孤獨癥的認識與關注,提高早期篩查、康復矯治和干預水平,改善孤獨癥患者的現狀。3月27日9時至11時,哈爾濱醫科大學兒童發育行為研究中心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二樓會議室(南崗區保健路157號),舉行大型公益講座與咨詢、義診活動,凡是關注孤獨癥人士的專業人員、社區居民和患兒家長等均可參加。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