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能力主要來自骨架和中樞神經的功能,并在中耳的半規管組成辨識神經體系,以協調身體和地心引力的能力。這種能力發展自母體的胎位變化開始,初生兒由平躺、翻身、七坐八爬,才能站立起來,進而靈活操作大小肌肉,這些都是一切行動的基礎。
平衡感不佳,會形成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容易跌倒、拿東西不穩、走路撞墻、心煩氣燥、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人際關系不良、有攻擊性,甚至由于中樞神經發育不健全,影響語言能力發展及左腦的組織判斷,邏輯能力陷于混亂中。
觸覺是神經體系的營養
人類在胚胎期,有三層結構,最外層日后發展成皮膚及神經系,也就是說人類的觸覺和神經體系是相關的,觸感便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辯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度及情緒的好壞。
不佳的幼兒最常見的毛病是在家和在外判若兩人,粘人、愛哭、怕陌生、膽小、孤僻、壞脾氣、固執、挑食、咬人等,這些進而影響幼兒情緒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觸覺過度敏銳的幼兒,通常反應較快,IQ也較高,但由于情緒無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計劃加以協助。 前庭覺是大腦功能的門檻 在大腦后下方腦干的前面
,有個微小的雷達式感應器官,叫前庭神經核,孤獨癥以此組成的神經體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覺。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訊息,并作過濾及辯識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致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別是長大以后的視、聽性質學習,前庭覺的影響最大。
由于前庭是大腦門檻,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活動訊息也必須在此過濾以選擇重要的訊息作回應,所以前庭必須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協調,才能正確辯識身體的空間位置,這便是所謂的前庭平衡了。
前庭覺不良,身體活動會立刻受到影響,笨手笨腳、不聽指揮,兒童孤獨癥視聽神經系統都會扭曲,形成閱讀、聽寫及寫字上的困難,特別是大腦的中樞神經貫穿前庭覺,前庭神經不佳,身體行動及左右腦思考都會陷入混亂,更會引發語言發展的嚴重障礙,也成工學習困難最主要的原因。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