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這天的植物園很熱鬧。孩子們像飛出籠子的鳥兒,在大片大片的草地上追逐、放風箏、遛狗。厚街“童心園”的50個自閉癥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也來了。通過南都“社區互助節”,他們想要戶外過“六一”的心愿,被市民認領。徐女士幫忙訂了三輛大巴,唐女士捐了600元給孩子們買禮物。心愿達成,“六一”這天終于來了。
選了塊平整的草地,老師們招呼著孩子、家長們圍坐在一起。難得到戶外活動,孩子們卻沒有太“興奮”,牽著爸媽的手,安靜地坐在一旁,自顧自地說話、玩手指。家長想辦法逗樂孩子,讓他和伙伴們玩,但總是失敗。而在不遠處,一群年齡相仿的孩子,放風箏、追逐打鬧,笑聲不斷。
這就是自閉癥孩子的特點: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外界的刺激很少有反應。不過,熟悉他們的老師和家長看得出來,植物園里綠色的草地,平靜的水面,還有朝夕相處的伙伴,都“刺激”到了孩子。“童心園”的蔣老師說,這群孩子即使高興,也不像普通孩子那樣拍手、大笑,他們也許連“呵呵”“哈哈”的音節都發不全。“可你不知道他們有多開心,大自然的開闊會讓人心情舒暢,對他們也一樣。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但我們不能就此任他孤獨地活著。”
老師組織“跳地墊”的游戲:六個孩子比比,看誰先跳過6個地墊,敲響銅鑼。普通孩子玩這個游戲,充滿了競技味道,孩子們會暗暗地較勁,都想當第一名。而在自閉癥孩子的字典里幾乎沒有“競爭”這個詞。能力差的,即使示范,也未必能理解游戲規則,需要父母輔助才能跳過地墊。
不過,第一次在戶外玩這個游戲,老師們發現,孩子明顯活躍了。膽子小的小朋友,“敢”自己慢慢走過地墊;能力強的孩子也會一陣小跑,臉上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