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城的媽媽說,兒子存在與人溝通的問題,但她從沒懷疑過兒子的智力。
9歲的小欣城5歲時查出患有輕微自閉癥,并伴有多動癥。為了小欣城,楊震夫妻倆放棄工作,帶著他四處求醫,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
兒子早已到了上學的年齡,眼下夫妻倆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兒子能到正常的學校接受教育。
很少與人交流但是非常聰明
小欣城的家在立山區勞動路附近一棟普通的居民樓里。記者初見小欣城的時候,他正穿著以前的舊校服,在屋里拍球。記者問他問題,小欣城都能準確地回答出來,看不出一點有自閉癥的表現。
小欣城的爸爸楊震告訴記者,當他們在兒子身邊的時候,問兒子什么,他都能清楚地回答出來,但他很少主動與別人交流。記者在與小欣城接觸一會兒后發現,他的眼神開始游離,這時無論記者與他再怎么溝通,都很難將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在小欣城家里墻角的一個小書桌上,擺著幾十本小學教材。小欣城的媽媽特意給記者拿出幾本小欣城做過的作業,上面的字寫得特別工整,算術題也沒有一點修改過的字跡,答案完全正確。這很難讓人想象出來這是一個上了不到一年學,而且還是患有自閉癥、多動癥的孩子做過的作業。
為了證明給記者看,小欣城的媽媽特意將兒子拉到身邊,隨便出了5道乘除法的算術題。就在記者與楊震說了不到一句話,大約8秒左右的工夫,小欣城完成了算術題,而且答案完全正確。之后,楊震又讓小欣城背起了乘法口訣和唐詩,他都能完整、準確地背下來。
小欣城的媽媽說,兒子存在與人溝通的問題,但她從沒懷疑過兒子的智力。
上學不到一年被學校勸回家
楊震告訴記者,兒子自小留在大石橋的奶奶家生活,他們夫妻倆都在外地工作。楊震原先是做服裝生意的,后來到上海干了一段時間廚師。妻子是大賓館的工作人員,收入不錯。
小欣城5歲那年,夫妻倆回家后發現,兒子從來不主動找別的小孩玩。即便是和小朋友在一起,他也不說話,甚至有時候總在小朋友身上施加小動作。經過檢查,小欣城患有自閉癥和多動癥,但并不嚴重。
轉眼小欣城到了上學的年齡,奶奶將他送到了家附近的學校,小欣城在那上了不到一年學,就被學校勸回了家。原因是小欣城在學校不能正常與人溝通,上課時還常常出現異樣的舉動。就這樣,身在外地的楊震夫婦便將小欣城接到了鞍山。之后,楊震辭去上海的工作,放棄了服裝生意,帶著小欣城到鞍山各家醫院檢查。
為給兒子治病花光所有積蓄
期間,楊震將兒子送去過特殊學校,但學校稱小欣城根本不屬于有智力缺陷的孩子。后來,楊震又將兒子送到了康復中心,在那里經過一個多月的康復治療,小欣城無論是接受能力還是學習能力都比在那的其他孩子強。而那一年,小欣城已經8歲了,醫生建議楊震應該將孩子送到正規學校學習。
不料,就在小欣城被送到正規學校后的第一天,小欣城就在課堂上無端發出奇怪的聲音,而且總到處亂動,學校老師只好勸楊震將小欣城帶回家。
近一年的求醫之路,早就讓這對夫妻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就在記者前來采訪的頭兩天,夫妻倆帶著小欣城剛從沈陽回來,而這次去沈陽看病的錢還從向孩子的姑姑借的。
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孩子,小欣城的媽媽也放棄了工作。兩個只有初中水平的夫妻在家輪流教小欣城讀書、識字。
楊震無奈地說,兒子再大一點的話,一些知識他們也教不了了,特別希望有學校能接收小欣城。為了不給學校添麻煩,他希望“陪讀”。
盲目入學無益需要正規訓練
專家介紹,像小欣城這樣的孩子有可能在智力上不低于正常人,但由于患有自閉癥,還伴有多動癥,最好能接受正規指導和感覺統合訓練,這樣才有助于他們的成長。
專家表示,像這樣的孩子,我國9年義務教育允許其入學,但是需要有醫療部門確診是否有類似病情。當他們進入學校學習后,如果在校期間有異樣行為,校方可根據情況與家長溝通,建議其到特制機構學習。
另外,如果盲目將這類孩子送入正常學校,長此以往容易被其他孩子孤立,那樣的話,孩子會受到更大的傷害,對病情也沒有好處。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