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詳細了解患兒的生長發育過程,包括運動、言語、認知能力等的發育。然后針對發育落后的領域和讓家長感到異常的行為進行詢問,注意異常行為出現的年齡、持續時間、頻率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
問診要點如下:
(1)孩子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何時開始的?
(2)言語發育史:何時對叫他/她名字有反應?何時開始呀呀學語,如發單音“dada, mama"?何時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何時能講詞組?何時能講句子?有無言語功能的倒退?有無語音語調上的異常?
(3)言語交流能力:是否會回答他人提出的問題?是否會與他人主動交流?交流是否存在困難?有無自言自語、重復模仿性言語?有無嘰嘰咕咕等無意義的發音?
(4)非言語交流能力:是否會用手勢、姿勢表達自己的需要?何時會用手指指物品、圖片?是否有用非言語交流替代言語交流的傾向?面部表情是否與同齡兒童一樣豐富?
(5)社會交往能力:何時能區分親人和陌生人?何時開始怕生?對主要撫養人是否產生依戀?何時會用手指點東西以引起他人關注?是否對呼喚有反應?是否回避與人目光對視?會不會玩過家家等想象性游戲?能不能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及如何與小朋友玩?會不會安慰別人或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
(6)認知能力:有無認知能力的倒退?有無超常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有無生活自理能力的倒退?
(7)興趣行為:游戲能力如何?是否與年齡相當?是否有特殊的興趣或怪癖?是否有活動過多或過少?有無重復怪異的手動作或身體動作?有無反復旋轉物體?有無對某種物品的特殊依戀?
(8)運動能力:何時能抬頭、獨坐、爬、走路?運動協調性如何?有無運動技能的退化或共濟失調?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