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簡短清晰的指令:當家長與孩子交往提出問題時,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后對他發出簡短清晰的指令。例如:佳佳患有孤獨癥且有嚴重語言障礙,媽媽看見他時不時的往關著的門走去,并用手拉門,媽媽這時應該說“佳佳”,患兒看著她,媽媽問道“你要出去嗎”?佳佳說“出去。”媽媽高興的說“佳佳出去玩吧。”于是把門打開,領著佳佳出去。在這個例子中,媽媽首先叫他的名字引起患兒注意,接著用簡短清晰的句子來提問,佳佳這時有強烈的需要,同時又聽懂了媽媽簡捷的話。相反,如果這時媽媽正在做飯,從廚房里喊:“佳佳,開門干什么?你告訴我想到哪里去,等我做好飯了就陪你去玩。”這樣也許佳佳不會開口說話,而且還會因聽不懂媽媽的意思而表現出不良行為。
2、穿插訓練新舊技能:家長在訓練時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保持他們學習的動力并提高自信,在訓練過程中,教其學新技能的同時也讓其有足夠的機會重復已經學到的技能,并因此得到獎勵,使患兒在學習過程具有成功的性質,相應避免的是那種貪新貪難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長的求勝心理。例如:佳佳對顏色的認識,僅限幾種,媽媽知道他很喜歡花,于是把他帶到花房,指著紅色問他:“這是什么顏色?”佳佳說“紅的。”媽媽這時夸獎他,并買下紅色的花??匆婞S色的花,問他:“這是什么顏色?”并提示說“黃色。”佳佳模仿說“黃色。”媽媽馬上夸獎他并買下黃色的花,這里家長讓佳佳有機會使用己有的知識,同時又教會了一個新的概念。
3、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在訓練初期,孩子往往不能達到家長的指標,即使孩子有一定進步,他們的技能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并漸進的達到目標,家長要注意不斷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例如:在語言教育中,只要孩子開口,即便發錯音也應給予獎勵,不能批評指責孩子,這是一種逐步引導的方法。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