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六個自閉癥孩子組建室內樂團

2013/7/17 8:57:13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上個周末的下午,《拉德斯基進行曲》的雄壯音樂從上步路和美琴行的一個琴房飄出來,雙排鍵和鋼琴的默契、架子鼓的鏗鏘、薩克斯和葫蘆絲的中西合璧都頗具專業水準。在琴行里練琴的人們大概不會猜到,這些旋律是出自一群自閉癥孩子的演繹。

  這就是籌備中的深圳愛特樂團。樂團六個成員介于11-29歲之間,雖然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星星的孩子”,但對著心愛的樂器,他們那專注的眼神和不由自主的微笑每每讓旁人深受感染。

  因為快樂,他們拿起了樂器

  記者剛踏入琴房,孩子們在家長引導下都轉過頭來向記者問好,然后又埋頭專注于手中的樂器。

  貝貝20歲才開始學琴,結果5年時間就考過了十級。此外他還學會了雙排鍵電子琴,臨摹油畫的技巧也讓人嘆服??蓯鄣乃粫r手舞足蹈念念有詞,他媽媽解釋:“他是興奮呢!每次來排練他都很開心。”

  同樣會彈奏雙排鍵和鋼琴的龍龍,每見到一部鋼琴就忍不住彈上一曲。他每次來回都得花上4個小時,“可孩子就是喜歡,堅持要來,我就調了班跟著。”龍龍媽媽說。而13歲的涵涵則很有個性,當媽媽給他搬椅子時他不高興了:“老媽,我自己來,萬一弄傷你的腳了怎么辦!”

  23歲的輕度自閉癥患者昱杰則可以和記者進行日常交流。作為團里唯一不需父母陪伴的孩子,昱杰正在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接受就業輔導。“我喜歡吹薩克斯,我自己可以坐公交車回家。”吹葫蘆絲的亮亮年紀最小,他是唐寶寶(唐氏綜合征患者),由于高超的吹奏技巧也被樂團吸納進來。

  而25歲的女孩子蓮蓮天生屬于舞臺,她邊打鼓邊演唱了《我的未來不是夢》,并配上解說:“因為,我的未來不是夢!”引得大家情不自禁給她鼓掌。

  合奏,讓他們邁出自己的世界

  孩子們的指導老師白美莉是深圳藝校的雙排鍵專家,從臺灣來深6年了。把她和這群特殊的孩子們聯結在一起的是和美琴行。“琴行一直有和深圳自閉癥研究會合作,讓熱愛音樂的自閉癥孩子們免費練琴。去年琴行找到我,希望我可以當指導老師。和家長接觸了一段時間,我們就達成了共識:孩子們已經達到半職業水平了,完全可以成立樂團。”

  于是不久前,他們向民政局申請注冊了“愛特”樂團,既代表特別的愛,也是“autism team”(自閉癥團隊)的諧音。

  白美莉告訴記者,她遇到的最大考驗是教自閉癥孩子學會相互配合,而秘訣就是耐心和愛心:“他們很敏感,而且不能保持長時間專注,我會根據他們的特點來編曲,讓他們在最小的壓力下發揮最大優勢。我的目的并不是讓演出怎么樣完美,出錯不重要,只要接著彈就可以了。要知道,音樂就是他們和外界溝通的語言,希望通過合奏,他們可以向外邁一步。”

  通過一次次的鼓勵和練習,現在亮亮和貝貝合作《清清玉湖水》時,貝貝已經懂得適時收手等待了。

  一年多來的訓練,讓白美莉對孩子們的情況如數家珍:蓮蓮過耳不忘根本不需鼓譜,還在全國比賽拿過名次,龍龍竟然連樂譜的章節數都記得清清楚楚,涵涵有點完美主義,亮亮比較靦腆害羞……

  希望依托樂團實現“自食其力”

  對于音樂的力量,家長們也是深有體會:“他們開始互不理睬,現在見面都會拉拉手、相互問好了!”他們渴望能走進校園為大學生演出,從社會新生力量就開始了解自閉癥。

  除了希望有更寬廣的舞臺展示自閉癥孩子的才華外,家長們還有一個更大的心愿:希望孩子們能自食其力,用一技之長謀生。“貝貝已經29歲了,我們不指望他來養老,但希望他和正常人一樣得到更多工作機會。”貝貝媽媽說。龍龍媽媽也說,希望社會給予的不是憐憫而是平常心,如果孩子能憑自身能力獲得同等演出機會,就是最大的關愛了。

  涵涵媽媽則告訴記者,在此之前根本不敢想象孩子的明天。“等我們老了他怎么辦?靠他一個人是很難立足的,是樂團給了我們希望:也許他們真的可以像職業樂手那樣靠演出掙錢養活自己呢?”

0% (0)
0% (10)

下一篇: 男孩被診斷自閉癥幾率是女孩四倍 上一篇: 自閉癥兒童的求學夢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六個自閉癥孩子組建室內樂團]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