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家庭訓練 > 瀏覽文章

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

2013/8/30 17:08:50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洛瓦斯寫的《發育障礙兒童教育》(1981)是采用行為分析法對孤獨癥兒童進行教育的主要參考書。應用行為分析法自從1993年以來在美國越來越廣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寫的《讓我聽你的聲音》書中,講了一個有兩個孤獨癥孩子家庭、矯治孩子的方法。他們看了羅瓦思1987寫的一篇文章后決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強化訓練項目。他們的結果顯得十分成功。因此現在美國很多家長和專家都在討論這個教法。
 
  洛瓦斯在1981年的書闡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訓練一般是在他三歲半前開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個小時的訓練。就是每星期5—7天的訓練,每天4—6個小時(都是一對一的)。這種時間安排不是絕對的,主要是要按照各個兒童的需要調整。一次訓練平均2—3個小時(包括休息)。每個項目(5分鐘左右)結束之后要休息1—2分鐘,每小時也讓兒童休息15分鐘,那時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錄像等活動。
 
  洛瓦斯這個方法是在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基礎上形成的。它利用操作評定法,這包括三個部分:
 
  1)給兒童要求或指令;
 
  2)兒童回答或反應;
 
  3)強化——如果兒童反應是對的,馬上給某種獎勵,如果反應不對,說“不好!”,教孩子的每個項目都有這三部分的型式。
 
  要注意的是一定從最基本的技能教起。使用的具體方式叫任務分析法和鎖鏈法,用來塑造好的行為。任務分析法和鎖鏈法是指把要教的任務或行為或技能分解成幾個很簡單的步驟。兒童學會最簡單的步驟后馬上給獎勵或表揚,然后才開始學第二個步驟。
 
  一個例子:教兒童區別物體,學會相配這個概念。先教相配兩個一模一樣的物體。老師把一個杯子放在兒童前面的桌子上。然后把另一個一模一樣的杯子給兒童,同時叫兒童,“相配”(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一起)。如果兒童反應正確,老師馬上強化(表揚或給一點小吃或擁抱)。如果用語言的提示不能使孩子明白(兒童無反應或反應不對),老師要在給語言提示的同時也給實踐提示(即手把手或做給他看),幫兒童完成,并立即給正性強化。老師多次再給口頭提示,并逐漸減少實踐提示,一直到兒童能幾次獨立(只有口頭提示)完成到這個時候,活動要更復雜一點,老師介紹另一個物體,比方說兩個勺子?,F在老師要求兒童相配物體時,桌子上有兩個不同的東西,使兒童開始學會區別的技能。方法是一樣的,用反復提示,減少提示和強化,一直到兒童能幾次獨立完成區別的任務。勺子、杯子要隨便出現,免得兒童只記住順序而沒掌握區別的技能。相配項目要教到兒童也可以區別物體的顏色、大小和形狀。
0% (0)
0% (10)

下一篇: 懲罰寶寶十個科學方法 上一篇: 孩子得了自閉癥家長該如何教育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孤獨癥早期家庭訓練指導方法]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