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市政協委員建議:應完善未成年自閉癥患者保障體系

2014/1/14 15:02:27 來源:搜狐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昨天上午,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舉行社會事業界別聯組協商會,有政協委員提出,目前昆明市未成年自閉癥患者約有1萬人,昆明開展自閉癥患者早期康復服務的機構僅3家,有些機構步履維艱,甚至出現發不出工資面臨倒閉的窘境。

  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應永生,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金志偉,市政府副市長楊皕出席該組會議。

  建自閉癥兒童早期康復訓練

  社保機制

  市政協委員、五華區社會保險事業局副局長李榮軍表示,由于社會認知度低,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缺失,自閉癥患者這個社會群體的生存狀況非常嚴峻。參照相關數據推算,目前昆明市未成年自閉癥患者約有1萬人。

  “對于一部分自閉癥兒童,如果他們在很小的時候接受了良好的早期康復訓練,就可以逐漸參加社會勞動,為國家建設作貢獻。一旦缺失早期康復訓練,這些孩子就不能去上學,被父母關在家里,甚至被送到精神病院。”李榮軍憂心忡忡地說。

  昆明開展自閉癥患者早期康復服務的機構僅3家,每家機構僅接收自閉癥兒童100名。受規模和師資限制,絕大多數的自閉癥患者無法享有早期康復訓練機會。加上一些康復機構因為投入成本過大、項目經費過低,導致這些機構步履維艱,甚至出現發不出工資面臨倒閉的窘境。

  自閉癥患者不僅是家庭問題,也是嚴重的社會問題。李榮軍建議:“昆明市要建立完善的自閉癥患者的早期診斷、康復訓練教育的社會保障服務機制和體系;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積極鼓勵和扶持社會民辦機構;加大監管力度,確保自閉癥患者康復訓練服務和教育工作規范有序。”

  發揮文物在建設旅游城市中作用

  目前,昆明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32個,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個。“這500多個文物保護單位,從時間上來看,早到史前時期的侏羅紀恐龍化石保護點,而后周秦漢唐至近現代都有,分布在各縣市區。但是這些文物知名度不高,即便是土生土長的昆明人都不怎么了解,更別說外地人來了解這些古老的文化。”市政協委員、昆明市博物館館長田建說。

  昆明很多文物不為人所知,重要的是宣傳力度不夠。田建認為:“如果像玉溪一樣重視聶耳宣傳,那么昆明的文化氛圍要遠比現在濃厚。”

  玉溪是聶耳祖居所在地,也就是籍貫所在地,聶耳也只是假期回去,停留時間也不長。而昆明是聶耳的出生地、成長地,他很長的時間在昆明,準確地說聶耳就是昆明人。但昆明市對聶耳的宣傳明顯不如玉溪。

  田建建議:“市政府根據文物的可利用性來編制昆明市文物利用規劃,要納入建設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總體規劃之中;同時要加大文物宣傳力度,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站、公交車站等重要公共場所以及政府機關、學校、賓館進行密集宣傳,力爭把影響大的重要文物做成品牌和國家級的會展活動。”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市政協委員建議:應完善未成年自閉癥患者保障體系]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