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9歲自閉癥孩子的陪讀上學路

2014/8/26 8:48:02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隨班就讀一年來

  他從坐不下來幾分鐘,到堅持上完

  從不會握筆,到寫出橫、豎、橫折

  從不敢接觸別人,到跟同學一起

  新學期開學,9歲的自閉癥男孩曉錚(化名)已經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了。

  雖然比起同齡人晚了一年,雖然還需要姥姥在旁陪讀,但是這對于曉錚而言,是他走出自閉空間關鍵的一步。在學校的一年,他能堅持上一節課了,人也變得開朗,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自制力也越來越強……這些變化,讓曉錚的姥姥激動不已。“這都是學校和老師沒有放棄的結果。”

  從2013年開始,鄭州市教育局出臺小學招生政策,要求各小學做好自閉癥兒童的隨班就讀工作。在政策支持下,各區也接收了個別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今后,還會有更多的自閉癥兒童進入到普通小學,融入正常的教育環境。

  1節美術課

  昨日下午2點半,預備鈴聲響起。中原區外國語小學二年級三班的教室,后排靠門窗的位置上,曉錚和姥姥坐得端正。

  這節是美術課,美術老師王中琴一邊沿著教室走,一邊發著課本。領到課本的孩子紛紛在書頁上寫下名字,曉錚也握起了筆,奮力在書本上一筆一畫畫著。

  僅從外表看,曉錚和其他孩子沒什么兩樣。綠底黑條紋的T恤,深藍色馬褲,剃著小平頭,一雙大眼睛明亮清澈,個頭還略微高些。不過,時間一久,曉錚就會顯露出不同。

  上課才5分鐘,曉錚開始扭動,口里嘟囔著:“我要尿尿,我要尿尿……”

  姥姥畢建榮把食指放在嘴上,做出一個噓的聲音。這個暗號,曉錚讀懂了,并且安靜下來。

  3點20分下課鈴響,曉錚完成第一節美術課,中途沒有出教室。

  9年的陪伴

  曉錚今年9歲,62歲的畢建榮陪了他9年。

  女婿去世,女兒工作忙,為了照顧外孫曉錚,畢建榮提前從洛陽拖拉機廠內退。

  2歲多時,曉錚開始陸續出現與別人不同的表現,例如說話支吾不清,走路喜歡走直線,雙手喜歡旋轉,時不時喜歡喊叫……3歲時,經專家確診為自閉癥。

  “剛聽到結果的時候,我和他媽媽根本不能接受,簡直就是晴天霹靂。自閉癥那么遙遠的事情,怎么就降臨到自己孩子身上?”畢建榮說,她也曾一度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如今9年下來,畢建榮已經習慣了曉錚的日程,風雨無阻。

  一大早起床,吃過早飯,背起書包跟曉錚一起去學校,幫忙把課本打開放在桌上。上完一節課,休息一會兒,又是一節課。周末,帶著曉錚去進行康復訓練。

  除了日陪夜伴,還有經濟上的巨大付出,“光給孩子做康復就花了十幾萬。每個月五六千塊,加一節課六七十塊錢,這種費用根本吃不消”。

  1個和61個

  從當班主任那天起,杜琳就留心曉錚的一舉一動。

  為了這個特殊的學生,杜琳查了關于自閉癥的許多資料,也經常向特教老師咨詢。

  特教老師告訴她,這種孩子特別率真,真誠地對待,他就能控制住躁動。遇見他躁動的時候,只需走到他身邊,輕輕噓一聲,讓他保持安靜就行了。

  一年級剛入學時,曉錚根本坐不住,不到10分鐘就要往外跑,還經常在課堂上尖叫拍桌子。

  遇到這種情況時,杜琳都會先調整自己:“我告訴自己要上好這堂課,不僅要對這一個孩子負責,還要對另外61個孩子負責。下課后再去跟曉錚姥姥溝通。”

  除了自己,杜琳也經常引導學生們把曉錚當正常的孩子看待。“我很感謝我們班的孩子們,他們都非常懂事,都非常配合我的教學。家長們也沒有抱怨的,反而都是同情幫助曉錚。”

  “也許有一天,他就可以像正常的學生一樣了。”杜琳微笑著說。

  百次千次地練習

  下課鈴一響,坐在前排的劉宏揚起身跑到曉錚身邊,一邊說話,一邊拉起了曉錚的手,“我們一起去上廁所,走。”

  “曉錚現在是學校的名人,學校老師,誰見了他都會親熱地喊一聲。”畢建榮說,她從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沒想到曉錚能上學,更沒想到能遇到這么好的學校、老師,還有同學。

  現在,每到放學,曉錚會和同學手拉手走出教室。要是在以前,他的圈子里只有家里的親人。

  中原區外國語小學教務處的鄭曉燕說,曉錚也想和別的孩子交流,他表達的方式就是拍別人一下,可是手勁很重。于是,我們就告訴他,想和同學交朋友,應該輕輕地拍,拍在他身上,告訴他應該這樣表達。如果是玩游戲,家長就需要在家里和曉錚先練習,告訴他應該這樣玩。這樣百次千次萬次,他或許才能學會。

  “我們的夢想是,有一天,通過心理專家的指導,通過學校、班主任、家長配合,姥姥能離他越來越遠。”鄭曉燕說,現在姥姥和曉錚是用一張桌子,過一段時間,嘗試可以多放一張桌子,再過一段時間,讓姥姥坐到門口,再往后,嘗試讓姥姥離開教室,曉錚獨自上課。

  “當時我真的激動得掉淚了”

  畢建榮說,現在上學是曉錚每天的大事,知道背著書包“上學去”,說明曉錚很喜歡現在的環境。“今年六一節加入少先隊,我陪著他去的。我從來沒有想到他能加入少先隊,能戴上紅領巾。當時我真的激動得掉淚了。”

  姥姥說,通過學習,曉錚認識了一些字,會做算術題。“就是不太會握筆。堅持了一年,他的手會用力了,橫、豎、橫折,這樣的筆畫都能寫出來。”

  現在,曉錚會動腦筋解決問題了。

  姥姥講了一個小故事。一次上課,杜老師講了一個小故事《烏鴉找水喝》,告訴同學們遇到問題要想辦法解決。曉錚聽得特別認真?;氐郊?,曉錚想喝水。茶幾上的水壺,是按壓式的,平時他按壓水壺,就可以出水。這次,姥姥忘記往水壺里加水。曉錚試了幾次,怎么都不出水。姥姥發現,曉錚歪著頭想了一會兒,把水壺的蓋子擰下來,往杯子里倒水喝。

  “在我們看來,這是一件多么簡單的事情??墒菍藻P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姥姥很欣慰,迫不及待地把這件事告訴給剛下班的女兒,“讓自閉癥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對他們的改變和影響太大了。”

  一節課

  的筆畫

  手拉手玩鬧……

  一個陪讀守則

  2013年,市教育局出臺小學招生政策時,明確提出要接收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市內各區也接收了一些自閉癥兒童入學。然而,在一年的時間里,有的孩子因為沒有人陪讀,最終無法在學校正常學習,選擇了退學。

  畢建榮經常參加自閉癥兒童的家長會。

  “這是一個家長群體,孩子都是自閉癥。”畢建榮說,有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小學,校方希望能有一個家長陪讀,但有的家長沒有時間而放棄了。

  在給中原區外國語小學的老師講課時,一位心理專家說,家長陪讀對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非常有必要,孩子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

  “專家制定了一個陪讀守則。”畢建榮說,希望這能夠給更多自閉癥孩子的家長一些啟示。

  1.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著急、不發火、不動手。

  2.與孩子保持適當距離(伸手就能夠到或眼睛看得到的安全范圍內),如:排隊時,課上不讀不寫時,小伙伴同他玩耍時等。

  3.課上不說與課無關的話,若必須回應,語言要盡可能的簡單明了,切忌講道理。

  4.當孩子有不適當行為時及時給予制止。如:離開座位,站起來,倚靠在姥姥身上,鉆姥姥懷里,摸姥姥耳朵等。

  5.學會放手,孩子有能力獨立完成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做。如:課前準備,翻書,倒水,喝水,與同伴上廁所等。

  6.當下課鈴兒響起而老師還沒有下課時,若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應及時離開教室緩解情緒。

  7.若這節課,孩子真的不喜歡或情緒很不穩定,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可以做他喜歡做的事。

  8.學習使用肢體語言。如:點頭,搖頭,生氣,不說話,夸獎等。

  9.多運用肯定鼓勵性的語言,少說批評指責性的語言。

  畢建榮提醒說,一旦決定做就要堅持到底,切勿半途而廢,以后更難改變!

  一張《學習記錄表》

  平時,老師不給曉錚布置課后作業。一張學習記錄表是為曉錚專門設置的。

  《學習記錄表》里,設定了學習內容:

  1.增加運動量(跑步、爬樓梯、蹦床、蹲起等),定時或定量。

  2.涂鴉;涂色(由大到?。?;點連線(兩點、三點、四點),仿畫○、△、□。

  3.小游戲《下雪了》:材料有廢舊報紙、紙張等。

  選取一張廢舊報紙,讓孩子用雙手把報紙揉成團,然后再把報紙展開(可反復多做幾次),把展開后的報紙撕得越碎越好,聚成堆兒,雙手捧著碎紙屑或用嘴去吹,或雙手舉高拋向空中,或往對方身上撒并加上語言“下雪啦”(可反復多次),最后可以要求把碎紙屑都撿起來扔到垃圾簍或學習用掃帚來把碎紙屑收拾到垃圾簍里。

  4.做課前準備。聽指令翻書(頁碼);學習使用橡皮。

  5.把認識的、學過的字、詞制作成卡片(詞的下面也可注上解釋)來鞏固。

  6.每天睡前讓孩子自己指讀故事5~10分鐘。

  其中,第1、2、4、6這4項是每天必須要練習的。家長還要寫學習記錄,并簽字。這就是曉錚的作業。

  ■借鑒

  在普通學校推廣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指在普通學校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教育環境里教育所有兒童。

  香港 融合教育自1968年起步,并以法律法規推行實施。2000年后,香港開始系統全面地推行融合教育。每個學校都有補救班,班上有七八個孩子和兩個特教老師,這些孩子某個時間段一定要到正常班級上課,某個時間段需要個別化補救的話,就要到特別班去上課。平時則和其他孩子完全融合在一起。

  臺灣 自閉癥兒童如果安置在普通班里,這些普通班一般附設有少數支援服務、咨詢服務,附設資源教室和巡回輔導員。

  杭州 以資源教室為抓手提升特教質量,不斷健全特殊兒童的教育安置方式,讓特殊孩子在融合與無障礙的氛圍中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這些都成功借鑒了臺灣地區的經驗。

  美國 最先發現自閉癥的國家。學校若接受殘障兒童,政府就會給予資金援助;學校若拒絕,政府則會給學校以嚴厲處罰。對于一般美國教師而言,如果班上來了自閉癥的學生,老師可以進修大學的培訓班,或者由大學派人指導班主任的工作,這也使得老師們對教育自閉癥兒童有了更多的信心。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9歲自閉癥孩子的陪讀上學路]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