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對自閉癥的認知正在不斷完善,關于其病因和治療手段也在摸索中,但對于其認識,人們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區。
自閉癥,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等反應為特征的發育障礙疾病。數據顯示,美國每50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自閉癥兒童,而我國每100人中就有一個自閉癥患者,也就是表明我國至少有1300萬自閉癥患者。
2018年,全世界自閉癥患者已達6700萬,尤其發病率在全球呈急劇上升趨勢。我國的自閉癥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升高,有估計稱,中國內地自閉癥患兒已約有200萬,且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診斷發現和有孤獨癥傾向的則可能更多。
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有自閉傾向是一件丟人的事,其實這都是對自閉癥的偏見和粗淺的認識。北京兒童醫院神經科主任張紀水表示,醫學上對自閉癥的認知正在不斷完善,關于其病因和治療手段也在摸索中,但對于其認識,人們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區。
誤區1:自閉癥是心理疾病
自閉癥又叫孤獨癥,以社會交往障礙、言語交流障礙、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等為主要特征。由于患兒這些表現,很多人容易把它等同于心理疾病,認為孩子得病是受到某種外界刺激或與家庭教養環境有關。這種想法給很多患兒家長增加了心理負擔。
通過多年對比分析自閉癥患兒、腦癱患兒和正常孩子,專家發現,總體上自閉癥患兒呈現了腦認知功能癱瘓的特點,因此提出“自閉癥是一種腦認知功能癱瘓”這一觀點。
誤區2:得了自閉癥很丟人
專家表示,自閉癥患兒確診后可以到殘聯辦一張殘疾人證(精神殘疾),去指定康復機構做康復治療時可享受國家補助。然而,很多家長拒絕給孩子辦殘疾證,覺得很丟人,甚至不愿意告訴親戚朋友孩子患病的事實。
其實這樣不僅不是保護孩子,反而可能因為錯過最佳的干預時機而影響孩子一生。就像前面所說,自閉癥不是心理疾病,它就像先心病一樣是一種發育性疾病,只有正確認識、客觀對待,才是給孩子最好的選擇。
誤區3:自閉癥患兒都是“天才”
人們愿意相信生病的孩子都是“折翼天使”,在某方面有自己的特長。實際上,只有極少數的自閉癥患兒在繪畫、音樂、記憶、心算等方面表現出特長。
在專家的接診記憶中,有“特長”的自閉癥患兒僅有幾十例。張紀水介紹,自閉癥譜系中包括典型自閉癥、不典型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阿斯伯格綜合征和瓦解性精神病等類型,高功能自閉癥和阿斯伯格綜合征的患兒在某一方面表現出特長的概率會比較高,然而這部分患兒只占很少比例。
誤區4:自閉癥可以治愈
關于自閉癥的治療,很多家長都不斷的在打聽“靈丹妙藥”。實際情況卻是,自閉癥是無法完全治愈的疾病。
專家說,一般是癥狀較輕的患兒家長會有這種想法,看到孩子有好轉,就認為能完全治愈?!澳壳?,部分輕癥自閉癥患兒通過規范、持續的個體化康復治療,也只是可以實現‘臨床治愈’,即能基本實現生活自理和有基本的社交?!敝匕Y患兒家長往往進入另一個極端,放棄治療或者盲目治療,錯過最佳干預時機或走了很多彎路。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