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技能培養 > 瀏覽文章

孩子能力知多少?── 談自閉兒之能力衡鑒一

2004/8/24 22:05:32 來源: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孩子能力知多少?── 談自閉兒之能力衡鑒
主講人:黃啟泰(臺大兒心治療師)
主持人:劉瓊瑛(前臺大兒心治療師)
記錄整理:蔡心湄 講說內容:
「衡鑒」一詞含有矯治和評估的雙重意味,唯有對孩子各項發展層面之能力詳加評估,掌握其學習特征后,才能發現問題癥結所在,并謀求適當矯治策略介入學習過程,將其能力偏差導正至正常的發展,以收針砭之效。今天我擬從認知發展、溝通表達及人際互動三層面,就教于各位家長,與大家談談自閉兒的能力衡鑒。
一、認知發展
在工作上,我習慣采「訊息處理模式」觀點來評估孩子的認知能力?!赣嵪⑻幚砟J健箤⑷说膶W習過程看成是計算機一樣,經過「數據輸入→偵測→登錄→轉換→結果輸出」的過程,由于設計原理不同,有些計算機擅長處理文字型數據,有些專為讀取圖像型數據設計,有些甚至可以接受聲音數據的輸入,處理模式和輸出結果間自然也會產生很大的差別。
1. 知覺特征──自閉癥兒童在偵測、登錄外界刺激的過程中,與一般孩童最大的差異,在于其知覺方式(特別指聽覺和視覺系統)過猶不及的現象,導致認知上的缺損,而形成一些偏離常態、自閉的學習特征。自臨床經驗歸納,我認為可以粗淺地區分為聽偏型和視偏型兩類孩子。
聽偏型的孩子,在訊息處理過程中可能較依賴聽覺系統,因此對聽覺刺激較敏感,會花費更多的注意力,并且不自覺地忽略視覺刺激或無法有效地處理,導致視而不見的學習偏差。視偏型的孩子,則可能多依賴視覺系統來處理外界刺激,所以對具體的視覺訊息會更注意,而對于轉瞬間即逝、沒有形體的聽覺刺激,可能較難與他人形成交集,因此顯得充耳不聞。
不管是任一方面過猶不及的學習偏倚,若未接受適宜的矯治,都將造成自閉癥孩子我行我素行為持續的原因。若能事先對孩子的視、聽覺系統詳細評估,掌握其訊息處理的特質及認知上的缺損,將有助于我們了解其學習困難所在,并在訓練上謀求補救措施。因此,矯治的原則便是:促進正常的發展,以其所長彌補不足。
以模仿動作為例,聽偏型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過度依賴教學者的聽覺提示,一旦聽覺提示褪去、在全然依靠視覺提示的條件下,如果他沒有適時地改變注意力策略或無法有效地處理視覺刺激,就可能產生「心沒有在」視而不見的情形;視偏型的孩子在全然依靠聽覺提示的條件下,則可能因為不了解教學者的指示或根本對聲音無動于衷,而表現得心不在焉。在補救措施方面,我們便可以運用對孩子的知覺特征的了解,在學習過程中操弄視、聽覺的提示,加強不足部份的訓練,以優點來彌補缺陷。
例如,對于視覺理解力較佳的孩子,以食物、動作、圖片等他熟悉的媒介引導學習的較快,也較容易進入狀況,但是為了避免在只有聽覺提示的條件下充耳不聞的學習偏差,同時也要配合其能力水準,漸進引入聽覺提示,提升其不足的能力,才能導正知覺系統間過猶不及的情形。而對于聽覺理解能力好、眼睛不看人的孩子,則要慢慢減少聲音的提示,訓練他們注意圖片、手勢、文字等視覺上的協助,簡而言之,矯治的目標及協助孩子以正確的方式來聽、看,促進視、聽的正常的發展。
2.順序概念──指孩子對活動順序或連續動作串連的方式。有孩子會運用整體的策略去組織、連貫相關的細節,例如:去過一次麥當勞后,他很快就能對快餐店的用餐流程~排隊→點餐→找座位→收拾餐盤‥‥‥等連續動作形成一個類似腳本的整體印象,下次到相似的地方用餐時,這個腳本就可以協助他快點進入狀況。而有些孩子在認知上卻有因難形成這種有效率的腳本,他們對于活動或動作間的串連上是要經由一對一的制約歷程建立,例如許多孩子在適應環境之初經常分不清活動的開始和結束,他認定從前門進來是上課,從后門出去是回家,哪一天改變進門的順序,也許他就要感到混淆了;或有些孩子認定到幼兒園上課就是要帶水壺,如果拒絕他或以別種飲料代替,他就認為不是去上學。而此種按部就班連串事情的自動化能力,會直接影響他們日后適應上自我安排和計劃生活的能力。即使是那些能夠從整體策略對步聚順序加以把握的孩子,往往也容易因為自閉癥單一化的特質使其認定的順序關連成為一組固定不變的制約關系,變成一套僵化的腳本,導致細節上稍微更動,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花費太多能量在維持原來的腳本,卻不懂得作局部的調整,是他們在適應上常常因為動作串連因難導致混亂的原因。
3.抽象概念──學齡前兒童的抽象概念能力,簡單地說就是運用心理圖像(mental image)去重現不在當下事物的能力,包括使用圖片動作、繪畫、語言或文字等媒介來表達具體事物的能力,可說是人類智能發展最重要的轉折點。如依照訓練進階安排,可以粗略地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1)實物與實物分類,知道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2)圖片與實物配對,了解圖片中的物品可以代表實際的東西。(3)可以根據物品指定的特征(如:顏色、形狀或大小等)單獨進行歸類。(4)聽辨練習,聽從指示自二或三種物品中選出正確的項目,能夠理解聲音之所指的語意關連。(5)物品與物品用途配對。(6)依據交通工具、水果、動物等抽象概念對不同的物品歸類。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孩子能力知多少?── 談自閉兒之能力衡鑒一]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