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9從生活點滴中開始學習
從生活點滴中開始學習
文/曾意清
在智能障礙兒童的課程設計中,特別強調提供學生「弁鄔吽v的學習,也就是把握其學習興趣和能力,編制生活中最有價值,應用最廣的材料來讓學生學習,孩子的學習應該以生活經驗為起點,也以獨立生活為最終的目標。
居家生活能力的訓練過程,其實也就是引導孩子學習生活的過程,嘗試將認知的內容融入居家生活能力訓練中,不但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還可以教導他們釵h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概念。
一、 分類的概念
孩子玩玩具固然是一種學習,收拾玩具也可以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我們可以在玩具的箱子或盒子貼上照片或文字,把散落各地的玩具堆成一座小山,再讓孩子依照標示來玩「送玩具回家」的游戲,這不但是很好的分類活動,也可以培養收拾的好習慣。
家長應提供機會讓孩子協助收下曬干的衣服,練習折衣服,然后請他把自己的衣服挑出來,收到固定的衣柜中。在孩子衣柜的門上,可依照睡衣、內衣、襪子、褲子…等,分別標示清楚,外出服則可用衣架掛起來。如此,等迭好了衣服,孩子就可以自己把衣物放到定位,等他們長大一點,需要自己準備衣物洗澡時,也能學會依照衣柜的標示來挑選要穿著的衣物。
二、 配對的概念
從曬衣架收下來成堆的襪子,是最適合用來教導配對(pairing)概念的教具。教導孩子找出相同花色或大小的襪子,一雙雙的卷起來,不但可以加強視覺辨別的能力,也可以訓練手部動作的靈巧度。
購買成套的衣服和褲子可用來讓孩子練習配對衣物。此外,抓住適當時機教導孩子搭配衣服的技巧,也可以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穿著的美感。我常會要孩子找出「好朋友」顏色的衣服,也就是類似的色系,再讓他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當孩子搭配得很出色時,別忘了大加贊賞一下他們的好眼光,孩子才會持續勇于嘗試。
三、 對應的概念
讓孩子參與用屨e的準備工作,例如:穢魊具、盛飯、準備懂?K等活動,是訓練孩子對應概念的最佳時機。請孩子數一數有幾個人用嚏H該準備幾張椅子?幾個碗?幾雙筷子或幾根湯匙?然后對應每個人的座位,礎n各種嬤耤C如果想讓孩子分辨得更清楚一些,可以為每個人準備一個戴啀峇j擠L,他們就可以把嬤膋漲鼽m放得更準確。
有客人到家里拜訪時,也可以請孩子依照人數來準備杯子倒飲料,或準備適當份數的點心、水果叉子來招待客人。孩子如果懂得依照人數來準備招待客人的物品,分給每個人一份點心和嬤耤A他就已經具有對應的概念了。
四、 位置的概念
教導特殊孩子位置的概念,例如: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其實并不容易,因為物品的位置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孩子必須能夠從不斷變動的人我位置關系來學習正確的概念,而不只是把名稱和零碎的印象記憶下來。練習生活自理能力和做家事時,就有釵h這樣的好機會,讓孩子具體的從生活中厘清概念。
例如:一邊洗手,一邊就可以告訴孩子:「洗左手、洗右手」;擦桌子時,可以指導孩子:「擦上面、擦下面、擦里面、擦外面…」;練習刷牙洗臉時,也可以配合圖片的提示,指導孩子變換上下左右刷洗的位置;練習折衣服襪子時,可以提醒孩子辨別衣服、襪子的正面和反面。
總之,教導特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無太多快捷方式,就是記得「隨時教,隨地教,每事教」三句箴言而已。
智能障礙的孩子因為學習能力有限,費時費力的學習對孩子來說,只是個沉重的負擔,我們不應徒然浪費孩子的時間在不實用的知識和強調記憶的內容,唯有能應用到生活中的概念和技能,才是孩子真正帶得走的能力。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