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兒童多動癥八成漏診

2005/12/8 10:17:58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明明上小學三年級了,天天挨老師的批評,因為他在課堂上總是不停地搗亂,做作業拖拖拉拉,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明明的父母為孩子操碎了心。前不久,在一個朋友的提醒下,父母帶小明去精神科檢查,發現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多動癥)”在作祟。據了解,像明明這樣的孩子,我國學齡兒童中有4%-5%,估計有1400萬-1900萬名患兒,但遺憾的是,由于對這種病的認識不清,患兒的就醫率非常低,有八成的患兒漏診。

    多動癥與家教有一定關系

    據大連市兒童醫院兒??聘哞F英主任介紹,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愛動、愛玩是活潑、調皮的表現,即使讓人煩,也是個性問題,很少有人往疾病的方面想。
    多動癥是一種發育性的神經精神疾病,很多兒童一出生就伴隨這個病,有的到了3、4歲出現,表現為注意力難以集中、多動、沖動和學習困難。多動癥是一種疾病,而不是簡單的“毛病”。它可能與遺傳、母親懷孕時飲酒或抽煙、感染、接觸有毒物質、腦外傷等有關,需要強調的是,多動癥與父母的養育方式有一定的關系。

    多動癥并不都“愛動”
    并不是所有活潑愛動的孩子都是多動癥。高鐵英主任說,如果覺得孩子跟別的同齡人明顯不同,要觀察3點:首先,患病的孩子沖動、多動會發生在所有場合,而不是“人來瘋”或有外人在的時候文靜、回到家就鬧;其次,要看其嚴重性,多動癥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人際交往;再次,那些癥狀會持續較長時間,至少3個月。
    多動癥的發病率,男孩是女孩的3-4倍。而女孩癥狀特點與男孩不同,多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而較少表現為多動和沖動,這類患兒易漏診,又叫“不動的多動癥”。

    影響是終身的
    很多人覺得,多動癥是兒童的病,長大后自然就好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高鐵英主任說,多動癥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80%的多動癥兒童會延續到青少年至30歲之間,65%的人會持續到成年。到了青少年階段,多動癥的癥狀形式會發生改變,多動明顯減輕,而注意力不集中和沖動問題仍存在,而且抑郁癥狀更常見,患者的自尊心差、缺乏自信,很難完成學業;影響職業和婚姻。
    兒童多動癥必須進行治療干預。目前提倡綜合治療,即父母教育、學校調節、藥物治療、心理社會行為治療及個體心理治療5方面相結合。對藥物治療,很多家長有顧慮。高鐵英主任介紹,傳統的藥物需要一天吃幾次,很容易漏服?,F在,臨床上有了長效型藥物,每天早上吃1次,就能很好地緩解癥狀,且長期服用沒有明顯副作用。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兒童多動癥八成漏診]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