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患孤獨癥愁煞媽媽
一周四次上康寧醫院擔心孩子哪里上學
本報記者張玲報道每周有四個下午,陳秀(化名)和4歲半的兒子小暉(化名)都會準時出現在康寧醫院。小暉不知道,他的媽媽正在傾注全部的身心,把他從孤獨自閉的自我世界中“拉”出來。再過一年半,小暉就到上小學的年齡了,孩子能否到正常學校就讀,陳秀心里沒有一點底。
小暉給記者一個擁抱
3歲以前,小暉是由保姆帶的。陳秀和丈夫一直都很忙,所以并沒有發現孩子有什么特別之處。后來發現兒子似乎有“多動癥”,注意力不夠集中,與家人的交流存在障礙,孩子甚至不愿意與人對視,尤其是與陌生人。直到今年9月,小暉在兒童醫院被確診為輕度孤獨癥,陳秀就慌了,她干脆把會計工作辭掉,專心在家里帶小暉。
昨天下午,記者站在一邊靜靜地觀察小暉的訓練。在吊床上,他的“工作”是把藍色的積木一個個插到原來的凹框里。小暉幾次想爬起來,媽媽和老師就在旁鼓勵他把積木插完,再獎勵他一塊水果。任務完成,小暉發現了媽媽身邊多了一個不認識的大姐姐(就是記者)。小暉定定地看著記者,在媽媽的提示下說:“姐姐(停頓幾秒后),好?!?BR> 這個孩子真可愛,記者張開了雙臂。媽媽鼓勵他說:跟姐姐擁抱一下。小暉猶豫了一會兒,把擁抱給了第一次見面的記者姐姐。對一個孤獨癥的孩子來說,這個進步讓人喜悅。
孩子以后哪里上學
最讓陳秀擔心的是,因為孤獨癥,在幼兒園受到同齡小伙伴疏遠的小暉,回到家常自言自語,反復說著“不跟你玩。不理你。笨蛋?!边@樣的話。小伙伴們對小暉無意中說出來的話在他的心里到底埋下了怎樣的陰影,陳秀不得而知。再過一兩年,小暉該上學了。陳秀特意為這個事情打電話到深圳晚報的民生熱線,表達了她迫切的心情。深圳市元平特殊學??梢越邮丈钲趹艏膶W齡期孤獨癥患者,但是陳秀一直堅持這樣的想法,小暉只是輕度孤獨癥,她希望孩子在普通的學校受教育,可是這樣的學校并不好找。不久前,她從另一個同是孤獨癥患兒的母親那里聽說的事情更讓她感到茫然。
陳秀說,她認識一位母親,有一個7歲的孤獨癥患兒。平時陳秀看到這個孩子也覺得和一般的孩子沒什么兩樣,后來孩子母親告訴她,因為孩子在一所小學跟不上教學進度,讀到二年級的時候,學校就要求孩子退學了。
她憂心忡忡地問記者,像小暉這樣輕度孤獨癥的孩子,是否有普通的學校愿意接收呢?盡管茫然,但陳秀不愿放棄,她和孩子的爸爸一直在努力把孩子從孤獨的世界里拉出來。聽說海豚對孤獨癥患兒的康復有幫助,明年夏天,她還計劃把孩子送到海洋世界,讓孩子與海豚親密接觸。
相關鏈接
如果孩子出現下列癥狀,請及時帶他進行檢查:
1.一歲時仍未開始咿呀學語。
2.一歲時仍不會做手勢,如招手、抓握、指點等。
3.16個月時還不會說單詞。
4.兩歲時不會主動說兩個字的短語(跟著別人重復不算)。
5.在任何年齡段出現語言及社交能力喪失的情況。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