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我不是怪小孩 自閉癥兒童渴望更多關愛

2006/6/2 11:10:28 來源: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對孩子們來說這本來應該是一個非??鞓返墓澣?。但是,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沉浸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里,體會不到節日的快樂,人們也無從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記者昨天走進寧波江東劉氏兒童培訓學校,所聞所見也真正了解到患有自閉癥(也稱孤獨癥)孩子們的不幸。

  教師正在帶領自閉癥患兒做游戲。

  “第一眼看上去,他們與別的孩子沒有太大不同。有的孩子還長得非常漂亮。但你仔細觀察就能看出來,這些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眼神飄忽不定,很難和你交流。他們可能會重復拍手、搖擺等幾種動作,但當日常生活中出現變化時,他們會強烈抵制,總與你對著干?!痹谶@家培訓機構里,記者順著北大心理學博士陳紹建手指的方向,看到幾名孩子正在獨自玩耍著,他們的臉上難得見到正常兒童常有的歡笑。這樣的孩子,在這家機構有30多人。

  無法交流自殘手臂
  一名長得非常清秀的小男孩,今年已經8歲,早就應該去上小學了。然而,他最大的困難就是不會說話,不能與人交流,聽讀說寫能力低下。記者看到,他在一位年輕女教師的指導下非常認真地畫著三角形。女教師告訴記者:“剛來時,他一句話也不會說,現在能說上簡單的幾句了?!?/P>

  小男孩的手臂上有幾處明顯的傷痕,陳博士說:“患自閉癥的孩子往往容易自殘。這位男孩的傷痕都是自己咬出來的。他心里不高興,無法與別人交流,無法發泄,就拿自己出氣?!?/P>

  患兒家長心力交瘁

  8歲的男孩小虎在這家機構培訓已經有3年時間。傅女士說起自己的兒子小虎時眼神充滿愛憐。1998年10月,小虎的降生給這個家帶來了無限的歡樂,他11個月時就能走路,15個月能看著電視上的運動員喊“加油!”然而,孩子在兩周歲以后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后來干脆不再理父母,不再與別的孩子一起玩耍了。

  父母送他去上幼兒園,他就整天在教室內外亂竄,大小便拉在褲子里,加上三天兩頭生病,無法正常學習,被幼兒園勸退。

  此后的幾年里,傅女士帶著兒子去北京、上海等地尋訪名醫,希望能有所改變。2001年,她還送兒子去杭州一家培訓機構進行糾正訓練。每周一送到杭州,周五接回家。搞得家人心力交瘁,但收效不大。2003年又轉到現在這家機構。

  傅女士說,現在孩子的大部分能力已相當于6歲孩子的水平,但有些方面還是不行。想讓兒子融入到正常的孩子中,接受正常的小學教學,還是非常困難。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將來生活能自理、自立。

  及時治療成為關鍵

  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80多萬14歲以下的“自閉癥”兒童,而未被發現和有自閉癥傾向的兒童人數可能更多。

  據陳博士介紹,兒童自閉癥多發在兩三歲,許多家長此時會認為是孩子說話晚,性格沉默等,但這個時期恰恰是孤獨癥兒童最好的康復期,也恰恰容易被家長錯過。一般來說,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就可診斷為兒童孤獨癥語言發育障礙;對人普遍缺乏情感反應、交往障礙;刻板、重復儀式性的行為?;甲蚤]癥是很難痊愈的,需終身康復,孩子年齡越小訓練效果越好。

  自閉患兒渴望關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家長們不愿面對這個現實。不少家長認為,自己有這樣的孩子很沒面子,因此不愿意讓外界知道,不愿意主動去尋求幫助。

  目前這些孩子的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少家長曾嘗試著將到了學齡的孩子送去讀書,但很快就因沒法接受正常的教學,而被學校勸退。有的家長也想過把孩子送到像海曙區達敏學校這樣的特教機構接受教學,但最后還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智力不至于這樣低而未成行。

  家庭與社會之間,這道高高的門檻,誰能幫助這些自閉癥患兒跨越?他們及家人需要社會更多的理解和關愛。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我不是怪小孩 自閉癥兒童渴望更多關愛]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