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多動癥離問題少年遠嗎

2006/7/20 8:40:37 來源:家庭醫生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他們的身體像裝了馬達,總是動來動去,怎么也坐不住,是父母眼中的“調皮搗蛋鬼”;

  他們智力不低,可上課卻總是“走神”,學習成績差,是老師眼中的“聰明笨孩子”;

  他們難于相處,與同學吵嘴、打架是“家常便飯”,是同學眼中的“惹是生非者”;

  他們常常被父母痛打、謾罵,被老師教訓、批評,被同學嘲笑、排斥。

  可這一切,都不是他們的錯,不是他們“存心故意”。這一切,只是由于他們患了“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癥)”。

  據專家介紹,學習差并不是多動癥帶來的唯一后果。多動癥更嚴重的后果是導致問題少年的產生。

  但是,如果我們給予多動癥患兒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愛,多一些支持,他們便能健康成長,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多動癥離問題少年遠嗎

  不愛動的多動癥女孩

  “我的孩子患了多動癥,怎么可能?”當10歲的婷婷被醫生診斷為“多動癥”時,婷婷媽媽的反應很強烈,她怎么也想不通:文靜、顯得有些羞怯的女兒,會和“多動癥”聯系在一起。

  的確,婷婷與人們印象中的那種“到哪兒都動個不?!钡亩鄤影Y患兒大相徑庭,她總是安安靜靜,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上課老愛看窗外,整天在做白日夢,或是獨自玩弄筆盒、鉛筆、橡皮檫。每當課堂上被老師提問時,她竟連問什么問題都不知道,參加集體活動時也常常走神。

  做作業拖拖拉拉,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同學們一小時能夠鐾甑淖饕擔?~4小時也完成不了。此外,丟三落四,把書本、鉛筆、文具盒等學習用品或生活用品丟失在家里或忘在學校里,也是常有的事。

  由于這些“少根筋”似的表現,以及由此造成的學習成績差,讓婷婷沒少被媽媽罵,沒少被老師批評。

  久而久之,婷婷感到處處不如別人,甚至自認為是個“笨小孩”(事實上智力完全正常)。她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心情很郁悶。

  許多人也許會想不通:不愛動,怎么也會是多動癥?

  “多動癥實際上是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有三大核心癥狀,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專心)、多動及沖動?!?a href="/2009/12/21756.html" class="innerlink">鄒小兵(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教授)說,“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為主,有的以多動、沖動為主,更多的則是三者并存?!?/P>

  有調查顯示,約10%~15%的多動癥兒童沒有明顯的多動表現,而以注意力不集中為最突出的表現。像婷婷即是如此。杜亞松(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兒童行為研究室教授)告訴記者,患多動癥的女孩,一般多動程度相對男患兒要輕,多表現為小動作的增多。

  如果說像婷婷這樣“不愛動”的多動癥患兒,容易被家長及老師所忽視,這還可以理解。但事實是,即便那些“一刻都停不下來”的孩子,家長們往往也只是認為孩子“不聽話、調皮”。

  像廣州一位做小生意的檔主的兒子,從小學開始就非?!罢{皮”,在教室里根本靜不下心來,上課就像頂著大石頭,屁股有蟲爬,課聽不進去。還特容易和同學發生爭吵,甚至打架,同學們都不愛與他交往。在家里做作業沒寫兩個字,就開始玩鉛筆,或去喝水,或上廁所,摸上個把鐘頭,功課還是沒做完。如此下來,成績相當差。

  家長管教這孩子的手段只有“拳頭加棍棒”,可這根本無濟于事,孩子甚至與父母“反目成仇”,不論家長說什么,他都對著干。情況愈演愈烈,他在學校打架的次數、程度逐步升級,還常常逃課不上學,偷家里的錢出去玩,最后只能退學回家。家長擔心自己出去做生意時,孩子跑到外面鬧事,就用腳鐐把孩子銬在家中。結果,孩子打電話報警。后來,這位“被兒子打電話報警抓起來的老子”,帶著孩子來到鄒小兵教授處求診,才發現孩子原來患有多動癥。

  有調查表明,在我國學齡兒童中,多動癥患病率為4.31%~5.83%。鄒小兵教授認為該數據可能稍偏高,應當在2%左右。如按此比例計算,全國學齡兒童患病人數也達700萬。而現實情況則是,診斷為多動癥的孩子只是少數,漏診率相當高。

  【鏈接】:對多動癥病因的誤解

  多動癥的發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據杜亞松教授介紹,與遺傳因素、大腦發育延遲以及體內某些神經遞質減少或增多有關。此外,社會因素(包括家庭氣氛緊張、父母不和)也起到誘發作用。

  有些因素,以往被人認為是多動癥的原因,但最終被證實并無關系,如鉛中毒。杜亞松教授說,國外通過研究證實,鉛和其他重金屬一樣,輕度中毒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嚴重中毒可以引起腦病,但是鉛與多動癥無明顯的因果關系。

  另外,曾有研究認為,微量元素缺乏、孕婦懷孕期間吸煙喝酒以及食品添加劑等與多動癥有關,最終都被證實不是造成多動癥的原因。

  好動與多動,??漆t生才分得清

  活潑好動是每一個孩子不可扼殺的天性,可是正常好動與多動癥的多動之間,存在哪些區別呢?

  據鄒小兵教授介紹:曾經有一段時間,“多動癥”診斷泛濫,有些地方超過20%的兒童被戴上了“多動癥”的帽子。有不少在其他醫院被診斷為“多動癥”的孩子,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就診后,被確認為只是正常好動。

  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杜亞松教授認為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家長及老師。一般醫生在診斷“多動癥”時,會問家長、老師有關孩子的平時表現,以作為診斷的依據。然而,這些都得根據家長或老師的主觀判斷,例如“孩子是否經常上課時做小動作”、“是否經常犯粗心大意的錯誤”、“是否經常說話過多”……但究竟怎樣才算是“經?!蹦??

  “一個喜歡安靜的家長或老師常常會夸大兒童的活動量,把一個比較活潑的兒童看做是多動癥兒童。一個喜歡活動的家長或老師,對活動過多的兒童不一定認為是問題?!倍艁喫山淌谡f。

  另一方面的原因則在于一些醫生,這些醫生往往不是兒童精神心理??漆t生。但一般普通的兒科醫生要做出“多動癥”的診斷是很困難的。

  而且在臨床工作中,有些醫生在門診一天要看幾十個病號,因而跟孩子及家長常常只有幾分鐘的交流,再對照多動癥的一些簡單標準,符合了便匆忙做出診斷。然而,有的多動癥的孩子在診室里,開始會很拘謹,醫生一看:“這小孩子挺乖、挺聽話的,怎么會是多動癥呢?”事實上假如換一個環境,患兒便會“原形畢露”。另一種情況則是,醫生一聽家長“投訴”說小孩子調皮得不得了,干什么都不專心,并未深入地進行專業評估,便草草給孩子做出“多動癥”的診斷。

  “其實,診斷多動癥并非那么容易?!倍艁喫山淌谡f。多動癥的診斷,需由??漆t生通過和父母、老師、兒童的訪談,做相關注意力測驗、量表,仔細評估才行。

  “實際上,目前制訂的多動癥診斷標準還是相當嚴格的。但問題在于,一些醫生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卻不夠嚴謹。要診斷多動癥,醫生最起碼得認認真真看半個小時?!编u小兵教授告訴記者。而且往往第一次就診下不了診斷,還得來第二次,需要綜合考慮家長、學校等各方面對孩子的評價,以及所做的相關的檢測結果。

  【鏈接】:多動兒,看電視玩游戲也靜不下來?

  “我孩子看電視、打游戲很專心,怎么可能注意力有問題?”這是許多家長在孩子被診斷為“多動癥”后會問的一個問題。

  在許多媒體的宣傳中,曾提到“多動”與“好動”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僅僅是“好動”的孩子,在讀書、上課時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但在看電視、打游戲的時候,他會很專心。而多動癥的患兒即便看電視或打游戲,也不能集中注意力。

  “多動癥患兒在看電視、打游戲時一樣可以是‘很專心’的?!睂Υ苏f法,鄒小兵教授給予了否認。電視、電腦游戲靠的是聲光刺激、即時反應,需要的注意力很短。另一方面,多動癥孩子其實并不專心,像看電視,他會不斷地轉臺,坐在電視前幾十分鐘,也說不出看了什么完整的內容。打電子游戲,特別是格斗游戲,主角總是不斷變換。

  多動癥,后果不僅是學習差

  多動癥,簡單來說,就是由于大腦神經通道出了問題,導致患兒特別容易有分心(注意力缺陷)、沖動和多動的行為。孩子絕不是由于缺乏管教,或天生的劣根性,而是由于他缺乏自控力,使他出現種種“劣行”。

  對多動癥患兒來說,專心是件很困難的事。他的注意力不是沒有,而是發展比較慢,像7歲的多動兒,可能注意力和5歲的孩子一樣。

  注集力無法集中,要想成績好,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岸鄤影Y兒童幾乎90%伴隨學習成績差(學習困難)?!编u小兵教授說。這也是諸多患兒家長帶孩子來求診的原因,他們中有些人并沒意識到是孩子患了病,來的目的只是希望醫生能夠讓孩子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可是,學習差并不是多動癥帶來的唯一后果?!皣鈱W者曾經調查發現,42%的多動癥患兒有品行障礙?!倍艁喫山淌诟嬖V記者。

  品行障礙,這個詞對很多人而言似乎有點學術化,實際上,其主要表現形式大家都很熟悉,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行為:攻擊他人或動物(包括言語咒罵等);故意破壞財物;偷竊及欺詐等。這也就是說,多動癥孩子變成了“壞孩子”。

  從多動癥孩子變成“壞孩子”,一般經歷以下三個階段:多動癥——對立違拗障礙——品行障礙。再進一步,則是青少年犯罪。

  前文所述那位做生意的檔主的兒子,便是一個很典型的個案。最初他是一個坐不住、無法學習、成績差、行為約束力差的小孩,由于未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加之家長只是“以暴制暴”,老師不理解,同學都避之則吉,無人成為朋友,孩子進而變本加厲,從而走向對立違拗障礙,即跟大人(包括家長、老師)作對,叫他往東偏往西,不聽教誨。

  也許讀者會想,對立違拗障礙的情形,不就是人們常說的“逆反心理”、“叛逆性格”嗎?

  鄒小兵教授告訴記者,逆反心理是每一個正常孩子都應該發展出來的心理狀況,如果一個孩子從來不“逆反”,反而是不正常的。但是不論說什么話,都跟父母、老師、任何權威對抗,動不動就打架斗毆,到了大家都不能接受的地步,就是對立違拗障礙了。

  “品行障礙與少年犯罪,只有一線之隔。對立違拗障礙和品行障礙,是社會的‘毒瘤’?!编u小兵教授這樣說,因為這不僅給患兒、患兒家庭帶來痛苦,也給社會帶來了危害。

  除了對立違拗障礙及品行障礙外,不加控制的多動癥患兒,還可能發展為精神障礙(即出現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疾?。?。這一般由性格所決定。性格較外向的孩子,易發展成為對立違拗障礙及品行障礙;內向的孩子,則易發展為精神障礙(如前文所說的女孩婷婷)。

  長期用藥,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一旦孩子被確診為多動癥,醫生常常會給患兒開中樞神經興奮劑(代表藥物是哌甲酯)來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而且往往要連續服用較長的時間。

  但在臨床上,藥物治療往往會被一些家長拒絕,原因在于他們聽說藥物會有較多的不良反應,甚至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曾經有研究報道稱服用藥物的多動癥患兒,與普通孩子比較,患兒存在體重偏輕、身材偏矮的現象。也有一些網站或廣告宣傳(尤其是推廣治療多動癥中藥的)會以此作為“西藥有不良反應”的證據,讓家長購買其號稱“安全無毒副作用”的產品。對于此,鄒小兵教授首先確認曾有這樣的研究報道,但他告訴記者,大多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合理用藥并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哌甲酯是一種已經應用長達六十多年的老藥,假如存在如此嚴重的不良反應,絕對早就被‘打入冷宮’了?!编u小兵教授說,“即便退一萬步說,藥物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但肯定也只是身高上有1~2厘米的差距,作為患兒家長,您愿意孩子的多動癥不加控制,成為一個‘問題少年’,成為家庭與社會的痛苦根源,還是寧愿讓孩子少長1~2厘米呢?”

  鄒小兵教授告訴記者,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食欲減退(胃口不好),大約20%的患兒會出現,但一般是一過性的。此外,也有可能影響孩子的睡眠。

  據杜亞松教授介紹,患兒服用藥物后(中樞神經興奮劑),主要的變化是注意力改善,上課時能安靜地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學習成績也因此提高。由于這些變化,家長、老師及同學也會改變對患兒的態度,這會使患兒感到鼓舞,從而進一步促進癥狀的好轉。

  “藥物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只是暫時讓問題掩蓋了起來?!边@是家長們不愿意孩子接受藥物治療的另一原因。

  “的確,患兒在吃藥的時候,才能集中注意力,不吃藥就不行,這是肯定的。即便吃了一年兩年,第三年停了藥,孩子的注意力又會不集中?!编u小兵教授說,“問題是,注意力不集中,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在家里會挨打挨罵,在學校不被老師重視,會被同學嘲笑。長此以往,就易導致品行障礙的發生。如果用藥,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等到孩子學會用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再去停藥?!?/P>

  “有研究已發現,服藥的孩子發生品行障礙及對立違拗障礙的比例,比不服藥的明顯低?!编u小兵教授說,并一再勸誡家長,“如果您的孩子被確診為多動癥,而各種教育措施效果不明顯時,不要拒絕藥物治療??茖W家多年的研究證明,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對絕大多數患兒是安全而有效的,有時效果還挺神奇?!?/P>

  治小孩,先治家長

  鄒小兵教授介紹,如同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療,多動癥的治療方面也存在許多的誤導。像不少的網站、廣告宣傳中藥能治好多動癥,且無毒副作用?!爸兴幹委?,至今仍沒有明確的循證醫學證據證明其有效,家長不要貿然選擇。在多動癥診療指南里,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藥物治療,一種是行為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藥物加行為治療?!编u小兵教授觀點明確地指出正確治療的方向。

  行為治療,通俗一點講,也可稱為心理治療。即通過運用一些心理學的原理,假借一些手段,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上課不專心、易怒易沖動等。

  “簡單地說,行為治療就是適當地獎勵和懲罰兒童?!编u小兵教授這樣解釋道,“采取正確且適當的方式獎勵孩子,采用溫和的方法懲罰兒童,而不是粗暴地對待?!?/P>

  行為治療的具體方法,可以參考以下這個實例。7歲的豆豆是杜亞松教授接診的一個多動癥兒童。他的媽媽希望他改變的問題有:上課不專心聽講,擾亂課堂秩序,常和同學打架,做作業拖拉。豆豆喜歡做的事情是看動畫片,吃麥當勞。家長和醫生討論后,選定做作業拖拉為首先要改變的行為。強化方法是:父母把當天豆豆喜歡的動畫片錄下來,完成作業后允許看動畫片,如果晚上9點不能完成作業就不能看動畫片。同時規定每星期只要有三天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在星期天去吃麥當勞。經過三周治療,豆豆已經能夠達到上述要求,于是家長把要求提高到每天做作業都不拖拉。第一個療程結束時,豆豆已能夠自覺地完成作業。第二個療程選定和同學打架作為要改變的行為,并聯系老師幫助監督和評價其行為,規定每周打架次數控制在三次以下。強化方法是:家長給豆豆買一本他喜歡的圖書或吃麥當勞,同時老師在班會上表揚。經過一個療程治療,豆豆基本能做到和同學發生沖突時不動手,課堂紀律、學習成績也有明顯提高。

  在杜亞松教授看來,上述行為矯正治療,實際上只是一系列操作的最后一步,而最根本的不是“治小孩”,而是“治家長”。

  “家長在多動癥的治療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倍艁喫山淌谡f。

  “家庭因素可能不是多動癥產生的直接原因,但卻能讓多動癥成為一個大問題?!编u小兵教授認為。其中家庭因素指的是家庭氣氛緊張、父母教育觀念的錯誤等等,而“大問題”則是指品行障礙等嚴重后果。他認為,如果家庭和諧,夫妻恩愛,家庭教育很好,多動癥的孩子在不用藥的情況下,也可以發展得較好。

  “懶惰、不用功”是父母對多動癥孩子的最常見的評價。鄒小兵教授對這種評價非常不認同。他認為,任何人在得到適當的鼓勵,擁有成就感時,都會努力起來,孩子更是如此。鄒小兵教授在門診經??吹?,平常成績只有一二十分的孩子,考了五六十分,被家長表揚后,表現得非常激動。甚至有一些平時總是被父母罵“不乖、調皮搗蛋”的孩子,被醫生表揚“這次在這方面做得不錯”的時候,激動得流出了眼淚。孩子并不像家長所想的那樣“沒出息,一輩子就完了”,當你真正觸及他的靈魂深處之后,他是樂于接受“表揚”的。

  杜亞松教授“治家長”的方法即“家長培訓”,通過一系列系統的培訓課程,讓家長了解“多動癥”,了解并理解自己的孩子,使他們具備和應用正確的教養方法,最終通過家長的配合(當然,學校、老師的配合也很重要),使孩子得到好的發展?!岸鄤影Y兒童,與患感冒或哮喘的兒童一樣,他們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生理病理學基礎,而非故意‘搗蛋’,他們是需要幫助的。而家長,是最有義務幫助孩子的人!”杜亞松教授說。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多動癥離問題少年遠嗎]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