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的回合式教學(Discrete Trial Teaching)與傳統的經典的教學方法不一樣。它是由指令、反應、和結果三個環節構成的。經典的教學方法是給孩子提供(看或講)很多的信息內容,孩子在教授過程中只需被動的“聽”,無需明確地作出反應。ABA教法就不一樣,只給孩子很少的“信息”(比如兩張動物的卡片和一個指令:“把牛給我?!保?,對孩子的要求十分明確,孩子對此也十分清楚。因此,應該說ABA不是那種被動、消極的學習方式,而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法。每次“操作”時孩子必須作出反應。這種方式很適于對孤獨癥兒童的訓練,因為他們不可能象正常兒童那樣,只需被動聽老師上課就能學會新的技能。
為了促使孩子對指令作出(正確)的反應,必須使用提示(這包括手把手練習、語言提示、手勢和操作示范等提示)幫助。傳統的教育過程往往不包括向ABA這樣的提示形式。教一個非孤獨癥兒童時,他可能通過觀察來學習,比如問他“今天是星期幾?”他不會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確時,可以再詢問另一個孩子。如果別的孩子回答正確,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來了。但是孤獨癥兒童就不一樣了,所以必需給他們以提示,給他們多次的機會自己作出反應,再多次得到強化。ABA這種方法更強調對孩子發出指令后,孩子須馬上做出反應。因此,提示的技術就更具意義。比如,教一個孩子學會完成兩步的指令(“拍拍手、拍拍桌子”,或者“站起來,把書放在桌子上”……)時,孩子很可能只聽從第一項動作指令或后面一項指令,所以,給出指令后,馬上示范或手把手提示——讓他先完成第一項動作指令,再完成第二項動作指令。有了這樣的提示,孩子才對指令可能做出正確的反應。只要他能夠完成了指令(那怕是提示后完成的),還是要對他做出的正確反應給以強化。強化孩子做出的正確的反應就是“操作訓練”的第三環節——結果。如果兒童反應是對的,馬上給某種獎勵,如果反應不對,說“不好!”。通過反復的練習,可以逐漸減少對孩子的提示,一直到無需再給提示,他也能正確做出反應。強化的使用也是有區別的,一般在操作練習兩天以后的技能,如果需要提示的反應,強化的方式就用贊賞(對、很對;好…),如果沒有經提示就做出的正確反應,就要多給強化,包括更多的夸獎及給他喜歡的東西(好吃的、玩具之類)。
上面這個例子提到了ABA另外兩個特點(除了把技能項目分解成很小的步驟和使用提示幫助以外),就是強化和反復練習的重要性。
強化:ABA強調任何一種行為變化都和它自身的結果有關聯。如果一個孩子叫了“媽媽”,媽媽馬上高興的對他笑、并擁抱他,孩子可能因此會更多地叫媽媽。媽媽對孩子的態度強化了孩子的行為。開始對孤獨癥孩子訓練時,往往能夠使用的只是初級強化物,它包括食物、飲料等,在使用初級強化方式(給以食物、飲料)時,也要失用表揚等,逐漸可以引導孩子接受次級強化手段——如表揚、贊賞,擁抱等。
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的作用。教孩子較難的技能項目時,就要使用最好的強化物(孩子最想要的)。強化物可以放在放在使孩子能夠看到的地方,讓他明確聽指令就會有好處。但是不要說:“如果你聽話,指出那個是公園,就給你吃糖”。這樣好像是在討價還價。最好是通過孩子在完成了應有的反應得到強化的經驗,讓他來接受你的這種操作方式。
強化的目的是讓孩子更愿意配合,更喜歡訓練。你在使用贊賞時,除了說“很好”、“真棒”以外,也應該明確地表明你所強化、表揚的是什么行為。比如,在孩子進行對名詞的理解的訓練時,指令是“把火車給我”,孩子果真把火車拿給你了,結果(強化)可以這樣說:“真好,把火車給了老師?!保ň唧w說明了什么樣的動作反應“真好”)。
反復練習是ABA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因為使用了強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復進行練習。因為反復進行練習,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有些從事訓練的老師或家長往往容易出現如下的“錯誤”,就是在孩子對指令只做出一次反應或回答以后,就換做另一個題目了。他們給孩子提示,使孩子“正確”地做出了反應,并沒有給孩子機會反復練習,以致達到能夠無須提示也可以正確操作的機會。這樣的訓練是無效的。應該說,重復多次的練習,對孩子掌握技能是特別重要的。
在美國ABA老師訓練新的技能時一般給孩子10次(包括有提示或不提示)練習的機會。這樣可以每天了解有百分之幾的反應是正確的,有百分之幾的是錯的。比如,教孩子認識房間的作用(“我們在廚房里干甚么?”“做飯”開始教這個項目時,選一個房間練習10次。不過,連續十遍問同樣的問題可能沒有意思??梢詥枎状魏笤賳栃┎煌膯栴}(比如,給他看一個房間或地方的圖片,問他“這是哪里?“),然后再回到目標問題上。只是注意,在問不同問題前的最后一個目標問題的回答必須是沒有提示的。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了一個項目中的幾項內容后(比如學習“情感”的認識時,已經對“高興”、“生氣”、“難過”有了認識,下一步要求了解“不好意思”),除了增加和練習新的內容(反復給他出示一個孩子在做錯事后而感到不好意思的圖片,并問他覺得怎么樣?)以外,還要隨時穿插他已經練習過的話題。這樣做有以下好處:①使練習不覺得單調(更有意思);②有助他記住學過的東西;③加強他對舊的和新的圖片辨別能力。在反復練習時,要尋找各種不同的材料和例子,使孩子所學的技能夠得到泛化,另外也可增加孩子的興趣。如果他在學《分類》,把不同分類的東西(水果,動物,交通工具,文具類等,或它們的圖片)排好,找好幾個水果,也找好幾個蘋果,西瓜,等的例子。這樣用不同的例子,反復練習,也是ABA最強調的一點。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