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孤獨”孩子有一個美麗天使

2007/12/10 8:53:38 來源:四川在線-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別人不愛的孩子是最崇高的愛。一位退休的特教老師選擇了這樣的愛,創辦了全省第一個接納孤獨癥孩子的幼兒園———

  ■本報記者江蕓涵

  12月2日下午,在溫江區文廟街廣場,舉行了成都市第一次殘疾幼兒運動會。在滑旱冰比賽中,5歲的言言熟練地一邊溜著旱冰一邊拍著皮球。1年前,他還是典型的孤獨癥孩子:好動,吃飯時到處跑;語言嚴重障礙,只能簡單重復單音詞;平衡能力極差,走路總是跌跌碰碰。

  在一旁為他加油的言言媽媽告訴記者,上個月自己過生日的那天,言言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了“媽媽,我愛你?!薄澳鞘俏业谝淮温犓@樣說。我真要好好謝謝田老師和她的幼兒園……”言言媽媽哽咽了。

  言言媽媽所說的田老師,此刻正在組織孩子們準備表演啞鈴操,她是成都北斗星親子苑的創辦人田光華。

  沖動選擇只因一份牽掛

  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家中兒女已經成人,愛好跳舞、旅游的田光華2002年底從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沖動地作出了一個決定:辦一所專門招收孤獨癥以及相關發育障礙兒童的幼兒園。

  “我所有的朋友尤其是多年的同行們都齊聲反對?!被貞浧甬斈隇槭裁慈绱诉x擇,田光華說,心中始終有一份情感難以割舍,她太想為孤獨癥的孩子和家庭做一些什么了。

  “那是1999年11月17日?!碧锕馊A永遠忘不了那一天———“請收下他們吧!”18位來自全省各地的家長,帶著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敲開了成都特教學校的大門。這些孩子五六歲左右,長得白白凈凈,有著漂亮的大眼睛和長睫毛,看上去和正常人沒什么兩樣。很快,田光華發現,他們的目光飄移著,對外界沒有任何反應,有時無緣無故會突然大叫,不聾不啞卻不能說話和交流。第一次,從家長們的口中,她知道了“孤獨癥”。

  “這些特殊的孩子只能呆在家里,面對一個個幼兒園、學校的拒絕,無奈和絕望籠罩著每一個家庭。他們的痛苦深深刺痛了我?!睆哪且豢唐?,“星星的孩子”有了一個守護天使,“我要用我的特教專長為這些孩子和家庭帶來希望?!?/P>

  2003年初,退休下來的田光華開始為孤獨癥孩子的康復教育奔走。本想與一些幼兒園合作開班,但是跑了5家都被拒絕了,沒人愿意接收。一直支持她從事特教事業的家人成了她最堅強的后盾,她拿出市勞模的獎金加上家里的積蓄3萬多元,搬走了屋里的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家電,又動員親朋好友找房子、捐用具,終于在社會上好心人士的幫助下,湊到了10萬元的啟動資金。

  2月16日,“成都市北斗星親子苑”———四川省第一家專門招收孤獨癥等特殊兒童的幼兒園在溫江金馬鎮開園了。12個小星星和他們的父母走進簡樸但非常溫馨的幼兒園,“太美了,太好了”,不住地贊嘆、不停地歡笑,田光華看到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辦學太難資金師資欠缺

  開園沒有多久,她感到了辦學的艱難。

  第一批招收了12名兒童,每人200—600元不等的學費,學校共有10名教職員工,所有學費加起來,只夠兒童基本的生活開支和教師的一部分工資,房租、水電費、維修費、教學用具費等完全沒有著落。這位當過公辦學校校長的特級老師,居然也成了“老賴”:拖欠房租、水電費,與維修公司討價還價,田光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5個月后的一天雨夜,田光華躺在幼兒園的漏雨的宿舍里,眼淚止不住地流,第一次,她開始后悔:懷疑自己是否當時太沖動,這樣做究竟值不值得?

  次日一早,田光華悄悄地回到了成都家里,她跟老伴說快撐不下去了。老伴立刻拿出二人這個月的工資5000元,全部交給了田光華,“先救救急吧!”那一刻,田光華一句話也說不出口,眼里全是淚水。有了這份支持,說什么也要堅持下去啊!

  自[FS:PAGE]制教具感動著堅持著

  為節省開支,田光華自己制作教具,溝通簿、認知簿,用各種圖片拼成一個超市購物的場景,讓孩子認識蔬菜、水果。一有空,田光華就到各大超市收集宣傳畫,然后回來剪好,再粘貼制成冊,目前學校有近百本這樣的簿。

  4年來,北斗星親子苑已先后幫助了230多名自閉癥兒童,其中53名因為家庭困難還費用全免。幼兒園遭遇這樣的資金困難,一些家長看不下去了,主動要求學校提高收費標準,但田光華說,家庭條件不同,200元的底線是不能變的。

  “關愛一個孩子,就是關愛一個家庭?!边@是田光華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她說,只要她能夠走、能夠動,她將一直守護在孤獨癥孩子的身旁。

  、記者手記

  兒童孤獨癥被稱為“困惑全球科學家的謎”,沒有人知道孤獨癥的病因,更無從得知其治療方法。因為跑殘聯,我見過一些孤獨癥兒童,他們生在這個世界,似乎卻又不屬于這個世界。

  根據2001年全國0-6歲殘疾兒童抽樣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約有精神殘疾兒童10.4萬,其中絕大多數為孤獨癥兒童。調查還顯示,孤獨癥兒童康復現狀不容樂觀,大多數孤獨癥兒童沒有得到有效的康復訓練和服務。

  所以,當得知田光華老師的故事后,我似乎看到了這些孩子和家長的希望。在我生活的城市,總有那么一些善良的人伸出愛之手,去溫暖一顆顆冰冷的心,去溫暖一個個失望的家庭。

  西南交大有一位海歸博士叫董靚。和田老師一樣,在新都辦起了“小星星兒童心理康復中心”。創辦兩年,康復中心已虧損近10萬元,但董靚還在艱難守護,“只要有我在,只要有一個病患兒在中心,‘小星星’就會一直存在”。

  “北斗星”和“小星星”的光芒實在有限。孤獨癥兒童的最佳干預期在幼兒階段,而據了解,目前在成都,公辦和私立的康復機構加起來不到10家,每家也最多只能接受10個左右孩子。更多的孩子只能留在家里,得不到任何康復,更談不上教育了。

  今天是國際殘疾人日,請不要忘記有這樣一群“孤獨的星星”,還有他們身邊美麗的守護天使。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孤獨”孩子有一個美麗天使]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