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期待天才到挑戰兒童孤獨癥
營口患兒母親自建金石中心挑戰醫學難題
一個3歲的孩子,聽過一遍《陋室銘》就能倒背如流,老師彈一遍樂曲,他就能在鋼琴上彈出相同的旋律。這個孩子如同一個精靈,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他的母親,也曾憧憬著這個老師眼中最具天分的神童有一天會成為一個天才。
而幾年之后,他的母親卻成為我市第一家登記在冊的兒童孤獨癥康復中心的主人,每天接觸大量患兒和兒童孤獨癥方面的資料,并向與他兒子一樣的兒童孤獨癥患兒發出挑戰。她的母親叫劉凱華。
和其他母親一樣,她曾期待一個天才
劉凱華的兒子叫東東(化名),是一個對韻律和光線極其敏感的孩子。當同齡的孩子剛學會躺在床上看自己的雙手時,東東已經知道墻壁上陽光中的影子。學會站立后,東東就知道站在窗前拿著鏡片,通過樓下摩托車的反光鏡將光線射到對面的樓房。到3歲時,他可以流利地唱完《賣報歌》,而且有模有樣,音樂老師彈奏一遍的曲子,他可以迅速彈出相同的旋律。
可是,直到3歲時,孩子還不會獨立大小便,對母親也不親熱,連對事物起碼的歸屬感都沒有?!耙淮?,同學的孩子來我家。我給兩個孩子每人兩袋酸奶,可一轉眼的工夫,東東手中的兩袋已經到了同學的孩子手中,而他自己卻無動于衷?!眲P華告訴記者,“此時,我才感覺到了孩子的不正常,隨后便開始了遍布全國的尋醫生涯?!?/P>
醫生說,最好的辦法是自建一個康復中心
2003年5月,劉凱華帶孩子到沈陽就診,得到的結果是:兒童孤獨癥。醫生的解釋和相關資料顯示,這種病,世界上還沒找到病因,也沒有根本治療辦法。孤獨癥的孩子一旦錯過治療時機,他的世界將越來越封閉,各項功能逐漸退化……直至終生不與人交流。
這個消息讓劉凱華的天才夢徹底破碎。冷靜過后,再看看沉浸在光線和韻律中的孩子,她不在奢望兒子成為一個神童,只希望他能走出封閉的生活,做一個正常人。
2003年12月,劉凱華辭掉工作,先后到北京、濟南、青島、德州等地的兒童孤獨癥康復中心,開始接觸兒童孤獨癥教育方面的知識。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凱華得到來自法國和意大利等國的康復中心的幫助,掌握了一些先進的教育方法和研究資料。之后,劉凱華繼續一個人帶著孩子去各地治療。后來,北京清華科技園的一位專家為她的行為所感動,贈送她一套價值數萬元的資料,并告訴她,要治療兒子,最好的辦法是自建一個康復中心。
久病成醫,“專家媽媽”自建金石幼兒園
2005年之后,劉凱華先后與市特殊教育學校和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合作,成立兒童孤獨癥治療中心,利用自己治療兒子的經驗,幫助患兒做恢復治療。此后,劉凱華也接觸到更多的患兒。后來,劉凱華的事跡經過本報《都市周末》等多家媒體報道,她也由此成了全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不斷有各地的兒童孤獨癥患者家長打電話咨詢。
通過了解各方面的資料劉凱華發現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目前,國內外醫學界普遍認可的觀點是每萬個新生兒中有4-5個孤獨癥患者,男女比例為4:1,由此推斷,中國最少有50萬個孤獨癥患者。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的權威資料顯示,兒童孤獨癥作為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嚴重神經精神障礙,患病率約為兒童人口的0.2-0.5‰。國內最好的兒童孤獨癥康復機構均由家長創辦……
2006年12月中旬,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經省教育廳、市教育局、西市區教文體局的批準,劉凱華在成立了我市第一個孤獨癥患兒康復中心——金石幼兒園,每期收治8名患兒,其中包括自己的孩子。這些孩子來自全省各地,患病程度輕重不同。有個孩子33個月就認識1000多個漢字,一個孩子十八個月就會唱《大花轎》,還有一個孩子每天必須在院內的小廣場繞一圈,有個孩子每天必須要摸下院子柵欄的每個欄桿,落下一個就重新來一次…[FS:PAGE]…
但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不愿與人交流,唱歌的只會唱歌,不會說話,認字的只對字感興趣,別的都不懂……劉凱華根據每個孩子的特殊情況制定了不同的治療計劃。但由于場地、資金、人力等各方面的限制,有許多需要救治的孤獨癥患兒得不到及時治療。
兒子改變了她,讓她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博愛
采訪中,劉凱華告訴記者,直到現在她才明白,為什么那位醫生曾建議她自建一個康復中心。通過資料和自己多年的實踐劉凱華知道,這種病目前仍然沒有科學的治療辦法,甚至發病原因也無從考證,而她的兒子東東患上此病的原因也只是一個“偶然”。而通過訓練“治愈”使孩子成為正常人的幾率幾乎為零。
記者問劉凱華為何為中心取名“金石”時,劉凱華說:“金石除了有‘精誠所致,金石為開’的意思之外,還有點石成金的意思,別人眼中,這些孩子是塊沒有思想的石頭,可我們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像金子一樣發光?!?BR>“通過治療收到什么效果呢?”聽到記者的提問后,劉凱華從書桌里拿出一本書,名字叫《蝸牛在行走》,“也許這些孩子很難成為正常人,但他們每天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P>
“成立這個康復中心讓我學會了寬容和博愛,愛每個孩子,寬容他們的所有行為。這些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樣,希望他們有一天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眲P華神色坦然,“建這個中心就像安排我的后事,當我不在的時候,希望我的孩子,還有和他一樣的人能有個呆的地方?!?/P>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