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孩子要上小學了,家長請看看這份訓練菜單

2007/4/4 10:12:00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讀書,但他們坐在小學課堂里會規規矩矩聽講,遵守課堂紀律和習慣嗎?前天上午,長江實驗小學里,杭州多家幼兒園大班孩子進行小學生活的全過程體驗。

  鏡頭一

  注意力“15分鐘”是道坎

  9點40分,數學課。隨堂旁聽的家長們有個重要任務:觀察自己孩子課堂上的注意力,并及時在學校提供的調查表上填寫記錄。安靜的課堂秩序保持了十幾分鐘,之后課堂開始“活躍”:有的小朋友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很不安分;有的小朋友回過頭找坐在后面的爸爸媽媽;有的干脆從座位上走開,直接走到爸媽身邊。

  從“課堂傾聽度和參與度”一項調查來看,96個孩子中,超過70%都在10—15分鐘之間。

  鏡頭二

  哭鼻子的現象很常見

  “課堂上坐不穩還不算大問題,我的小孩太怕陌生,這該如何是好?”在看女兒做運動的王女士向記者倒苦水。原來剛剛她女兒不知什么原因地哭了,跟小朋友一起活動時還抹著眼淚。由于當天參加體驗的小朋友來自不同的幼兒園,因此在一起顯得有些陌生拘謹。王女士的女兒性格有些內向,升旗儀式一結束,她就“哇”地哭了,直奔媽媽懷抱。

  “陌生環境下,小孩子的情緒一般會比較低落,不敢和人交談?!毙iL婁屹蘭說,這些都是正常表現。不過她強調,小孩子在新的陌生的環境下有激烈的情緒表現,說到底是因為他們沒有自信心。

  家長的訓練菜單

  婁校長認為,幼小銜接中最關鍵的在于培養孩子的自信,有了自信很多問題都能自己克服。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扮演著一個引路人的作用。由于孩子所處的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等發生較大變化,作為家長應該事先認識到這些變化必然會出現,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為此,長江實驗小學總結以往經驗,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一份準備事項菜單:

  A. 讓孩子學會自理

  自理能力和生活習慣很重要。幼兒園里過的是集體生活,整天都有老師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難都會得到老師幫助。進入小學后,系鞋帶、上廁所、準備學習用品等問題都要靠自己,孩子動作慢,能力差,勢必影響學習。

  學校希望家長們謹記:孩子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應讓孩子自己做。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舞他,幫他樹立信心和決心。比如吃,學校用餐不像幼兒園給孩子很多時間,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訓練他們的用餐速度,盡量不超過半小時;如上廁所,幼兒園里隨時可以大小便,但小學有紀律要求,每年開學初都有孩子解在褲子上。所以家長要培養好孩子的如廁規律。

  B. 教方法別教知識

  入學后學習是主要活動,家長可以做些基礎知識的準備,但千萬不要讓孩子提早接受具體課本知識。知識是傳授不完的,首先要教會孩子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恰當的學習方法。

  讓孩子養成愛動腦筋的思維習慣,重視他們認、讀、算背后的智能發展。另外,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專注性和持久性等的培養。例如讓孩子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繪畫、剪紙、書寫等活動,讓孩子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堅持一段時間,利于他們適應上課時間要求。

  C. 讓孩子學會靜坐傾聽

  很多小學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課堂內容如果豐富好玩,有吸引人的東西,學生一定全神貫注。這一點更適用于剛入學的學生。

  除了課堂上的講授,家長也要多給孩子講故事、童話、詩歌等文學作品,讓他們養成靜坐、傾聽的習慣,為孩子入學后能安靜坐下來打好基礎。

  D. 多跟孩子情景對話

  外出游玩時,看到一些場景,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說“高樓大廈”,觀看燈會“人山人?!?、公園里“桃紅柳綠”等等,通過交談幫助孩子擴大詞匯量,為閱讀打基礎。多和他聊各種話題,有助于孩子提高語言能力。

  講故事時也可以設置情景。父母可以讓孩子描述一下書中圖畫內容,或者在故事講到一半留時讓孩子猜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當他給出一種結果后,問他還可能會有什么結果,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多元思維能力。(記者 艾丹青 通訊員 潘慧琴)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孩子要上小學了,家長請看看這份訓練菜單]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