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 > 瀏覽文章

注意孩子的“問題行為”

2007/4/23 15:22:13 來源:長江商報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4歲的孩子還不會說話  8歲的兒子上課坐不住

“我兒子怎么到了4歲還不說話?”“我的小孩上課就坐不住,老師都怕他”……昨日,記者在中山公園舉行的大型兒童心理健康咨詢活動中發現,孩子不會說話、坐不住,成為最讓武漢家長們憂心的兩大問題行為。

參與咨詢的幾位兒童心理專家表示,根據昨日現場咨詢加上平日門診的情況來看,在各種導致兒童行為異常的“病因”里,多動癥約占60%,智力低下約占30%,還有10%為孤獨癥。據悉,4月至5月,該咨詢還將在武漢各社區內流動開展。

治療多動癥  要注重品行教育

前來咨詢的年輕媽媽小唐說,8歲的兒子是班上最讓老師頭疼的“調皮鬼”,上課時不僅坐不住,還經常故意破壞課堂秩序,拉其他同學一起搗蛋。

武大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教授白雪光說,兒童多動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放任不管,發展下去小孩會出現品行障礙。許多家長認為多動癥只要“長大就好了”,放任自流,導致不少患多動癥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說謊、離家出走、抽煙喝酒乃至吸毒等惡習。相反,如果家長管束太嚴,小孩出現叛逆心理,也可能會出現以上情況。

多動癥應該怎么治療?白雪光建議,家長關鍵應注重品行教育,多贊揚鼓勵,幫助孩子加強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
同是“不說話”,病因卻不同

“怎么到了4歲還不會說話?他是不是得了孤獨癥?”咨詢現場,一位年輕媽媽憂心忡忡。另外一位老婆婆也很著急:外孫女2歲多了還不會說話,但根據大人觀察,孩子智力還不差。

都是“不說話”,但專家們根據現場觀察后得出了不同結論:4歲男孩患孤獨癥的可能性不大,可進一步檢測是否是智力問題;而2歲女孩很可能患了孤獨癥。

為什么?專家們解釋說,注視4歲男孩時,他的眼神不回避;而叫2歲女孩時,她既沒反應,眼神也無法集中。

湖北孤獨癥兒童康復中心主任李丹說,孤獨癥的一個重要癥狀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在集中注意力上有困難。

小孩有病,先治家長

咨詢現場,專家們建議一名有問題行為的3歲男孩去醫院檢查是否是“孤獨癥”,卻遭到家長斷然拒絕。

李丹說,諱疾忌醫是不少家長的錯誤心態,正在成為阻礙孩子康復的“絆腳石”?!靶『⒂胁?,先治家長?!惫陋毎Y一般在3歲之前發病,干預越早,效果越好。而不少家長不了解孤獨癥相關知識,或無法正視小孩患孤獨癥的現實,認為“孩子再大一些就好了”,結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令人痛心。

還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康復速度期望值過高,總覺得小孩進步太慢,于是喪失耐心。李丹說,所有孤獨癥孩子的康復都很慢,但通過治療,至少能使其穩定不倒退;而實際上,通過治療,40%的孤獨癥孩子可以回歸正常學校。

<現場問答>

漢口劉女士問:小孫女1歲多了,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

專家:您這個“準備”的意識很好。上學前,家長要注意從幾個方面來鍛煉小孩:首先是“運動”,要教她學會自己吃飯、上廁所,能夠照顧自己;其次是“語言”,教她學會基本的溝通技巧,有需要怎么提出,有困難怎么請求幫助,比如渴了要喝水等等;最后就是“社交”,要幫她適應集體生活,比如在一個團隊中,在老師發出指令后,怎么和他人配合?

武昌陳爹爹問:聽說孤獨癥很早就能發現,不知它有哪些癥狀?
 
專家:孤獨癥患兒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異常:

1.感知覺異常:只對特定的聲音、物品感興趣,選擇性地聽和看;對不敢興趣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2.情感發展異常:如到了特定年齡缺乏陌生感、無法區分家人、對特定的人過分依戀等。

3.語言發展異常:不聽指令;不能按要求指認物品;到了適當年齡無口語;自言自語或鸚鵡學舌等。

4.缺乏模仿意識和模仿能力。

小孩只要有其中一項異常,家長就該及時帶他到專業機構就診。

本報記者 望雋

0% (0)
0% (10)

下一篇: 鸚鵡教會男童說話 上一篇: 4歲自閉男童向鸚鵡學會說話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注意孩子的“問題行為”]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