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孤獨癥支援網絡 | 會員注冊 | 會員登陸 | 會員中心 | 手機版
您當前位置:中國孤獨癥支援網 > 自閉癥康復 > 語言訓練 > 瀏覽文章

建設一個理想的語言環境

2007/5/10 11:45:06 來源:好孩子育兒網 作者:佚名 字體: 發表評論 打印此文

  三歲前是小孩發展語言的關鍵時期。倘若比起鄰居孩子,自家的寶寶“惜字如金”,又或者咬字不清,難免教父母擔心。究竟寶寶發生了什么問題呢?

  香港宣美語言及聽覺訓練中心主任、聽覺學家龐劉湘文說,“有足夠的語言環境,很多小孩會自己學懂說話;若沒有足夠語言環境,我不奇怪何以很多小孩不說話。”

  保姆照料 欠語言環境

  不少雙職父母將孩子交托保姆照料。很多保姆操著家鄉口音,不會說普通話,故難以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

  龐太說:“零至三歲是小孩的語言發展關鍵期,他們的學習對象很重要,若保姆不行,不如找一間較好的幼兒園。”

  同時提醒父母,孩子入學后,雖有機會跟其他小孩玩耍,刺激其語言發展,但父母亦需每晚跟孩子多交流。同時,選擇學前教育,不應只顧“硬件”如校園設施,更重要是“軟件”——懂得小孩心理、與孩子溝通、注重小孩語言發展,并且咬字正確的老師。

  跟孩子相處、玩耍時,父母又可能出現以下問題:

  相對無言

  龐太舉例:“有些父母跟孩子玩半小時,只管望著小孩咪咪笑……有些父母帶孩子到公園,只顧拍照,什么也不跟孩子說。”

  總說兒語

  有些父母愛跟孩子說兒話:飯飯、燈燈、包包等。

  有錯不改

  孩子把“紅色的花”說成“紅色花”,父母沒留意有問題;小朋友把“叔叔”說成“篤篤”,大人只覺好笑,卻沒有及時告訴他正確說法。

  要為孩子提供一個理想的語言環境,父母應注意以下地方:

  多說話

  多跟孩子說話,例如玩游戲時,想想說些什么孩子會有興趣?龐太舉例,跟孩子玩火車時,可以“旁白”:“嘩,火車來了,轟隆轟隆轟隆……火車要鉆山洞去啦……咦,火車又鉆出來啦!”但注意不用太高深,例如太多四字成語,幼兒未必能夠吸收。

  善意提點

  縱使孩子說話有錯,也不要經常“直斥其非”,打擊他的自信。例如當孩子把“叔叔”說成“篤篤”,大人可以說:“對了,是叔叔呀,叔叔很疼你呢!”一般小孩,只要有良好的模仿對象,聽多了自然會自我糾正。

  合理期望

  別期望孩子一步登天。例如要教孩子說“士多啤梨”,孩子可能要聽上二、三十遍才學懂,父母要耐心地以不同方法帶出“士多啤梨”,例如:“士多啤梨味道很好呀,你要吃士多啤梨嗎?不過現在還不可以,我們先玩一會兒,再來吃士多啤梨好嗎?”

  以身作則

  父母自己的發音、咬字要正確,還要說完整句子,學習階段,要多聽才講得好。若小孩不懂得說結構正確的說話,將會影響學習。

  及早發現解決問題

  若父母懷疑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問題,多抽時間跟孩子說話后,過了兩、三個月仍沒改善,便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因為語言發展遲緩、發音不正確的原因很多,必須由專家對癥下藥,例如有些孩子聽不到高頻的S音,便將“沙灘”說成“鴉灘”。最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問題,有很多方法可幫助小孩。孩子發音不正,年紀愈大愈難改正。

  • 發表跟帖
 以下是對 [建設一個理想的語言環境] 的評論,總共:條評論
全國自閉癥機構分布圖

點擊地圖可查詢全國孤獨癥訓練機構

瑞曼語訓

瑞曼語訓

国产精品色猫猫|国产av福利久久精品can二区|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