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孤獨癥兒童的不同表現,孩子們需要進行針對性和多樣性的訓練方式,例如,口周按摩、模式、爬行、球技、多感官等一系列專業訓練。其中很多項訓練,孩子需要有人從旁輔助。而孩子的父母多因為工作原因和時間關系不能進行日常陪同訓練,畢竟孩子進行康復訓練所需要的費用也讓他們的父母無法離開工作崗位。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陪孩子訓練多會力不從心,因為大部分孩子需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這需要很大的體力付出,另外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的擔子也要落在老人身上。孩子們訓練時間尤為寶貴,而在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輔助不能很好實行的時候,孩子們想向社會申請援助,有沒有人來幫他們的親人們一起給他們送來希望?——小雨人們需要全社會的幫助!
孤獨癥兒童的康復事業不是一個家庭、一個機構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11雨人節”,就是為了呼吁全社會對小雨人即“孤獨癥患兒”的認識、關注和支持而設立的。我們的社會是一張生命之網,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從事社會工作就是要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孤獨癥兒童康復事業也是一個急迫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來重視和支援。孩子們的希望在社會,在每個人手中。認識“孤獨癥”,牽手“小雨人”,勾畫美好未來,共建和諧社會,是所有孤獨癥患者家庭的心聲和呼吁。
綠城社工服務站也在鄭州康達能力訓練中心建立了“綠城社工服務站關愛小雨人基地”
“我需要更多的溝通與理解”
在活動現場,老師們通過字謎游戲為11位小雨人尋找愛心陪練
來自印度的國際友人也參與到關心關愛孤獨癥兒童的行列中來
綠城社工的朋友們與小伙伴建立長期的互幫互助關系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