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寶寶生理特征什么樣?
1歲半時,寶寶學會隨意地直立行走,一定的跑、跳動作,喜歡自己扶欄桿上樓,兩步一階梯。手的動作也更靈活,會搭積木,穿項鏈,握筆模仿畫線等。
1.5歲寶寶有哪些心理特征?
?。?)1歲半的寶寶能夠用雙手觸摸了解事物的大致屬性,對事物的形象有一定的知覺。
?。?)寶寶在父母提醒下,可集中注意3~5分鐘。
?。?)記憶時間延長,可回憶起以前教過的動作、語言及十幾天前的事。
?。?)出現了“直覺行動思維”,即思維伴隨闐動作和感知進行,離開了對具體事物的直接感知和寶寶自己的動作,思維活動也隨之停止。
?。?)寶寶能夠滿懷興趣地觀察周圍各種事物,尤其對新奇事物更加有興趣,樂于觀察。
1.5歲寶寶有哪些語言特征?
?。?) 寶寶能理解并完成簡單的命令,對“不”可以理解,能聽父母講簡單的故事。
?。?) 此時寶寶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如“媽媽抱”等。往往使用一個詞來表達多種意思;同時想要什么時可以邊用手指邊說出名稱,能用語言和動作相結合提出簡單的需要與愿望;會說出一些家用物品的名稱,能主動說出70個左右的詞。
?。?) 此時寶寶仍會常發出一連串的聲音,很像和成人對話,其實是寶寶在做發音游戲和牙牙學語,同時,積極地模仿父母說話也是寶寶常見的行為。
?。?) 音樂能力方在,可區別出很多聲音,在學說話和發音時,也出現了不同的音高和節奏??傊?,1~1歲半主要是理解語言的階段,即寶寶對成人所說的話的理解在不斷發展,但是寶寶本身積極的語言交際能力卻發展得較慢。
給年輕父母的提醒:
提醒1 及時發現“聽力障礙”。一般來講,細心的父母很快就會知道寶寶是否有說話的能力,如果寶寶過了1歲仍不能理解您的話 ,就應該聽聽醫生的意見,去進一步做語言發展評估檢查,嚴重的耳聾是易發現的,但要確認輕度聽力障礙卻很困難。有的寶寶可能一直被誤認為笨或粗力不集中,而事實上是因為他聽力有問題。如果不是聽力障礙,寶寶只是講話晚,那么要多同寶寶交談,看到什么,就教寶寶說什么,即使他不說,家長也要說。家長應耐心,不能急躁、嚇唬、更不能嘲笑,否則,寶寶會變得不愿說話,嚴重的可能造成口吃。
提醒2 讓寶寶適當地看電視。電視節目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又有聲音和圖像,色彩鮮艷,對于提高寶寶的語言水平十分有利。但要嚴格控制寶寶看電視的時間;選擇適合寶寶的節目,不要讓電視取代父母。
語言3小游戲
1、 我是小鴨
游戲目的:發展寶寶的模仿力;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
游戲內容:
游戲時,媽媽做鴨媽媽,寶寶當小鴨,鴨媽媽領著小鴨邊找食物邊走,并發出“呷呷呷……”的叫聲,頭一搖一擺,讓寶寶跟著模仿,隨口念兒歌:“呷呷呷,我是小小鴨。”玩過幾遍后,可以讓寶寶嘗試扮演鴨媽媽游戲。
游戲指導:
也可更換游戲扮演的對象,發展寶寶學說簡單句的能力和練習發音。
2、 請你做……
游戲目的:提高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培養寶寶的語言節奏感。
游戲內容:
游戲時,父母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讓寶寶也做同樣的動作。“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小手指一指,眼睛在哪里?眼睛在這里(用手指眼睛)。”“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小手摸一摸,鼻子在哪里?鼻子在這里(用手摸鼻子)”。“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小手指一指,耳朵在哪里?耳朵在這里(用手指耳朵)。”“請你蹈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小手指一指,嘴巴在哪里?嘴巴在這里(用手指嘴巴)。”“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小手指一指,小手在哪里?小手在這里(用手搖兩下)。”然后慢慢地讓寶寶單獨做??勺龈鞣N各樣的動作,讓寶寶學說“伸伸手”、“彎彎腰”、“喂小貓”、“種種花”等短語。
游戲指導:
游戲應盡量渲染游戲的氣氛,用比較自由的形式調動寶寶的參與熱情。激發寶寶想說愿說的熱情。
3、 玩娃娃
游戲目的:教寶寶學說短語;培養寶寶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游戲內容:
準備一個布娃娃、小床、小被子等,和寶寶一起給布娃娃喂飯、穿衣等,讓寶寶學說短語??梢砸詴r間為序設置情境,媽媽念兒歌“喔喔喔,公雞叫,娃娃要起床”。家長和寶寶一起照顧娃娃,給娃娃穿衣服,邊穿邊念:“乖娃娃,起床來,太陽公公把他夸。”然后,家長又念兒歌:“乖娃娃、娃娃乖,不哭也不鬧,來反飯兒吃。”教寶寶喟娃娃飯、邊喂邊說:“娃娃吃飯。”以及“娃娃洗澡”、“娃娃睡覺”等。
游戲指導:
游戲可極力渲染情境性,如“哎呀!娃娃怎么哭了呢?”啟發寶寶想問題,然后說:“噢,原來是娃娃餓了,我們來給娃娃喂飯吧。”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