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概述
自閉癥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前就可以被發現。自閉癥研究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歷史,但仍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一般學者均承認:自閉癥系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所引發的普遍性發展障礙,常伴隨有智力障礙、癲癇、過動、退縮以及情緒等障礙。簡單的說,自閉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三項障礙:缺乏社會交互作用的能力,語言表達困難,及偏異的行為。
自閉癥出現在第一胎男嬰的機會相當高,就其出現率而言,大約是萬分之二~萬分之五左右,且男性的出現比例是女性的三~四倍。但國內外學者專家目前仍無法對自閉癥的成因或遺傳性質提出任何突破性解釋。
由于自閉癥的個別差異極大,加以致病的原因始終不明,因此目前并未發展出任何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法,只有藉助認知教學、感覺統合訓練、語言溝通訓練等教育來減輕其殘障的程度。其它尚有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游戲治療等方式;但因無法完全獲得治療,故自閉癥被視為一種終身殘障。
自閉癥成因
自閉癥不是由父母的養育態度所造成,他的成因目前醫學上并無定論,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腦部不同地方的傷害。至于可能造成自閉癥的因素,則有下列幾項:
?。ㄒ唬┻z傳的因素:
?。玻埃サ淖蚤]癥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語言發展遲滯和類似自閉癥的。此外,自閉癥男童中約10%有染色體脆弱癥。
?。ǘ言衅陂g的病毒感染:
婦女懷孕期間可能因德國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兒的腦部發育受損傷而導致自閉癥。
?。ㄈ┬玛惔x疾?。?/P>
如苯酮尿癥等先天的新陳代謝障礙,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失調和障礙,會影響腦神經信息傳遞的功能,而造成自閉癥。
?。ㄋ模┠X傷:
包括在懷孕期間窘迫性流產等因素而造成大腦發育不全,生產過程中早產、難產、新生兒腦傷,以及嬰兒其因感染腦炎、腦膜炎等疾病造成腦部傷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閉癥機會。
自閉癥特征
自閉癥兒童的特征,是在多種基本心理功能的發展上發生障礙,例如人際關系、注意力、知覺、現實感、動作、語言等方面。一般自閉癥的成因是腦傷引起的癥狀,自閉癥的孩子從幼兒時期起,便可能表現出不理人、不看人、對人缺乏反應,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親人建立親情關系,不會像一般兒童模仿學習,有50%的自閉兒不會說話,或答非所問,或只會像鸚鵡一樣的仿說。自閉癥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前就可以被發現。自閉癥患者從小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成不変、難以更改的固定玩法與行為等和一般兒童不同的特征。自閉癥的特征會隨著年齡、智商及自閉癥的嚴重程度而不同。
關于自閉兒童的行為與能力之特征,以下就語言、行為、智能三方面來說明之。
1.語言方面:單純的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發展幾乎都出問題,這種現象包括剛開始不會說話,后來語法錯誤、發展遲緩、鸚鵡式對話、不了解語言的意義。
2.行為方面:自閉癥兒童經常是獨來獨往,并且活在自己的天地中,和其它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都較缺乏情感交流。對于自己的習慣相當堅持,若將其固定之事物更換,則會使自閉癥兒童感到不舒服。
3.智能方面:由于自閉癥兒童在語言表達能力與理解分析能力方面較差,因此要用智力測驗來測量自閉兒的潛能,似乎是很困難的,因此欲了解自閉兒的智能,則需要從其學習、記憶、算數等多方面的表現來評估。
自閉癥兒的教養原則
認知并勇敢地接受事實。
不必懷有內疚或罪惡感。
尊重孩子不以孩子為恥。
家人要互相體諒,彼此調整生活作息,并做合理的分工,避免因教養殘障孩子而心力憔悴。
公平對待孩子,不要過度關注殘障的孩子,而忽略了其它正常孩子的感受。了解正確的教養知識和方法。以平常心對待身心障礙孩子,只要是能力所能及盡量讓孩子自己做。不要過度幫助他,使孩子失去了學習自立的機會。
了解孩子的能力,不要讓孩子做超出能力的工作,以免造成挫折。
適當的處理身心障礙兒的情緒問題,并先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在孩子或家人身上。
了解身心障礙孩子的權益和在家庭中的地位,包括了孩子的生存權、教育權、人格權等。不能因孩子是身心障礙,就否定了他的一切。
以坦然的心情,帶著身心障礙的孩子走入人群與公共場合。盡量讓孩子有正常社交生活的機會,并隨機教育群眾,身心障礙孩子和他們想象的不一樣,提高群眾對身心障礙孩子的理解。
教養孩子不必孤軍奮戰,應尋求適當的協助,家長們彼此相互聯系,以發揮團結的力量,為子女的各項權益而努力。
用智慧來實踐對孩子的愛,用愛化解礙。
不要只看到孩子所失去的能力而想加以挽回,應該看他具有什么能力而去啟發他。
感覺統合訓練
我們怕孩子的人生路途艱困難行,與其為孩子在路上鋪一層地毯,不如在孩子的腳上穿一雙鞋。
「感覺統合」就是人類對于自己身體跟周囲環境接觸之下,產生的一些感覺透過「感覺系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傳送到腦部作一些分析,所以人會有所領悟、學習,或是在命令運動系統做出反應?!父杏X統合療法」是當孩子有感覺統合異常的時候,所需要接受的治療,它不同于一般的游戲,必須經過專業人員,依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發展與個別差異,有計劃的設計適合孩子的活動。個別差異,有計劃地設計出來的活動。其中包括利用懸吊、秋千、旋轉、及溜滑板等器材,讓小孩在多変化的活動過程中,得到豐富且適當的感覺刺激,以促進感覺統合功能的健?;?。通常接受感覺統合治療的孩子都非常高興,因為治療的過程不像想象中地那么困難。
可能之癥狀:
1.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暫。
2.漫無目的地動個不?;蚧顒舆^少。
3.容易踮腳走路,而且常跌倒及碰傷。
4.目光飄浮不定。
5.抄寫功課時,容易將字寫相反(左右相反)或超出格子。
6.念書時,容易跳行或漏字。
7.不喜歡被人碰觸或撫摸;或者過分喜歡碰觸各類東西。
8.精細動作(使用剪刀、系鞋帶、拿筷子等)協調性較差。
9.不喜歡被舉高及旋轉;或者特別喜歡玩攀爬及旋轉的游戲,而不知道害怕。
10.對于跳繩、踢毽子、踢球、傳接球等活動操作有困難。
處理方式:
「感覺統合療法」有三項基本原則
1.要以孩子最喜歡的刺激,為必要的刺激。
2.要以人體的基本感覺為主。
3.需要以孩子最遲鈍的感覺為主。
運用「感覺統合療法」需要的教具,是以能夠使兒童得到適切的刺激感覺,這些感覺包括滑行板、秋千、吊繩、懸吊橡皮圈、彈簧床、溜滑梯、平衡船、旋轉盤、吊網旋轉、吊桿倒吊、排球、足球或橄欖球上滾搖晃動、大龍球、大油桶內滾動、懸吊木馬上擺動、刷子或海綿或手套刺激或摩擦手指手臂或全身、玩黏土、手指畫、呵癢、球池等等。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