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沒有語言和出現語言退化的患兒,經過中醫擔截法治療,出現語言恢復的特點和順序如下:
1、開始出現注意力增加。兒童對他看到的事情,注意力開始增加,能較長時間地集中在某些事物上。如對以前不喜歡的玩具開始注意,對以前不關心的事物表現出好奇等。
2、出現有眼神交流。對講話者和與之談話的人十分注意,尤其喜歡注意談話人的臉部表情,并且能隨著講話者移動目光。
3、發音增多。經常愿意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自言自語,一但讓其講話又不肯講。發出一些以前沒有發過的單音,單詞等。
4、開始有意識地主動學習一些語言。比如聽到他感興趣的話,就主動跟學??吹接幸馑嫉淖衷~能要求家長反復講。
5、開始主動應用語言講一些簡單的名詞或要求。
6、隨著詞匯量的增加,開始應用語言表達簡單要求和想法。
7、主動語言增多,能有對話能力,正確表達要求和想法,理解一些有抽象的詞語。
一般來說,如果孤獨癥兒童到了6歲以后再不說話,就有極大可能終生失語或不能有功能性語言。當然失語不等于孤獨癥。其他有嚴重語言障礙的兒童能發展起用替代語言進行交往的能力,例如呀呀作聲或使用手勢或其他形體語言。而孤獨癥兒童卻往往沒有這種能力。
治療孤獨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一定要有信心及恒心,堅持正確的治療方案,才能挽救患兒,挽救家庭。
IBI強化行為干預療法:也叫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1987年國加州大學洛杉礬校區的心理學教授Lovaas報道對一組19例孤獨癥兒童采用ABA療法干預2年時間,結果有9例兒童基本恢復正常,其他兒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這一報道引起了轟動。其后許多研究者重復了ABA,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報道ABA對高功能孤獨癥有較好療效,目前認為該療法對各類廣泛性發育障礙兒童均有很好的療效。Lovaas的研究對象主要是3歲左右的孤獨癥兒童,這是取得良好療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認為即使對于較大的孤獨癥兒童,ABA仍然有很高的應用價值。ABA采用行為塑造原理,以正性強化為主促進孤獨癥兒童各項能力發展。其核心部分是任務分解技術(discrete trial therapy,DTT),所謂DTT包括:
1、任務分解;
2、分解任務強化訓練,在一定的時間內只進行某分解任務的訓練;
3、獎勵(正性強化)任務的完成,每完成一個分解任務都必須給予強化(reinforce),強化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頭或身體姿勢表揚,強化 隨著進步逐漸隱退;
4、提示(prompt)和提示漸隱(fade),根據兒童的發展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幫助,隨著所學內容的熟練又逐漸減少提示和幫助;間歇(intertrial interval),在兩個分解任務訓練之間需要短暫的休息。訓練要求個體化、系統化、嚴格性、一致性、科學性。
5、要保證治療應該具有一定的強度,每周20~40h。
感覺統合治療:是由美國的愛爾絲創立,目前主要運用于兒童孤獨癥,兒童多動癥和兒童學習障礙的治療,該療法主要運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戲設施對兒童進行訓練,根據實踐和觀察對于減少孤獨癥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等有較好的療效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